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寒冬之中获千万级A轮融资,领跑深度数据挖掘服务

 天道酬勤YXJ1 2017-01-09

资本寒冬之中获千万级A轮融资,领跑深度数据挖掘服务

刚刚过去的2016年,资本寒冬悄然而至,行业所有的热切目光都给了最新的概念,「大数据」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掀起,似乎变得有些孤单落寞、老生常谈,而刚刚创办一年多的ThinkingData,却在2016年10月初完成了由丰厚资本领投、安赐资本跟投的千万级别PreA轮融资。

作者|左左

编辑|甲小姐

网址|www.xtecher.com

微信公众号ID|Xtecher

融资成功三个月后,ThinkingData才首次发声。为什么中间隔了这么久?

ThinkingData CEO吕承通告诉Xtecher,「我们是做to B的,更加注重自己产品本身的价值。在这三个月期间,我们仍在忙着完善我们的产品和技术。」

低调的吕承通秘而不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5年8月份经历了线性资本百万级天使轮的融资,直到2016年5月份,他才宣布了这个消息。

「少说话多做事」,是ThinkingData一贯的风格。

行业:不惧冷场

最近几年,创业的风口层出不穷。O2O、P2P、VR/AR、人工智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大数据行业的火爆早可追溯到2014年。那一年,大量大数据公司崛起,又很快变得悄无声息——甚至有从业者开玩笑说,「其实判断冷热的程度很简单,目前行业内举办的主题会议有多少,两年前举办大数据会议的机构现在基本都在举办人工智能主题的会议了。」

面对这种趋势,吕承通毫不畏惧。

「往前推三四年,大数据的发展就像基础设施,它被建立起来了,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人脸识别,大数据都为现在的人工智能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两个行业是需要一个连续性的发展的,随着这种发展,大数据慢慢地会细化出不同领域,进行深耕。」

不同于很多大数据公司,ThinkingData的第一步,是将大数据应用于游戏领域,推出了ThinkingGame。

为何第一步锁定在游戏产业?原因有二:

一来自团队的基因。ThinkingData的核心成员都是游戏背景出身,之前在各大公司服务的时候,源于自身的积累与思考,已经找到了新颖的服务价值点。

二是基于对游戏行业的判断。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对泛娱乐的需求愈加增大,而游戏又是一个刚性需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这个行业切入,是团队目前的最优之选。

2016年,中国游戏行业规模1655亿,玩家总和5.66亿,手游总产值达到了819 亿;每一天,游戏行业的新增数据是PB级别的。

「如果说大数据技术会先在哪个行业落地爆发,游戏一定走在最前面。」

垂直行业的发展,每年都保持着一个上升的姿态,无惧于「大数据」这个名词在人们的心里是冷还是热,吕承通用其锐利的前瞻性,打响了游戏行业深度数据服务的第一枪。

目光:冰山下的信息挖掘

传统的游戏运营很容易忽略玩家反馈的数据分析,ThinkingGame在1.0版本的时候就弥补了这块服务上的缺失。玩家反馈数据,即游戏之外的数据,玩家脱离于游戏,在贴吧、论坛、下载渠道等留下评论。这块主要做的是舆情和口碑的分析,最重要的挖掘点在于对玩家的正负面评论进行识别。利用算法识别出反馈的正负面情感之后,再进一步挖掘玩家所提到的具体内容,比如是因为玩法、战斗,还是活动、更新?玩法十几种,哪种被说的最多?当突发事件来临时,大家都有什么样的反应?

如今,ThinkingData不仅做好了情感识别、话题检测,让游戏开发者能够非常清楚知道玩家在热议什么,还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游戏之内的数据。

游戏之内层面的数据分析,是16年9月份上线的,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诸多同行的认可。ThinkingGame自主研发的Sigma系统是一套分布式的存储和计算系统,它的核心是由一套成熟的算法和模型组成,与各大公司内部系统的效果进行对比,不论是准确率还是可靠度都遥遥领先。

和游戏外的挖掘思路不同,游戏内的数据挖掘更侧重于对游戏产品本身的分析。在这一层面,ThinkingGame从两个角度入手:

第一,判断当下发生的事实,识别未知的内容。例如,将付费及未付费玩家进行匹配,找出有付费意愿的玩家从而指导营销;或者自动检测出刷外挂的不良用户,以减少产品损失。

第二,预测未来即将产生的结果。通过数据模型为游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玩家的流失比例,活跃走势等;还可以寻找提高玩家体验的个性化游戏场景。

事实上,游戏之内的数据量,比游戏之外的数据量要大很多。

从比例上说,100个玩家里玩某个游戏,实际去外部发言的人最多不过20个。假设游戏之外的数据是露出来的冰山一角,那么内部数据就是「八分之七」,被隐藏于水下的部分——它蕴藏的信息量更大,提取的难度也更大。

「我们的理想,是希望ThinkingGame把整个游戏行业数据服务的质量向上提高一个档次。在业界普遍做统计的时候,去做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挖掘。」

可以说,ThinkingGame已经站在了一个行业的制高点,去提升游戏运营的效率。能够预见,将来的游戏厂商,无须在运营上投入过高成本刻意去扒一套系统,他们可以直接找到一家专业的第三方运营平台,代替他们来完成整个游戏的系统分析。

将产品与市场需求最大程度地相结合,是吕承通目前的主要任务。通过参加各种研讨会,和大大小小的游戏厂商对接询问,其目的就是为了挖掘出市场最新的需求,力求让产品增加出更丰富、细致的功能。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ThinkingGame还会上线一些有价值的功能。比如根据不同游戏的玩法,把整个玩家群体进行自动归类。

吕承通为Xtecher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譬如一款游戏上线之后,系统能够自动对玩家进行聚类。玩家玩游戏的潜在需求是什么,是为了社交,PK,养成,还是竞技?将玩家潜在的需求通过算法去找出来,是ThinkingGame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领跑深度数据挖掘服务

传统数据服务已经呈现出一个很大的弊端:

受技术程度的局限,数据基本靠人工看、手动导出。搜索到的数据量狭窄,利用率低,即使现在有很多运营统计的维度,仍无法把数据最深层的价值利用起来。在ThinkingGame之前,没有一款产品可以让大家方便地利用游戏全行业的数据。

面对这样的行业形势,ThinkingGame打造出一个核心理念:把尽可能多的事情交给机器去做,充分发挥程序和算法的价值。目前,从平台收录一款产品,到所有的数据计算和呈现,只需不到一个工作日的时间。

ThinkingGame具体的服务内容有三块:

第一,智能化的游戏运营服务平台。它是一套自动化的数据运营服务平台。之所以称之为「智能化」,是因为平台中运用了大量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算法。比如游戏外数据挖掘部分,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是其核心,包括情感识别,话题检测等;此外,游戏内的数据挖掘中有大量的机器学习的算法运用,比如流失预测,付费玩家定位,异常数据的自动检测等等。除了在算法上的创新,它还是第一个将游戏外和游戏内数据统一起来挖掘服务的平台。该平台极大地满足了游戏运营的日常需求,将游戏运营人员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游戏的运营效率。

第二,智能API服务。该服务是智能化运营平台的延伸,用于解决客户如何简洁有效地使用智能化运营平台的分析结果。比如,通过智能化运营平台分析出了一批潜在的流失玩家,如何触达和干预他们,降低流失的风险。这时候就可以利用智能API的服务,调用相关API即可获取玩家的特征,并进行特定的干预措施。

第三,深度定制类的数据解决方案。和前两个通用化的内容不同的是,深度的定制类的数据解决方案是人机结合的,它属于个性化的定制。它是为了满足通用化产品无法解决客户痛点时,进行的个性化服务。比如,一款游戏的留存率很低,可以通过算法+数据分析师,共同做一个深度的剖析,找到流失的深层次原因。从而给开发项目组提供一套提升产品留存的解决方案。

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出的这三部分内容,快、准、稳的扼住了深度数据的需求点。可以说,ThinkingGame引领了整个游戏行业深度数据挖掘服务的进步,领跑于最前方。

创业:每个阶段一个坎

商议好的八个创始人,四个退缩了。初创之时,核心伙伴掉了一半——回顾这个低谷,吕承通显得平静又淡然。

「最开始经过了第一轮筛选,能留下来的都是有创业心态的人。已经走过来,就觉得它是一件好事了。」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现在核心团队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了。

CTO周津,来自盛大游戏,作为当年盛大的技术骨干,担负盛大游戏数据挖掘平台的架构和设计工作。对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现在仍然负责ThinkData的架构。

联合创始人韩盼,负责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算法研究,他之前就职于Intel亚太研发中心,是团队的秘密武器,被称为大数据业内的「韩罗庚」。现在负责产品的算法。

联合创始人兼数据分析师陈琦,是国内较早从事手游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大拿,擅长游戏后台和游戏数据分析,在辗转于腾讯互娱研发部和陆金所技术部后也来到了ThinkingGame,负责后台开发。

左起:陈琦 周津 吕承通 韩盼

就是这样一群技术大牛,构成了ThinkingData的核心。

现在,公司已经有28位成员,17年年中预计会增加到40位。大家都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每天的状态都异常饱满。截至目前,ThinkingGame已经收录了1500多款游戏,签下近50家合作客户。接下来的2017年,吕承通将逐步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市场投放上,在KPI的制定上,也越来越有底气:

「17年的时候,头部的中大型客户、国内的上市公司,三分之一要拿下。」

勇气:放手一搏,没有终点

为什么要脱离腾讯?

「如果停留在腾讯这个相对舒适的区域,在呆满五年,十年之后再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难免会有不甘,虽然稳定舒适,但在这么一个好的时代,如果不去尝试着去创一番自己喜欢的事业时,是不是显得有点辜负这时代?即使风险性很大,我仍愿意放手一博。」

有没有为奋斗设定一个终点?

吕承通显然没有。「奋斗是一种习惯,一种人生态度。」

如今,在大数据未来走势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和吕承通达成了共识:「垂直领域深耕」就是接下来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吕承通公司的中文名是「数数信息科技」,英文名是ThinkingData,推出第一款产品叫ThinkingGame——当然,将来可能还有ThinkingMovie、ThinkingMusic。游戏,只是他和团队的第一站。

ThinkingGame只是他的起始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