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宗记】唯识宗 初祖 玄奘顶骨 玄奘寺(上)

 真友书屋 2017-01-10

玄奘圆寂后,本是葬在了西安,然而他的顶骨的主要部分,却埋葬在南京的玄奘寺,这其中有一段复杂的往事,要想讲清楚这些细节,则仍然需要从玄奘的译经谈起。


玄奘从西天取回真经之后,就在西安与洛阳之间的寺院内组织了大批人马进行翻译。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玄奘的译经地点初在弘福寺,后来转到了大慈恩寺,除此寺之外,玄奘还在西明寺、玉华寺等地译经。除了这四个寺,另外还有四个译经地点。这样算起来,玄奘从唐贞观十九年开始译经,到麟德元年圆寂,在将近19年的时间内,竟然换了8个地点。换译经地点的原因,在历史资料中没有明确的说法。我看到的资料中,提到这其中的原由之一,是玄奘希望能够找一个安静的地点,专心致志的译经,但因为他的名气,想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为有不断地来向他朝拜的人,还有很多国外的僧人,因此玄奘有很多精力用在了接待和外交事务上,他当然不愿意把生命浪费在这些无谓的应酬上,因为他觉得能够把自己带回的真经翻译出来,才是更重要的事。



玄奘寺入口处


虽然将梵文之经翻译成汉文者,并非玄奘一人,在他之前和之后,也都有一些译经的名家,但这些人所翻译的佛经,从数量上讲,都比玄奘要差的很多。据吕澂先生的统计,在唐代,大约有26人翻译了佛经372部2195卷。这个数量中,竟然过半都是玄奘一人所译者。我在另一份材料中看到,当时的五大翻译家译经的统计数字,鸠摩罗什共翻译佛经35部294卷,真谛翻译了81部317卷,不空则为104部134卷,而义净的数量则是61部260卷,另外竺法护也翻译过佛经154部309卷,而玄奘的译经数量则为75部1335卷。这样比较起来看,余外几位大师加起来的总数,也达不到玄奘一人的数量。



千古一完人


然而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经卷总数为657部,从部数上说,他所翻译完的数量仅是他带回佛经的一成多一点儿。在这种情况下,玄奘翻译佛经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其实他已经很努力了,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翻译佛经的字数,竟然达到1300多万字,这个数量放在今天,也很惊人,更何况,他翻译的汉文经文都是凝练的文言文,如果换成今天的白话文,他的字数还要增加几倍。可能是因为玄奘基于全身心翻译佛经的原因,玄奘给唐高宗上表,说自己想到嵩山少林寺专心翻译佛经:“以竟未了之业,兼以终其天年”,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唐高宗竟然没有同意,于是玄奘再次上表,这次他换了一个地点,他提出了前往到玉华寺。玉华寺虽然离长安有200华里的路程,但这比嵩山少林寺要近多了,于是高宗同意了玄奘的请求。在唐显庆四年,已经59岁的玄奘,带着他的一些手下高徒,来到了玉华寺。



玄奘寺主殿


有人把玄奘离开京城到外地译经的意图,解读为除了躲开不必要的应酬,同时也不愿意跟皇家靠的太近,是否确实如此,我没有看到相关的史料。我所看到的玄奘真实目的,则是为了翻译那部大部头的《大般若经》。此经的全称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此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在玄奘之前,也有几位高僧翻译过此经,然而所译的底本都不全,比如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六年,重新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有2万颂,后来又翻译过小品8000颂,而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大般若经》有20万颂。可能是因为部头太大,玄奘一直没有着手翻译此经,然而此经的重要性很高,被誉之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是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此后的很多宗派都是从此经中展延出来者,因此,玄奘翻译此经很是慎重,他翻译了多部佛经之后,决定要下大力气把这部经翻译出来。正是因为这种想法,使他向皇帝请求得到一处安静之所。



玄奘与两大弟子


来到玉华寺后,玄奘开始翻译此经,当时有的僧人向玄奘建议,希望翻译《大般若经》的方式能够按照鸠摩罗什的译例,删去经文中“繁重”的部分,但玄奘觉得这样不妥。为了能够翻译这部重要经典,他决定完全按照梵本照译过来,而不加省略。为了能够保证底本的准确性,玄奘还比勘了该经的另外三种梵本,以此来校勘出最为准确的佛经原文。为此事,玄奘下了很大的心血,所以他在翻译过程中,也渐渐感觉到自己的体力不支,他跟参加译经的人员说:“此经部轴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把这20万颂的《大般若经》翻译了出来。该经分为了600卷,称这是玄奘翻译的最大一部经书。



通往直前


此经的翻译成为了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对于玄奘的翻译风格,季羡林先生评价说:“玄奘的翻译对原文忠实,读起来又不别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译风,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融会直译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此可见,玄奘在翻译佛经时力求完美,但这种完美也让他超过常人的费力伤身,翻译完这部大经,他的身体状况就更差了。



两个小沙弥


翻译完《大般若经》之后,玄奘可能已知自己快到了生命的终结点,于是他跟弟子们说:“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此后,玄奘就没有再继续译经。也有的书上说,玄奘是翻译了几页《大宝积经》后感觉身体不适,就再也没有从事译经之事,此后他就不停地在念颂佛经“愿往生弥勒净土”。某天傍晚,玄奘在玉华寺的肃成院中走动,他在迈过一个小水渠时,失足摔倒了,回去一看,只是擦破了小腿的皮肤,伤势并不重,但捡挍翻经使许玄备还是将此事上奏给了皇帝:“法师因损足得病”,高宗听到这个消息后,下令说:“宜遣医人将药往看”,有关部门立即派出御医2名赶往玉华寺。但赶到的时候,玄奘已经圆寂了。



巍峨


对于玄奘离世前的情形,历史文献中有几处记载,例如玄奘的门人慧立、彦悰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玄奘不饮不食,至五日夜半,弟子光等问:‘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法师报云:‘得生。’言讫,气息渐微,少间神游,侍人不觉,属纩方委。”其他的文献记载也跟此段相似,仅有个别字上的区别,可见,玄奘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得生”。


玄奘去世的消息报到了宫中:“帝闻之哀恸伤感。为之罢朝,曰:‘朕失国宝矣!’时,文武百寮,莫不悲哽流涕。帝言已呜噎,悲不能胜。帝翌日,又谓群臣曰:‘惜哉!朕国内失奘师一人,可谓释众梁摧矣。四生无导矣。”看来高宗对玄奘的去世,确实很伤心。在玄奘过世40天后,高宗下令:“故玉华寺僧玄奘法师,葬日宜听京城僧尼造幡盖送至墓所。”此后,众弟子及僧人将玄奘的遗体运往京城,据说在玉华寺期间,玄奘“迄今两月,色貌如常”,即此可知,玄奘圆寂后没有按照佛教葬仪举行荼毗。玄奘的遗体运到长安后,停放在大慈恩寺翻经堂内,在这里大约停留了20余日。在这期间,“弟子数百哀号动地,京城道俗奔赴哭泣,日数百千。”(《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



仰望


按照惯常的写法,提到什么人去世,都会有一句重要的话,那就是终年多少岁,然而像玄奘这等有名的大师,他的生卒年却有着不同的说法,我查得的结果是玄奘的生年完全无载,而他的卒年至少有五种说法,比如冥详《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中,有这样的记载:“(玄奘)谓弟子及翻经僧等曰‘有为之法,必归磨灭,泡幻之质,何得久停?今麟德元年,吾行年六十三,必卒于玉花,若于经论有疑,宜即速问,勿为后悔。’”这就是“63岁说”的出处。然而玄奘说的这段话,在道宣的《续高僧传·玄奘传》中则变为了:“告翻经僧与门人曰:‘有为之法,必归寂灭,泡幻形质,何得久停,行年六十五矣,必卒玉华,于经论有疑者,今可速问。’”此为“65岁说”。道宣曾经参加过玄奘的译经场,他亲眼见过玄奘,按照说,他的记载应该更先说一些,但唐代的记录距今已1000多年,难免有笔误上的错讹,更何况,3跟5又很容易混淆,说不定还是历史的笔误呢。另外还有“69岁说”、“56岁说”等等,真正如何,只能等专家们定论后,我再转述吧。



碑基


唐麟德元年四月十四日,玄奘被安葬于长安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上。送葬的当天,“京邑及诸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余万人。……乃以法师三衣及国家所施百金之纳,置以前行,籧篨舆次其后。观者莫不流泪哽塞,是日缁素宿于帐所者,三万余人。”可见这个葬礼举办的极其隆重。以玄奘的社会地位和名气,能够得到这样的国葬,也并不是件意外事,而另人意外的事情,则是后来皇帝的态度。


多处资料记载,唐高宗每次上朝的时候,都能在大明宫里远远地看到玄奘的墓塔,每次看到时,都感到伤心,朝中大臣觉得这有伤玉体,于是在唐总章二年,将玄奘的墓,从白鹿原迁葬到樊川北原,并在此建造了舍利塔及塔院,此寺名称定为“大唐护国兴教寺”,此后,玄奘就长眠在了这里。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