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新娘”能做“八台大轿”过门了

 水深流缓 2017-01-10

  昨天“逍遥”为大家介绍了何为“新郎官”,我们知道新郎在结婚当天之所以叫“新郎官”是因为“摄盛”制度。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先去看下“逍遥”昨日发布的文章“新郎官”的由来。今日我们继续延伸中国传统婚礼中的“摄盛”制度。

  中国人形容明媒正娶的时候经常会说用“八抬大轿”抬过门。这个“八台大轿”又是缘何而来呢?这话就要从南宋初年说起。大家都知道,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金兵就打到了当时北宋国都的开封,本来这开封城池坚固,只要固守待援,金兵远道而来吃完粮食就该撤了。但是这徽钦二帝笃信道教,找了一个牛鼻子老道做法,上演了一次中华五年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撒豆成兵”的闹剧。结果可想而知,豆子没成兵,不过到也死了几个金兵,怎么死的?笑死的。

  开封被攻下后,北宋皇族一锅端的被俘虏北上,唯有一人得以逃脱。谁呢?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为什么呢?因为他窝囊,窝囊到金军统帅都觉得他不是皇族中人。怎么回事呢?当时金兵围城,北宋祈和,派人前往金营谈判,选来选去,就选了宋钦宗的兄弟“康王赵构”。因为他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就把他连糊待吓就给撵了去了。到了金营,连金军统帅都觉得这人太“仁懦”了(“仁懦”是一种含蓄的美称,老百姓的话就叫“窝囊”),就要求换一个,就把赵构给放回去了。

  赵构从金营出来后,头也不回的就直奔江南,压根就没进开封城。当然了,开封城的那爷俩”徽钦二帝“也都不记得有这号人了,太不起眼了。赵构毕竟是皇子啊,因此到了江南就做了救援京师部队的大元帅。救了么?没救,而是引兵观望。观望着金军攻破了开封,将皇族全部俘虏。然后赵构做了一个进军的命令,只不过不是向北,而是向南,说白了就是”跑“。

  金军的胃口还是很大的,想一举灭宋,因此一路追到江南。在追击与逃跑的过程中,赵构有一次差点就被金军先锋部队给追上了,赵构正好看到有一村姑在村头浣纱,就是洗衣服。赵构急中生智,就躲进了浣纱女的衣服底下,躲过一劫。而后金兵因为江南水道纵横,后勤补给太远就撤兵了。

  赵构待金兵退却之后,在江南重新建立了大宋政权,史称南宋。赵构人虽窝囊,但终归还算有情谊,想起那日救自己在危难之中的浣纱女,就想报答她。但是当日走的匆忙,也没来得及留个电话或微信,这大海茫茫,何处寻找?干脆颁布了一项“雨露均沾”的政策。规定,自即日起,大宋女子婚娶,可享受半副銮驾与半幅凤仪的待遇。因此女子出嫁当天可乘坐8人抬的歩辇。前后倚仗绵延数里,民间俗称“十里红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