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成生物学 - 改变世界的钥匙

 cityonsea 2017-01-09

万物生长背后有自然运行的法则。相对对广袤天地,芸芸万物,人类渺小而历史短暂。我们不是造物主,但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我们有了不断改造环境、改善生活的能力,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正是这样一部壮丽的史诗。而合成生物学,是新世纪人类窥自然秘密之一斑后与自然博弈的又一把钥匙。设计生命、合成生命的技术为人类更好得了解、适应和改善自然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得以探头,遥望美丽新世界。   

天空中的飞鸟、陆地上的走兽、碧海里的游鱼、色彩斑斓的花草树木……,不同的生命形式组成了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鸟的下一代之所以是鸟而不会是鱼,是由于在每个生命体内都存在着一种叫做“DNA”的遗传物质,DNA决定了生命的呈现方式,会随着物种延续而传递到子代,这就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必然性。从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到二十世纪三大科学计划之一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们对生命本质的了解进入了新的纪元。

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以及测序等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人类开始了解DNA如何促使生物细胞发挥功能,并且逐渐通过改造基因,让自然界的生物为人类的健康生活所需的物质、环境“添砖加瓦”。然而科学家在对DNA的功能研究过程中,发现生物系统太过复杂,严重阻碍了对系统的全面透彻理解及后续的应用。21世纪初,科学家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一种新的针对DNA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标准化操作的生物技术,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


一、缘 起


“合成生物学”一词首次出现在1911年的《Science》杂志,但直到2000年才开始在国际科研界渐渐传开。2010年横空出世的人造生命“Synthia”(首个完全人工合成的支原体生命),将名不见经传的合成生物学摆在聚光灯下。虽然引起了巨大争议,但也因此迅速成为全世界新的科学研究热点,潜在的应用价值促使预言家认为其将催生下一次生物经济浪潮。


发展神速的合成生物学究竟是什么?学界众说纷纭,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由众多研究室组成的“合成生物学国际联盟组织”(http://www. )给出的释义是:(1)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功能元件、装置和系统;(2)根据特定的目的,重新设计已有的天然生物系统。通俗来讲,就是将工程化理念运用到生物学研究中,人为地将DNA按功能区分(如启动子、终止子等等),如同电脑部件(如CPU、硬盘、风扇等)一样将其设计改造成具有标准接口的DNA片段,称之为标准化的功能元件;按照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选择适宜的功能元件,像组装电脑一样组装成生物装置或系统(生物系统要比生物装置更为复杂),再转入细胞后行使特定的功能。由此可见,通过合成生物学,既能设计改造已有天然生物系统,又能从头合成全新的系统,进一步强化了生物系统的可塑性,拓展了应用范围。


事实上,现阶段以计算机、数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众多学科为基础的合成生物学,经常被与较为成熟的基因工程混淆。合成生物学重在设计、从头合成,操作范围广。典型的例子是首个人工生命“Synthia”,科学家以蕈状支原体基因组为模板,重新设计并组装了基因组序列(缩短至108万个碱基对),移植到山羊支原体细菌空壳内(细菌本身基因组被移除),得到具有生命活性的“Synthia”。有趣的是,参与人员的姓名和不少名言都以“水印”序列的方式留在了“Synthia”的基因组中,颇具艺术气质。而基因工程是人为改变生物基因组序列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由此赋予它们更优良的特性满足人类的需求,例如“转基因”。基因工程只能针对几个基因去操作,转基因的抗虫棉依然是棉花,并没有改变物种本身。如果将生物体比喻成一台复杂的电脑,那么基因组可以认为是这台电脑的操作系统。合成生物学给山羊支原体细菌重构了操作系统而成为“Synthia”,跨越了物种的界限,如果换成基因工程却只能更换其中数个软件。


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对改变物种的作用比较


二、 发 展


合成生物学在前进的道路上,开始只能改造几个基因构成基因线路这种小的生物装置、全合成病毒和细菌等原核生物基因组,如今已经进军单细胞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基因组领域。2016年,科学家们更是将合成多细胞复杂真核生物基因组(如线虫、拟南芥等)提上日程。生物系统的复杂度决定了其“为我所用”的难易程度,合成生物学倚仗化繁为简的神奇魔力,终将成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利器。



合成生物学的代表性事件


三、应用示例



1. 探索生命起源

生命源于何处?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各种假说层出,比较著名的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以米勒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起源假说。合成生物学也在为解答这个问题做着努力。2016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Adamala等人在《Nature Chemistry》撰文,称其团队构建的一种人工合成细胞(简称Synell)中,可以将设计的不同遗传线路置于细胞中的特定分隔区内,使得遗传线路之间不相互干扰,以并联的方式各自发挥功能,又能在外界信号的刺激下串联形成更复杂的系统,最终协同作用生成目标药物分子。虽然Synell只能解读DNA和合成蛋白质,并不具备正常细胞的其他功能,但是却可以用来模拟地球早期生物的行为,帮助揭开生命起源之谜。


Katarzyna P. Adamala, et al. Nature chemistry, 2016


2. 人造生命的开始

    “上帝造人”、“女娲造人”的传说流传经久,虽不可考,却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人类起源故事,那么人类能不能“代替”神创造生命呢?合成生物学给了我们答案。2016年,基因组学先驱、合成生物学的顶级学者Craig Venter,继2010年创造了首个人工生命“Synthia”之后,又一力作问世,设计合成了自然界中存活的最小细菌基因组(命名为“JCVI-syn3.0”),此细菌细胞叫做“Synthia 3.0”。 Synthia 3.0是“Synthia”的升级版本,含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基因。但是所有473个基因中仍有近1/3的基因功能未知,可见基因组还有删减的余地,“活下来”最少只需要哪些基因?未来4.0、5.0版本细菌的诞生不会太远。


Clyde A. Hutchison III, et al. Science, 2016


3. 医疗模式的转变

无处不在的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复杂,既能致病又能治病。合成生物学充分利用细菌的特性,加以改造,使其成为疾病治疗的得力助手。Din等人(Nature ,2016)开发了一种“群体感应”基因线路,控制药物的生产释放。在这个系统中,LuxI酶催化合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AHL可与LuxR蛋白结合,激活群体感应基因表达。当细菌密度低时,LuxR表达量少,合成的AHL扩散到胞外,随着细菌密度的提高,造成胞内外的AHL产生浓度差,AHL可以自由的进出细胞,引起胞内开始累积AHL,达到阈值时,AHL与LuxR结合激活PluxI启动表达产出LuxI酶、药物、荧光蛋白(标记细菌动态)、裂解蛋白E。在肿瘤小鼠测试中,含上述系统的细菌注射进小鼠患病组织后,随着细菌密度的增加,“群体感应”基因线路启动,会自发地裂解释放药物,行使运输药物治疗疾病的功能,并且会保留少部分的细菌进入下一循环。细菌群体受相同环境中AHL浓度的影响,体内系统可以保持同步运行。实现了同步周期性的裂解细菌和传递药物。相对而言,这种周期性药物释放的治疗方式对需要定期服药的病患更有益处。


Zhou. Nature, 2016


4. 制造方式的改变

在现代化工业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生物制造开创了一条经济环保的光明之路,合成生物学的出现已经改变传统生物制造方式。2016年,巴西科学家Paulo Lee Ho从银环蛇编码蛇毒五种毒素的DNA片段入手,设计了一种短链DNA,在将其添加到小鼠体内后启动小鼠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抗银环蛇毒液的抗体。经过验证,注射了致命剂量的银环蛇毒液后,再接受抗体治疗,60%的小鼠能够幸存下来。虽然目前的研究还需要改进,但也表明抗蛇毒抗体药物还有其他获取途径,来代替传统的给大型动物注射纯化的蛇毒蛋白,再收集包含有抗体的血液的方式。

Carrie Arnold. Nature. 2016


5. 环境治理

现代化工业在给我们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危害也逐渐显现,温室效应正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温室效应是大量燃烧煤炭、燃油而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和其他温室气体造成的,所以节能减排是一种减缓方式,而加速消耗CO2是另一种改善办法。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CO2转变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例如食物、化工品的原材料等,然而仅仅靠光合作用显然难以缓解全球变暖的步伐。Thomas Schwander等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一种体外循环固定CO2的系统(简称CETCH系统),期望对解决全球温室效应有所帮助。CETCH系统由来源于9种生命体的17种蛋白酶构成,其中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还原酶固定CO2的速率比植物中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快20倍。CETCH系统最终产物为乙醛酸,可以用作化工品的原材料,转化为生物燃料和制药。

 

Sarah Everts,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2016


Thomas Schwander, et al. Science. 2016

 

凡此种种,是正在发生的改变,也是美好未来的草图。期待合成生物学受到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入,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钥匙,打开新生命经济时代的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