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太监怂恿皇上亲自打仗 皇帝被抓他被杀 却留下珍贵遗产

 昵称413468 2017-01-08

智化寺

在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的东口,有一座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距今已经快六百年的寺庙智化寺。我们或许很难想到,这座清净幽雅的古寺,居然和擅权祸国的大太监王振有莫大的关系。

要游览智化寺,就不可不提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提起王振,就不得不说差点让明朝灭亡的土木堡事变。

事实上,这座寺庙,原本是大太监王振的家庙,仿唐宋“迦蓝七堂”规制而建。什么是迦蓝七堂呢,迦蓝七堂就是一座佛寺中必不可少的七种建筑,在唐代即为:佛塔(舍利塔)、大雄宝殿、经堂、钟鼓楼、藏经楼、僧房和斋房。到了宋代又改为佛殿、讲堂、禅堂、库房、山门、净房和浴室。

智化寺

只可惜,建寺庙既消不了作恶多端的王振的业障,也保护不了王振的家族和搜刮来的巨额财富免遭灭顶之灾。

王振是今河北蔚县人,蔚县位于北京正西一百五十公里。王振原本是一介书生,可是走仕途之路对他来说有些难,为了权力梦想,他毅然决然自宫,当了一名北漂,混入皇宫大内。

王振进宫后明宣宗很喜欢他,就让他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在明朝,不少专权太监都是从服侍接班人开始的,看来跟对人很重要啊。

昔日智化寺

后来,宣宗病死,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即位,年号正统,史称明英宗。

英宗即位后,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负责一切政务,王振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

司礼监是做什么的呢,它总管宫中太监事务,替皇帝掌管一切奏章和文件,传递皇帝谕旨等,也就是皇帝的代言人。

后来,太皇太后去世,三杨死的死,退的退,王振大权独揽,打击异己、搜刮财富。大兴土木,修建家庙,明英宗还赐名“报恩智化禅寺”。

昔日智化寺

俗话说,no zuo no die,这个王振仗着皇上对自己言听计从,专权不说,还破坏外交,招致边关不宁,强敌来犯。权大胆肥,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 ,结果,英宗也是傻,居然不顾群臣反对,不做充分准备,就贸然凑了二十万大军,带上一百多名文武官员浩浩荡荡向大同进发。王振还想带着皇上到自己老家观光一趟,显摆显摆自己的威风。

可是打仗不是闹着玩,最后,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文武大臣战死的战死,被俘的被俘,明英宗在土木堡变成阶下囚,王振也被护卫将军樊忠举锤击毙,真是大快人心。

可惜的是,昏君祸国殃民,复位后的明英宗,居然认为王振为国捐躯,精神不死,重新登基当年就在智化寺为王振建立旌忠祠,为王振塑像,还树碑立传,智化寺的香火在明朝一直香火旺盛,也是一大奇观。

专权太监王振

后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山东道监察御史沈廷芳因公进京,进智化寺观光,看到王振塑像和祭碑,怒气难平,上奏乾隆帝历数王振罪恶,请求拆毁王振像,推倒祭文石碑。于是,王振塑像被毁,碑文被刮掉。

如今的智化寺,历经风雨,几经损毁、修缮,依然保持着明代特征,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20元钱买一张门票,进入寺中,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也提醒我们以史为鉴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