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那些为中国古家具研究作出贡献的人

 楠q 2017-01-09

家具从生活里的实用器成为收藏品,离不开研究的推助,这次咱们就理理中国家具的研究脉络。

按说中国家具中国人最有发言权,但最开始却是老外先研究它的。明清之际,中国家具已经作为出口品出口到西方市场。1922年和1926年,俩老外分别出版了一本书,《欧洲旧藏中国家具实例》(莫里斯·杜邦著)和《法国旧藏中国家具实例》(赫伯特·塞斯辛基著)。书里收录的家具即为明清时期出口到国外的,以描金彩绘的家具居多。


《欧洲旧藏中国家具实例》莫里斯·杜邦著

《法国旧藏中国家具实例》赫伯特·塞斯辛基著

老外最初购买这些家具只是为了摆在家里用,也没有收藏的概念。什么时候有了收藏的概念呢?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劫掠了大量宝贝,并进行了内部拍卖,其中就有家具,其中一部分家具被运出国,剩下的体积太大不便搬运的开始对老百姓出售,被运出国的那部分散落到了世界各地,辗转又进入了文物商店,从此,中国家具开始被西方收藏界关注。

《欧洲旧藏中国家具实例》和《法国旧藏中国家具实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随后,中国家具的名气开始越来越大。

名气一大,收藏中国家具的外国藏家自然越来越多,研究它的学者自然也越来越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古斯塔夫·艾克

艾克在中国生活了28年,不光和梁思成、刘敦桢、邓以蛰这些响当当人物成了好朋友,更是娶了个中国媳妇——曾佑和。在中国呆久了,艾克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并开始研究中国家具、玉器、绘画和铜器,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家具。

早在1931年,老艾便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题目叫做《几个未曾发表的郎世宁设计的家具及室内设计图案》,自此对中国家具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1944年,他的集大成之作《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正式出版。这本书现在看来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收录了122件明式家具,不少都是孤品。这些家具的主人基本都是当时生活在中国的欧洲上层人士。

都说德国人做事严谨,起码从《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看,老艾就非常严谨。这本书里除了实物照片,还有30余幅明式家具的测绘图纸和4张榫卯结构图纸,多角度展示了明式家具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这是项繁冗且乏味的工作。老艾不光沉得住气,还很知人善用,他找了个帮手,这个帮手也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一位为中国家具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俩人配合默契,老艾来拆家具,然后由这位帮手绘制成图,最终完成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里的这一精华部分。

出版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后,艾克对中国家具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直到他去世。值得一提的是,艾克去世后,他的夫人曾佑和女士将他收藏的五件精品家具无偿捐献给了恭王府。这五件家具原先就是从恭王府流出的,此举可谓完璧归赵,真乃善莫大焉。

说完艾克,就有必要讲讲帮他绘图的助手了。此人名叫杨耀,是建筑学者。建筑和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家具就是摆在建筑里用的,所以杨耀去研究家具,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一个因素,便是受艾克的启发。

《明式家具研究》杨耀著

1986年,杨耀版《明式家具研究》出版,里面收录了杨耀写的4篇关于中国家具的论文,以及他亲自绘制的40余幅明式家具实测图和20余幅实物照片。杨耀是搞建筑出身,制图是基本功。因为制图制得好,艾克称赞他是“天才制图人”。这本书里收录的实测图大部分都没有收录在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里》里。

但有件事也要澄清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是杨耀,但不是他整理出版的,而是他的徒弟陈增弼。因为在此书出版的八年前,杨耀已经去世。他在文革中饱受迫害,根本没有出书的条件。

提起杨耀的贡献,首先他是系统研究中国家具的第一个中国人。其次,他在有生之年还极力撮合《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尽管这一愿望囿于条件直到去世也没有实现,但他对中国家具的热爱,以及孜孜不倦的学术精神仍然让人动容。

杨耀之后,咱们再放眼国际,一位大咖进入眼帘,此人便是国际著名古董商安思远。和艾克一样,安思远也是位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但他俩的身份不同,艾克是学者,他是位商人。虽然是商人,但安思远显然不甘于在商言商,他敏而好学,在不遗余力收藏中国硬木家具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卓见于1970年出版了《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此书内附185张硬木家具照片,在一个缺少无码高清大图的时代,迅速成为业内最重要的参考书目。即便现在,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安思远

此后,安思远又陆续出版了《夏威夷藏中国硬木家具》、《式样的精华·明末清初的中国家具》,并参与撰写了《洪式所藏木器百图》、《卧云观石·中国古代石刻家具艺术》。这些书的出版跨度,正好迎合了中国家具在国际收藏市场搅弄风云的过程。可以说,这一现象与安思远的远见卓识和极力推动有不容分说的关系。

在《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出版的15年后,一本后来被无数人提及、享誉中外的明式家具专著在香港出版了。当时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本书就是《明式家具珍赏》,作者王世襄。



《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王世襄著

关于王世襄,咱们不做过多介绍,他的资料网上一查比比皆是。他于1985年在香港出版了《明式家具珍赏》。此书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本家具研究著作(一年后,杨耀的《明式家具研究》才出版),书中对所载各件明式家具做了细致的描述和精辟的品评,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本书出版以后,迅速风靡全世界,相继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出版。

4年之后,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又问世,这本书名气太大也无需多谈,被誉为“研究明式家具的‘圣经’”。这两本书的出版,让国人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家具,国内家具收藏之风也随之风涌起来。

最后,还有必要提及马可乐先生。马先生早年在香港经营古家具生意,后来致力于收藏漆家具,并克服万难创办了“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他于1999年和中国古家具研究学者柯惕思先生合作出版了《山西传统家具可乐居选藏》(英文版)一书(这本书大家习惯称《可乐居选藏山西传统家具》,但正确叫法应该是前者),书中收录的100多件家具均来自于中国北方地区,也就是民间家具,拓展了家具研究的疆域,影响了一大批藏家和从业者。在这本书的序言里,王世襄先生发出了“未临沧海难言水”的感慨,道出了民间家具的博大精深,这种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不遗余力地去研究。



《山西传统家具可乐居选藏》马可乐、柯惕思著

当然,除了这类作者型专著,还有一些由展览衍生而来出版物,例如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于1999年组织的古家具顶级藏品展“风华再现——明清家具收藏展“衍生而来的同名图书,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风华再现——明清家具收藏展》

除了以上,还有很多为中国家具研究作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他们也将自己的心血凝结成书。只不过本文选择的时间节点偏早,没提及的或另文再叙,总而言之,此文的用心是对他们为弘扬中国文化作出的努力表示致敬。


《两依藏玩闲谈》柯惕思著   藏品:两依藏  

《洪氏所藏木器百图》

出版:洪氏兄弟     撰文:安思远


《楮檀室梦旅·攻玉山房藏明式黄花梨家具》叶承耀

其他外文参考书籍:

FitzGerald, C. P. Barbarian Beds: The Origin of the Chair in China., South Brunswick and New York: A. S. Barnes, 1966.

 

Chapman, Jan.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Hardwood Furnitur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Durham, England, 1975.

 

Beurdeley, Michel. Chinese Furniture.

Tokyo,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79.


Belozerova, Vera. Traditional Chinese Furniture (In Russian). Moscow: Nauka Chief Editorial Board of Oriental Literature, 1980.


Berliner, Nancy and Sarah Handler. Friends of the House: Furniture from China's Towns and Villages. Salem: Peabody Essex Museum, 1995.


Berliner, Nancy. Beyond the Screen: Chinese Furniture of the 16th an 17th centuries.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1996.


这是早期外国人研究中国古代家具但未在中国出版过的书籍,在这里对这些早期研究者同样表示敬意。 





·  版权归藏物说工作室所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