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三)

 爱雅阁 2017-01-10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三)
 七




 
 五、两晋书家
  《淳化阁帖》以“二王”法书为精华。以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而论,《阁帖》具有开山之功;以艺术价值而论,《阁帖》无疑因其汇集了面目多样的“二王”法书而独尊。
  《阁帖》以一半篇幅摹刻
  “二王”法书,似乎不是偶然的。它鲜明地反映出“二王”一贯的宗主地位。《阁帖》摹刻的时代,
  “二王”仍然以一元化的地位笼罩着书坛,没有人能摆脱这个规范。与《阁帖》约略同时的苏东坡,以行楷擅场。我们将他的作品与传世《兰亭序》摹本并观,不难发现其中消息的贯通之处。
  “二王”之所以能为宗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江南物质生活的富庶、门阀制度的确立、谈玄论道的盛行以及种种优雅和闲适的情调,为艺术的兴盛提供了极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当时,汉字字体已经顺利地完成了隶变,用笔和结字的技术已趋向成熟,关于书法的专门研究和理论构筑也已开始形成。书法之法在此际达到巅峰,可谓历史发展的必然。
  两晋书家各骋风采,第一次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创作群体。而右军成为集大成者,一切在他手中发挥为极致和典型,技进而为道,写手进而为书家;大令克绍箕裘,铺张扬厉,影响及今。他们的艺术表现和艺术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前人推崇不尽的“韵”。
  所以,严格意义上的书家,“二王”是其杰出代表,但并非唯一。在讨论晋人书法和《阁帖》时,我们不应忘却那个酝酿杰出人物的群体。附着于这个群体的“韵”,也在《阁帖》中得到了体现,与“二王”法书一样,对于确立《阁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国魏钟繇毫无争议地成为两晋书法的先驱。钟繇的《宣示帖》(通称《宣示表》)是流传有绪的名迹,刻入《阁帖》第二卷,通常被认为是楷书的定型之作。《宣示帖》笔画优雅圆和,意态矜庄,虽然略含隶意,但结字、用笔都已面目一新,方圆并用,成功地衍生为一种新的字体。钟繇《白骑》、《雪寒》等帖,则进一步削弱了隶书的意味,如灵蛾破茧,进入楷、行二体的自由王国,风格与右军绝似。设若此二者不伪,则我们有理由认为,钟繇之时就已完成了汉晋两代书法的对接,顺利地将一代书风的接力棒传到了右军手中。(左图为钟繇《宣示帖》拓本局部)

  西晋书家,作为“二王”的先导,有一位在书法史上极有地位却又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重要人物,他就是陆机。陆机之所以被忽视,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作品传世的只有一件———《平复帖》(见上图),寥寥数行,至少在数量上不足以与当时以及后来的钟太傅、王右军相抗衡,因而不容易引起一般人的注意。二是《平复帖》结体奇崛、别具一格,虽然人们习惯地将它标举为章草,其本身与篆、隶书体也有着明显的渊源,但真正的章草在唐以前早已失传,《平复帖》的面貌与今传章草《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等有着很大的差异,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平复帖》异军突起,成为书法史上的孤证。然而,尽管它既古老又真实,但由于缺乏纵向和横向的参照物,其辨识遂衍为一大难题,释文言人人殊,虽名家亦不免懵懂。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平复帖》虽然气息高古、姿态雍容,但终因曲高和寡、孤掌难鸣,而始终只能用于欣赏,难以用于临摹,初学者多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阁帖》开卷,即为有名的伪迹———汉章帝章草《千字文》残卷。其面貌与传为晋索靖所书《急就章》、《月仪帖》相同。《阁帖》编者的初衷,大概在以章帝之“章”附会章草之“章”。汉人章草今已不传。虽然我们无法认定《急就章》与《月仪帖》为伪迹,但通过与《平复帖》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两点推论。一,索靖章草的面貌与今天所见不同。传世的《急就章》、《月仪帖》等,虽不能否认其脱胎于索靖,但肯定已经后人改造和演绎,或谓之臆造,亦无不可。二,章草与篆、隶等不同。严格地说,章草从来不是也从来没有形成一种具有典型与规范的字体,不具备书法之“法”,而只是一种快速书写的书法应用现象,就像今天我们随意书写的草稿一样千人千面,各行其便,并无章法可循。所以,前人以章草为属草之书,称为稿书,是非常精当的。今天,大量汉简的出土,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旁证。因此,《平复帖》之可贵,正在于它可以印证唐、宋以来所传一切章草书迹,当然也包括《阁帖》中章草之不真。后世一切章草书迹,无不出于那一历史时期的书家根据古代文献对章草的描摹和个人审美取向所进行的一种再创造,而其本质是一种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并非恶意的伪造。后世书家遵循这一不是规范的规范所进行的大量章草作品的创作,虽然从文字学理论上得不到任何支持,但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他们创造了一种巧妙熔冶书法固有技术、合乎书法审美规范的新型载体。这种卓越的艺术劳动,完全可以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阁帖》之所以收刻所谓汉章帝《千字文》残卷,而不及《平复帖》,可能并不是因为当时《平复帖》不传,而是有可能《阁帖》的编者久已习惯了唐、宋以来的“章草”面貌,反而以《平复帖》为伪,可称玉石不辨,本末倒置。
  明、清以来的刻帖,多有收入《平复帖》者,实在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我们之所以不惮费辞,把不见于《阁帖》的《平复帖》在这样一个场合进行讨论,乃欲沿波讨源,获得更多的进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