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巫君玉先生医案再看葶苈子

 负鹏载舟 2017-01-08

从巫君玉先生医案再看葶苈子

近日研读巫君玉先生之《名老中医带教录》,其中肺癌血性胸水一案,遣方用药,给我启示,特贴录如下:

 

其中,前医据痰白量多,处方有白芥子。

《本草经疏》曰: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然而肺经有热,与夫阴虚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


巫君玉先生处方,舍白芥子之温肺祛痰、理气散结、通络止痛,以葶苈子/桑皮,泻肺降气,消痰利水。


葶苈子,本经曰:味辛,寒,无毒。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唐容川先生曰:葶苈子多油,当能滑利,又有辛味,舆巴豆之辛有油相似,其味苦,与大黄之苦而滑润相似,故葶苈子隐含巴豆舆大黄二者之性,故能大泻肺中之痰饮脓血,性极速降,是猛药类,故仲景配以大枣补之,入药前须要炒过,不炒则不香,不能散。

仲景有大陷胸丸、牡蛎泽泻散、鳖甲煎丸、葶苈大枣泻肺汤、己椒苈黄丸,皆取其泻肺利水逐饮之功。现代人也有取其清热化痰、降气止咳之功,可于鱼腥草、双花配伍。

论坛中有拈花指月兄多次分享了其治疗哮喘的经验,其中 痰多者,多合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汤原为韩懋所立,药少力专,具有降气消痰定喘之功,然而方中3味药偏温,白芥子温热之性更强,治疗寒喘或痰喘而无热象者较为适宜。

但临床常见慢性痰喘病人,每因夹有火热之邪而使痰喘加重。此时不能刻板用三子养亲汤,而用三子养亲汤去白芥子加葶苈子,使该方由温变凉,用治痰喘而兼有火热证候,药病相当,力专效宏。

用药寒热温凉,可不辨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