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旷达致远 2017-01-08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兴化米粉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传说北宋治平(1064~1067)年间,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于朝廷,协助长乐女子钱四娘在莆田兴建木兰陂水利工程。但工程刚刚建成就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投水殉陂。黎畛临危不惧,亲自主持工程。为了解决大批民工的造饭问题,他与民工共同研讨,用白米加工制成了易熟快食的米粉,从而节省了造饭时间,加速了建陂工程。后来,黎畛因公遇险身亡,民工们就用米粉和米酒祭江,并修建庙宇以示怀念。黎畛的子孙把制作米粉的工艺传承下来。到了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由于乡间械斗,黎氏子孙的聚居地洋尾村被洗劫一空,黎氏子孙为了生存,跑到黄石镇清铺村(今清前、清中、清后)、西洪村一带继续以加工米粉为生,从此兴化米粉兴而不衰。

兴化泗粉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唐时兴化东甲海堤初成,挡住滔滔海涛,始有莆田南北洋雏形。滩涂地盐份多,一般农作物不易种活,惟有黄豆耐碱,兴化大地多有收获。莆仙先民对黄豆情有独钟,将其加工成各类美食,豆丸便是其中一种。江彩萍(即梅妃)进宫后思家乡风味小吃,其兄便谴人往长安专做莆仙小吃豆丸进贡,皇上尝后赞不绝口。因而,在黄石江东东华一带豆丸也称贡丸。赐粉系皇宫小吃,类似黄土高原凉面,唐明皇尝过莆仙豆丸后,感其味鲜柔嫩,便将其宫中小点泗粉赐予梅妃父母品尝,因莆仙盛产地瓜,淀粉甚多。各家必备。邑人将其制作泗粉原料给予改进,再佐以家乡海鲜,便成今日之泗粉,黄涵一带尤其是梅妃故里称泗粉为赐粉。意为皇上赐赏之意。

炝粉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据专家考证,炝粉有460多年历史,明代嘉靖41年,莆田老百姓正准备过年,倭寇突然来犯,大伙来不及做年夜饭,只得把备好的菜胡乱搅在一起,吃完就逃难了。炝粉由此而来。此后,为纪念那段苦难岁月,大伙会在春节前选一天吃炝粉,尤其是农历二十四除尘时或大年三十的中午,有其特殊的寓意,意思是辞去过去汤汤水水的不如意的生活。

江口卤面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江口卤面最初起源于江口名厨陈侯英。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江口“双龙香饭店”名厨陈侯英,以独特的烹调技艺煮出的卤面,名扬江口、福清桥尾一带。江口地处福厦路交通要塞,水陆交通便利,是莆田的北大门,外地人频繁出入。因江口卤面色香味俱全、物美价廉,许多商客吃过,都赞不绝口。后来,陈侯英把煮卤面的技艺传给徒弟林黑柱,林黑柱又传给吴文兵。1988年,吴文兵在江口自己开餐馆,90 年代初,开始收学徒。江口人多出国,这些学徒在全国各地,乃至韩国、东南亚等地经营饭店。江口卤面也因此扬名海内外。

红团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红团的根源难以考证。有一种说法是,红团跟我国古先民崇拜太阳神有关。这种崇拜太阳的习俗,早在殷周时期就有了。不过,这时的太阳神崇拜,还属于自然神崇拜,到了春秋战国时,太阳神的崇拜,变成一个民族的族神崇拜。如当时的楚国,就把太阳神视由自己的高祖,宣称楚国是“帝高阳之苗裔”(阳高即太阳)。而楚国的疆域,大约在山东南部、广西东北角和江苏、浙江等部分地区。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这时,楚国人可能逃至福建,部分逃到莆田的,把原来楚国敬日的习俗,也带来莆田。因此至今,莆仙民间,还留有这种祭日习俗,,民众年终辞年——敬祭玉皇大帝,就是用红团作为祭品。

西天尾扁食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据传,大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城西龙桥村有一小商贩名叫阿照,其母子两人最早在前街“元春”打银店隔壁,开小吃店,专营扁食烫米粉,服务态度良好,且价廉物美,深受欢迎。阿照善于吸取福、泉地区燕皮扁食的制作技艺优点,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其清汤另加猪骨炖煮,并选用西洪村上等兴化米粉烫软后加调料蒜泥、酱、醋、葱花等,使扁食米粉别具风味,清爽可口,固而远近驰名,生意兴旺。“扁食照”对面是“瑞春”京果店,店主系后卓朱咪及女婿朱灿,两家关系友好密切。朱灿经常出入向阿照学习扁食制作烹饪技术,等到有工艺入手他后来便立门户开办扁食店。朱灿经过实践,在阿照的工艺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成为第一代传人。此后,西天尾邻近汀林村的翁友梅亦学习经营,继而有乌九、阿富、九炳等几家脱颖而出,并内外取经拜师。且从技术上有所创新,互相学习,不但在西天尾街道营业,同时还入村为演戏场所作观众小点,深受欢迎,西天尾扁食从此走红。

莆田蛏熘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莆田美食背后的7个历史典故!

传说旧时某年,莆田沿海一带流行瘟疫,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健康,部分村庄出现人员死亡现象。而令人不解的是最靠近海边的几个村竟没有人死亡。当时的民医从治疗的病人中悟出一个道理:沿海的几个村庄都养殖缢蛏,吃过缢蛏制作的各类清汤。瘟疫不侵,是蛏起作用。于是在民医的宣传下,瘟疫流行的村庄里的村民们都煮起蛏粥吃,果然不久瘟疫就“溜”了,不再流行了。老百姓说,是缢蛏把疫病驱赶走了,于是逐渐地在群众中流传一种吃蛏溜驱病的传说,蛏溜的名字由此而来。

丨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