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臣名将】大唐西川节度使韦皋的传奇人生

 青梅煮茶 2017-01-09

  在唐代三百年的历史中,名臣名将不可胜数,而德宗朝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绝对算得上一位传奇人物。他虽出身世家,却因家道中落而宦游四方,成为豪门女婿之后,又屡遭白眼而志气不衰。他未走科举道路,却经基层行政与幕府的历练,逐渐展露文武才干。他虽为书生从戎,却在王室多难之际誓死报国,建功立业。他还经历过一场曲折凄美的生死情缘,令人为之唏嘘感叹。在官方文献两《唐书》和唐代的野史笔记以及小说中,都有韦皋的事迹或传说,可见他是当时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元和以后一提到韦中令,不称其名而皆知是指韦皋。尤其是他治理西川二十载,抗击吐蕃,安抚南诏,为巩固唐朝西南边防所建立的功勋,更是永载史册,彪炳千秋。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认为,韦皋的勋业福履仅次于再造唐室的汾阳王郭子仪。五代孙光宪还将韦皋与裴行俭、郭元振、裴度相提并论,许为唐代少数几位文武兼备、出将入相的人物。韦皋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出生即不凡,诸葛后身人相传


  韦皋(746—805年)字城武,出身于唐代世家大族之一的京兆韦氏,但他这一房因家道中落,乃祖乃父功名不显,韦皋的兄弟辈中也没出什么仕宦显赫的人物,他这个排行二十三的韦家小郎君自然被家族寄予了某种厚望。



  唐代传奇小说《宣室志》记载了韦皋出生时的一个传闻,说韦皋刚满月时,家里请僧人做斋事,给孩子祈求富贵长生。有个相貌古怪的胡僧对韦皋说:“别来无恙乎?”襁褓中的婴儿竟然冲着胡僧咧嘴一笑,韦家人十分惊讶,追问胡僧道:“这孩子出生才满月,师父为何说与之久别呢?”胡僧言道:“此子乃是诸葛武侯的后身,我在东汉末年曾云游剑南,与武侯交过朋友。蜀人曾受诸葛丞相的恩惠,如今降生你家,将来还会做蜀地统帅,蜀人当再度受其恩惠。”尽管胡僧的言语荒诞无稽,韦家人还是十分爱听,便用“武侯”给韦皋取字。这显然是因为韦皋后来镇蜀二十年,其治蜀思路与诸葛亮一脉相承,后人才杜撰了这一传说,给韦皋的人生罩上了一个神秘的光环。


江夏逢玉箫,一生一死两世缘


  韦皋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安史之乱中度过的,期间他曾客居江夏(今湖北武汉)两三年,与姜刺史的儿子相伴读书。姜公子小名叫荆宝,比韦皋年龄略小,以兄称之,而以父辈之礼敬之。荆宝有个年方十岁的侍女叫玉箫,常奉荆宝之命去服侍韦皋,玉箫乖巧伶俐,殷勤周到,一晃两载光阴转瞬而逝。这时姜刺史要赴长安铨选,把家眷留在了江夏,韦皋也移居头陀寺,但荆宝依然让玉箫去侍奉韦皋。此时玉箫年岁稍长,情窦初开,相处日久,两人逐渐萌生了感情。


  当安史之乱接近尾声时,鄂州观察使接到韦皋叔父的来信,说侄儿久客贵地,希望能尽快让他回长安省亲。陈观察使立即给韦皋准备好船只和用品,又担心韦皋有所留恋,请他不要与荆宝和玉箫相见,并催促船家起锚。韦皋一直等到傍晚,不见荆宝和玉箫的身影,才洒泪作书与荆宝道别。这时荆宝携玉箫赶来送行,荆宝有意让玉箫随行侍候,韦皋则因多年未见父母,不敢贸然带其归乡。遂与玉箫相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定来迎娶玉箫,还留下玉指环一枚与赠诗一首。谁料五年过去,韦郎不至,玉箫悄然一人来到鹦鹉洲上暗自祈祷。转眼又到了第八年开春,还是不见韦郎音讯,玉箫遂绝食而殒。荆宝可怜玉箫为节操而死,便把玉指环戴在她的中指,将她安葬了。


  唐德宗贞元初,韦皋镇守西蜀,来到成都。到任第三天,就将监狱里的囚犯重新审理,为其中的冤假错案平反昭雪。轻重罪犯将近三百人,其中有一人身负重枷,上堂时偷窥了审判官后,自语道:“仆射是我的韦兄。”于是高声喊道:“仆射!仆射!还记得当年姜家的荆宝吗?”韦皋说:“深深忆念。”答曰“我就是荆宝。”韦公道:“犯了什么罪受此重刑?”答道:“我与韦兄分别后,不久便以明经及第,后被选为青城县令。家人误将公署房舍及仓库牌印等烧毁,于是定罪入狱。”韦公道:“家人犯罪,并非你的过错。”当即给他平反,交还了县令官印,并为荆宝奏请眉州刺史之缺,待朝廷官诰下来后,又不让他去赴任,而是派人前去代理,让荆宝留在成都幕府安享尊荣。


  时值战乱甫平,百废待兴,韦皋接连忙了几个月公务,才问起玉箫的下落。荆宝说:“仆射上船那天与她留下约定,七年为限,必来娶她。既然过期没来,她便绝食而终了。”说罢,荆宝吟诵起韦皋当年写给玉箫的《留赠玉环》诗:“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难解赠佳人。长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全唐诗》题作《忆玉箫》,文词稍异)韦皋听罢,悽叹不已。此后他便捐资抄写经书,大造佛像,欲以此报答玉箫的一片痴情。蜀中有道士通李少翁之术,为韦皋招来玉箫之魂,玉箫说韦皋之举感动佛祖,自己即将托生,十几年后还会与韦郎君重续前缘。


  贞元后期,韦皋依旧坐镇蜀中,因功晋爵为中书令同平章事。举行生日庆典时,属下官员送的贺礼都是当地的珍品奇物,唯独东川节度使送来一名歌女,年纪不到十六岁,名字也叫玉箫。韦皋仔细一看,长得跟姜荆宝家那个玉箫几乎一样,而她的中指上隐然有一个肉质的指环,与当年分别时所赠毫无二致,玉箫的幽冥之言神奇般地应验了。这一生一死的两世情缘,给韦皋的人生增添了一抹凄美的色彩,也给后人留下了文学创作的绝佳题材。


入幕遭白眼,女婿逆袭老丈人


  韦皋回家省亲大约在郭子仪再次收复长安之后。宝应二年(763年)三月,唐肃宗安葬,韦皋被选为挽郎(出殡时引灵柩、唱挽歌的少年),代宗大历初调补华州(今陕西华县)参军。此后的十余年间,韦皋奔走于南北的节度使府,大约在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韦皋来到成都剑南西川节度使张延赏的幕府,年已30多岁的韦皋被苗夫人相中,招为“三相张氏”家的豪门贵婿。


  这位苗夫人可不简单,她的父亲苗晋卿,公公张嘉贞,丈夫张延赏,儿子张弘靖,全都官至宰相,女婿韦皋也做了节度使,官拜太尉、中书令,还封了郡王。苗夫人身份之高贵显赫,当时无与伦比,尤其是她还颇具识人慧眼。张延赏在僚佐中挑女婿,很久都没有如意人选,苗夫人一眼便认准了绿袍韦郎,说他有贵人之相,将来前途无量,坚持招韦皋为婿。但时间不长,张延赏就看不惯韦皋的性情高傲和不拘小节,十分讨厌这个女婿,并时常加以羞辱。韦皋本来就官职卑微,身为幕主女婿而不受待见,内心自然郁闷憋屈,难免在同僚中发些牢骚,结果又遭到老丈人一番数落,让他没事少来幕府掺和。韦皋屡遭老丈人的白眼,就连府中的丫环奴仆都轻视怠慢他,这个豪门女婿当得真够窝囊。


  好在有苗夫人罩着他,妻子张氏也很贤惠大度有主见。看到丈夫受委屈,张氏含泪对韦皋说:“韦郎君七尺之躯,文武全才,难道就打算在我家沉沦下去,被府中上下的人所讥诮?大好年华就这么虚度了吗?”一番话深深刺痛了韦皋,也大大激励了韦皋,于是他立即向岳父提出辞行。妻子把所有的妆奁私房都给了韦皋,老丈人也巴不得韦皋赶快走,打发了七头驴所驮的财物。韦皋算是有骨气,每到一个驿站,就留下一头驴子的财物,行经七个驿站,就把老丈人送的财物全部奉还,只带走了妻子的妆奁和自己的布囊书籍。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四月,宰相张镒遭奸臣卢杞的排挤,取代朱泚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就在此时,韦皋自西川来到凤翔,被张镒延请入幕,因为西川节度使女婿的身份,韦皋格外受到重用。他先以殿中侍御史的宪衔担任营田判官,旋因审理案件公正平允而获声誉,这时陇州刺史病故,张镒便让韦皋出知州事,并代理陇州行营留后事务。建中四年十月,已罢官的泾源节度使朱泚反叛,占据长安,唐德宗避难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奉天之难”。在这场历史大变故中,韦皋坚决抵制叛贼的威逼利诱,誓死效忠唐室,获得唐德宗的赏识。贞元元年(785年),刚满四十岁的韦皋被擢升为检校户部尚书,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离开成都不到三年,就实现了强势逆袭,从一名普通的幕府判官跃升为藩镇节度,方面大员,还戏剧性地接替了老丈人的职位。对于他岳父张延赏而言,这是绝对不可想象和难以接受的。


  韦皋赴任时也考虑到老丈人的感受,他一路上化名韩翱,不敢大肆声张,直到离成都府三十里的天回驿,才有人向张延赏报告说:“来接替相公的是金吾将军韦皋,不是韩翱。”苗夫人说道:“若是韦皋,那一定是我家女婿韦郎。”张延赏笑着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何其多,那个韦皋恐怕早已死在山沟里了,怎么可能来接替我的位置?真是妇人之见。”苗夫人又说:“韦皋之前虽然贫贱,但是气概不凡。当时他与你言谈之中,从来没说过一句奉承话,因此不被你待见。如今成事立功的,必然就是他。”第二天早上韦皋入城,众人才知道苗夫人说的没错。张延赏内心忧虑,头也不敢抬地说:“我真是没有知人之明啊。”悄然出成都西门而去。韦皋对待岳母,也比当初更加敬重,从此天下的豪门大户,再也不敢轻视贫贱女婿。有个叫郭圆的因此赋诗道:“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多少出风尘。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智斩朱泚将,书生慷慨报国家


  说到韦皋的建功立业,既是他自身才干的展现,同时也有时势造英雄的因素。当朱泚叛乱之初,韦皋正代理陇州(今陕西陇县)行营留后事务,凤翔兵马使李楚琳趁乱杀了张镒,以凤翔城叛降朱泚。这时陇州城内尚有朱泚留下的范阳戍兵500人,由朱泚旧将牛云光统领。朱泚叛军围困奉天后,牛云光先是称病不出,请韦皋统兵,同时又暗中谋划兵变,打算劫持韦皋以响应朱泚。韦皋打探到消息,提前做了防范。牛云光见事情泄露,就率领部下去投奔朱泚,刚走到汧阳(今陕西千阳县)地界,遇到了朱泚的家僮苏玉,正奉命来招降韦皋。苏玉对牛云光说:“太尉(朱泚)已登宝位,派我带诏书来任命韦皋为御史中丞,如果他接受任命,那就是一家人;如果不接受,那就除掉他。一个书生还不好对付吗?你带兵跟我一起返回吧。”两人急速奔向陇州。


  韦皋早已得到消息,在陇州城外迎候二人的到来,先假意接受了伪诏,然后对牛云光说:“先前不辞而别,如今为何又返回了?”牛答曰:“起初摸不透您的态度,所以离去,如今朱太尉重用您,因此复还。愿与您同其生死,戮力建功。”韦皋对牛云光说:“大使如果不怀欺诈,请你的部下先解除武装,让城内军民打消疑虑,然后再进城。”牛云光以书生看待韦皋,命部下交出所有弓箭戈甲,徒手入城。第二天,韦皋在郡衙设宴犒劳苏玉、牛云光及其士卒。酒酣之际,一声号令,埋伏两廊的甲士齐发,将叛军全部消灭,还割下了苏、牛二人的脑袋示众,陇州城内士气大振。


  朱泚不死心,又以凤翔节度使为诱饵,再次派人来招降韦皋。韦皋将使者及随从3人斩首,留一个活口去给朱泚报信。消息传到奉天,德宗十分欣慰,任命韦皋为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韦皋先派两个堂兄赴奉天安定军心,然后召集麾下将士,歃血为盟曰:“国家多难,逆臣反叛,愿与诸位同心协力,扫除元凶,粉身碎骨,绝无所顾。有渝此盟,神明诛之。”韦皋还派人与吐蕃讲和,解除西面的后顾之忧,并向奉天孤城中的将士不断提供衣食。对于韦皋的效忠唐室,德宗非常赏识。


  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返回长安,召韦皋任左金吾卫将军,很快又升为大将军。其实在奉天定难的过程中,韦皋既没有浑瑊浴血奋战、坚守孤城的保驾之功,也没有李怀光千里勤王、解奉天之围的勋劳,因而他未曾获得德宗颁赐的“奉天定难功臣”称号。但韦皋以书生从戎,处变不惊,临难不苟,誓死报国,其智谋才干和凌然气节足以令人钦佩。或许正是这一点被德宗所看重,才有了剑南西川节度使的任命,而且终德宗之世无人能取代之。


治蜀二十载,功业千秋标史册


  在中唐以后的各藩镇中,剑南道(西川治成都)的经济文化地位仅次于淮南道(治扬州),当时有“扬一益二”的民谚。但若论军事地位,剑南显然比淮南重要得多,治理的难度也大得多,非文武兼备之才难以胜任。韦皋自贞元元年(785年)上任,直到顺宗永贞元年(805年)病故,坐镇成都长达二十一年,这在唐代历任的剑南西川节度使中没有第二人。仅此即可证明,韦皋治蜀是较为成功的,其功业早已载诸史册。


  韦皋治蜀的总体策略是安抚南诏及周边少数民族,抗击吐蕃,收复失地,巩固西南边防。其中抗击吐蕃更是他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功业。


  自安史之乱以来,唐朝的西南边疆就不断被吐蕃和南诏所蚕食,松、维、嶲等州相继沦陷,成都府距离边境线已近在咫尺。韦皋在分化瓦解吐蕃与南诏联盟的同时,便展开了对吐蕃的军事行动,先后取得众多辉煌战绩。贞元四年十月,韦皋致书南诏王使之退兵,遣将破吐蕃于清溪关(今四川汉源城外)。五年十月,联合东蛮在嶲州(今西昌市)台登谷大破吐蕃兵,擒杀其大将乞臧遮遮及笼官(吐蕃军官职衔)45人,拔堡寨若干。九年五月,派兵出西山及南道,破吐蕃峨和城与通鹤军,拔堡寨五十多处。十三年,收复嶲州城。十六年,连破吐蕃于黎、嶲二州,并挫败吐蕃水陆并进的入侵图谋。在连续打击的军事态势威慑下,吐蕃酋帅与大将80多人率部归降。十七年,吐蕃陷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朔方节度使治所),唐德宗命韦皋出兵深入蕃界,以牵制吐蕃西北之兵。韦皋调动兵力3万7千多人,分九路进发,自八月出兵,至十月破吐蕃兵16万,拔城池七座,斩首万余,生擒六千,乘势进攻维州(今理县),千里转战,连败敌军。这逼迫吐蕃将进犯灵、朔的兵力调转南下,韦皋又分兵一万据险设伏,大破吐蕃兵十万,活捉其内大相兼五道节度兵马大使论莽热,当年十月,献俘于长安。这次战役中,南诏王异牟寻协同作战,俘获尤多。


  据《新唐书》本传记载,韦皋镇蜀二十年中,共破吐蕃四十八万,擒获歼灭吐蕃节度、都督、城主、笼官一千五百人,斩首五万余级,缴获的牛羊器械等战利品数以百万计,“其功烈为西南剧。”韦皋也凭借战功不断加官晋爵,官至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封南康郡王,德宗还为他建碑纪功(据范成大《吴船录》卷下,韦皋纪功碑立在唐之戎州,今之宜宾。地处唐与南诏的交通枢纽上)。纵观整个贞元年间,唐朝西北边州多次受到吐蕃的骚扰侵占,唐朝军队屡遭败绩,统治者求和心切,以至于受到欺骗,发生了平凉川劫盟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韦皋抗击吐蕃的功绩,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韦皋治蜀的第二件功业是恢复了唐朝与南诏的联盟。这一经略云南、斩断吐蕃右臂的战略谋划,正是韦皋能战胜吐蕃的关键因素。南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一,三国时被诸葛亮所征服。唐前期在当地建立羁縻州府,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其首领皮逻阁被册封为云南王,逐渐强盛。天宝以后,接连几任剑南节度使都与南诏结怨,到天宝十一年(776年),皮逻阁之子阁罗凤开始向吐蕃称臣,赐号曰“东帝”,从此与唐朝脱离关系。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阁罗凤之孙异牟寻袭位,因吐蕃赋敛繁重而产生不满,他的汉人老师兼宰相郑回又经常劝说他弃蕃归唐,异牟寻为归附大唐谋划了十几年,直到韦皋来剑南主政,唐朝与南诏才得以重修旧好。


  自贞元四年起,韦皋就多次派人给异牟寻带信,但异牟寻对吐蕃心怀畏惧,顾虑重重。直到贞元九年,异牟寻才召集各部酋长,派出三路使者,带着书信和生金丹砂为礼物,先到成都拜谒韦皋,再到长安朝见德宗,表示永远做大唐的藩国。德宗令韦皋派人到南诏实地考察,巡官崔佐时奉使来到了南诏都城阳苴咩城(今大理),中间又经历一番波折,最终在贞元十年正月,崔佐时与南诏王子在点苍山结盟。异牟寻为了表示归唐的诚意,杀了吐蕃使者,取消东帝之号,恢复南诏之名。《旧唐书·韦皋传》说:“南蛮自嶲州陷没,臣属吐蕃,绝朝贡者二十余年,至是复通。”在与南诏重修旧好的同时,韦皋还联络西山羌族各部落,使之脱离吐蕃而归附大唐,从而促进了唐朝与西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交通发展。总体而言,从谋划军事战略到安抚少数民族,韦皋都秉承了当年诸葛亮的做法,武侯后身的传说绝不是凭空而来。


  韦皋治蜀的成绩还表现在其他诸多方面。例如礼聘文士,中唐著名诗人司空曙和成都才女薛涛都曾出入韦皋的幕府,前者聘为僚佐,后者酬唱赋诗,还被韦皋戏称为“女校书”。再如著名的乐山大佛,也是因为韦皋的慷慨捐资,才最终得以完工的。韦皋还修复了由石门戍经黎州、邛部直通南诏的“南道”,又称“清溪道”,这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韦皋还每隔三年就免除一年的租赋,蜀人感念其恩惠,家家悬挂他的画像祭祀。陆畅为他作了《蜀道易》,虽有歌德成分,但也说明韦皋比他的前任们更得人心。


  韦皋治蜀难免也有不足和弊病。为了笼络军心,他对将士的赏赐过于慷慨;为了讨好皇帝,他每月都要进献财物,名曰“月进”(或作“日进”,恐不可信)。这都会招致舆论的批评。其幕僚资格稍久的,都代为奏请属州刺史,却又留在幕府而不让还朝,目的是防止将自己的言行泄露给朝廷。担任一方诸侯长达二十年,蜀地又物产富饶、僻处西南,久而久之,自然会有种天高皇帝远的感觉。韦皋的继任者刘辟后来图谋不轨,有不臣之心,史官都认为祸端肇始于韦皋。这话未免苛责过分,但以史为鉴,警示后人,还是非常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