分享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求横批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蒲松龄,山东淄川人。他生于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活了七十五岁。写了本鬼仙狐故事,叫做《聊斋志异》。记得小时候,电视里还放过,吓得小心脏扑扑乱跳,晚上都睡不着觉。后来从历史书里学到,原来他这书,不是为了吓小孩的,而是隐晦地反映了当时清朝的暗魅。

这心机可真深啊!活在顺治、康熙年代,没被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类的罪名杀掉,真算他命大了!

(清风不识字)

蒲松龄文章写得好,名声在外,这不,邹平县临池镇有个叫王半朝的财主,在自家地里建了个牌坊,以纪念祖宗们的文治武功,建成之后,请蒲松龄写副对联,刻到坊柱上,以求不朽。

润笔费不菲啊。蒲松龄答应了。得知王半朝排行老八 ,他稍一沉吟,有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看热闹的秀才们无不拍手赞赏。

这对联不凡啊!

上联以数字起首,代表无穷,刘家富贵,无穷无尽;

下联乃是儒家之教导。山东孔孟之乡,最爱讲的就是这个了。

难怪旁观者无不自愧不如!对蒲松龄之文才,更加倾慕不已。

蒲松龄还给他配了个好横批——三朝元老——这是说他刘家,官做得大,深受皇恩呢!

(图取其义)

王半朝也是读了诗书的,从此对蒲松龄更加佩服得紧!

对联写完,石匠们三下五除二,就将之刻上了坊柱,鸣炮、开席,蒲老爷,你请上座,来,这杯酒,二百五十年的陈酿啊,是我敬您的!

王半朝敬完,秀才们轮番来敬,蒲松龄喝得是大醉而归。

不过,也有人说,这副对联是袁世凯称帝之后,有人贴在城墙上的。

于是问题来了,这对联到底是谁原创?是否真是蒲松龄写的?还真有点难以证明。反正,有很多民间故事,依附在这对联上就是了。

列位,大家知道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所以当时是有很多人讽刺的,难道这么好的对联,也是讽刺他的?

不错,确实是。

细看就知道,数字再往下数,是几?

八,对不对?

而下联呢?儒家的那些教诲,少了个什么字?多读几遍看——

没有耻字,是吧?

所以,其实此联暗含的横批绝非什么“三朝元老”,而是“忘八无耻”,忘八者,既指旧时妓院的龟公,又是王八的谐音,连在一起,就是王八无耻,龟公一类。

(图右背人者为龟公)

故事里蒲松龄拿了人家的钱,为何还骂人家?原因只在,王半朝在当地,名声太臭了,不是什么好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