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耳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下)

 泉滴娘 2017-01-09
至1916年,土耳其的军事形势已出观应付不暇的局面。尽管穆·凯末尔在海峡战役中击溃了英法联军,在东部建立起稳固的防线,但其他战线危机四伏:美索不达米亚战线上,土军先胜后败,被迫后撤;叙利亚战线上,攻埃及受挫,阿拉伯的侯赛因掀起反土叛乱,土军受到内外夹击;同时,马其顿方面告急,为增援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土政府又抽调12万人去加强德奥同盟军的防务。工业因缺原料而停工,生活日用品奇缺,国内人民生活痛苦日深。

    为挽救战局,奥斯曼苏丹在1916年秋曾考虑组建“汉志视察团”去安抚阿拉伯人,并拟任命穆·凯末尔为团长,后改由伊斯迈特上校率团前往;又拟建“闪电军团”,以收复被英军占领的巴格达为目标,拟派穆·凯末尔为军团司令,经穆·凯末尔反对,此项任命取消了,但在1917年7月仍将穆·凯末尔从安纳托利亚东部调往叙利亚前线,仟笫7军团司令,驻阿勒颇。

    叙利亚土军的军权实际掌握在德国将领肯汉因将军手中。穆·凯末尔在军事策略上不同意德国将领再冒险远征埃及,因此将利害关系上报给苏丹政府,但未被采纳。穆·觊末尔乃辞职返回首都,由王储希代丁携之赴德国访问。抵柏林后,他发现欧洲战局已经恶化,土耳其应作收拾败局的准备,而王储却不以为意。到1918年,王储瓦希代丁继任苏丹,再次任命穆斯塔法· 凯末尔为驻叙利亚的第7军团司令,但此际英军已从地中海上岸,占领了大马土革,攻占了阿勒颇。德国将领率领的“闪电军闭”溃不成军,经穆·凯末尔重新组织起来,举行反攻,将敌人阻止在阿勒颇以北。正在规划反攻时,苏丹已在1918年10月30日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向协约国投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