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机与临床·上篇·第二章·阻断病邪来路

 水木年华138 2017-01-08
   病邪来路,存在从何而来与往何而去的双向辩证问题。从何而来,是指受邪之地所受病邪来自何处;往何而去,是指生邪受邪之地的病邪传变何方。前者说明来邪方位,后者说明传变趋 向,故知其从何而来,可以扭转病邪来势;审病邪往何而去,可以截断病邪传变。

    辨析病邪从何而来,大抵有三:一是审病位,辨受邪之先后。一般先受邪之地为本,后受邪之地为标,因在同一病证中后受邪之地所受病邪来自先受邪之地,故临床视标本缓急,标急者 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标缓者主治其本,使从何而来者,仍从何而出。《伤寒论》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者,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伤寒邪在表,误下导邪入里,里急当先救里,后用桂枝汤开表祛邪。《伤寒论》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 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太阳先受邪,后传阳明,肌表通道阻滞,阳明里证不急,故“更发汗则愈”,令邪仍从肌表而出,不治阳明,阳明之邪自解。

    二是同时受邪,辨来邪之通道。《读医随笔》:“大抵治病,必先求邪气之来路,而后能开邪气之出路”。外邪袭人,来路约四:一为毛窍肌腠;二为口鼻息道;三经口入胃肠;四由下 窍上犯。病邪由同一通道,同时侵袭不同部位,或直接危害脏腑,则须根据其通道,反向逐之。《类经》:“大凡疾病之生,必有所自,是有道以来也。知其所自而径拔之,是有道以去也。 能审其道,则自外而入者,自表而逐之;自内而生者,自里而除之;自上来者可越之,自下来者可竭之”。《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同 时受邪,见下利之里症,因邪从毛窍肌腠而入,故用葛根汤发散之。治痢疾,其邪由表而入者,喻嘉言认为:“失于表者,外邪但从里出,不死不休,故虽百日之远,仍用逆流挽舟之法,引 其邪而出之于外,则死证可活,危证可安。”

    三是内邪为患,辨生邪之地。内邪为患,临床多以受邪之地表现为主,但受邪之地所受病邪来自生邪之地,故祛邪重视生邪之地,釜底抽薪,断邪来势。如肝火上犯,鼻受之则衄血,肺 受之则咳嗽,头受之则头痛,受邪之地有所不同,病状各异,但均须清泄肝火,使生邪之地清静,才能扭转火邪上犯之势。

    病邪往何而去,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方向,若能“见微得过”,知其往何而去,先期防治,便能阻断传变,控制病情。就外邪而言,病邪往何而去,取决于受邪之地的病邪传变和未受邪 之地的正气强弱。邪胜,则病邪深入;正胜,则不受邪。正气抗邪局限和阻止病邪危害,以正气外发正常,经气通畅为前提,若未受邪之地正气亏虚,或经络阻碍,正气外发受阻,与外邪所 中之地相通连的经络空虚,病邪便会乘虚而入。当然,受邪之地的病邪亢盛,超过了未受邪之地正气外发趋邪的抗邪力,病邪也会向其薄弱环节传变。可见,在外感疾病中,根据未受邪之地 的正气外发情况,先安未受邪之地,虚者补之使强,郁者疏之使畅,有形障碍者消之使通,保证未受邪之地的正气外发有度,抗邪有效;或针对受邪之地的病邪特点,急下之,峻汗之,涌吐 之,顿挫邪势,便能阻断传变。

    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根据病邪往何而去常用的防治措施,但不仅有补益一法,还有行气、消食、豁痰、化瘀等法,以消除经络阻碍,内生之邪祛于初萌,未受邪之地清静和畅,正气外发趋 邪顺利,疾病自然痊愈。正气发于五藏,通过经络布散全身,气机流畅则能够达于受邪之地,故“治病以理气为先,用药以通络为主。盖人之经络不通,则转输不捷,药不能尽其功。”(《 医论十三篇》)可以说,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关键,在于通畅经气,补而不畅无法阻断病邪来路。

    ——病机与临床·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