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郑板桥书画欣赏

 忽看世界转繁华 2017-01-10

简 介


郑板桥年表简编

一岁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十月二十五日子时,郑板桥生于江苏兴化县东门外古板桥。父亲之本,廪生,家居授徒。当时,华喦十二岁,高凤翰十一岁,边寿民十岁,汪士慎八岁,李鱓八岁,金农七岁,黄慎七岁。
四岁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生母汪夫人去世,板桥由乳母费氏抚育。
十一岁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乳母费氏之子俊作操江提塘官,几次迎养其母,费氏为照顾板桥及其祖母而不去。
十二岁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这一年前后在真州的毛家桥读书。
十四岁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继母郝夫人去世。
十六岁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师从家乡贫士陆震学作词。
二十岁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这一年开始绘画创作。
二十三岁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与同邑徐氏结婚,九秋,寓北京瓮山漱云轩。
二十四岁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考中秀才。
二十六岁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在真州江村设塾教书。
三十岁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父亲之本去世。
三十一岁 雍正元年癸卵(1723),约此时赴扬州卖画,持续十年左右。约这一年初春,首次游海陵。开始与梅鉴和尚交往。黄慎初到扬州。
三十二岁 雍正二年甲辰(1724),独子犉约于此时夭折,恸作《哭犉儿五首》诗。出游江西,在庐山认识了无方上人,并与笔帖式保禄结交。约这一年游湖南洞庭湖。
三十三岁 雍正三年乙巳(1725),第二次出游北京,住在慈仁寺。同年返回扬州。
三十五岁 雍正五年丁未(1727),客于南通州。游狼山。黄慎奉母到扬州三十六岁 雍正六年戊申(1728),这一年春天,在扬州天宁寺读书。八月,与李鱓、黄慎同寓天宁寺,黄慎作《米山小帧》,郑板桥题诗。
三十九岁 雍正九年辛亥(1731),妻徐氏去世。李鱓为郑板桥书写横额《适我居》。
四十岁 雍正十年壬子(1732),这年秋天,赴南京参加乡试。游南京名胜,游杭州西湖,钱塘江观潮。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诗。因患大疮,动弹不得,栖居小海的外祖父家。
四十一岁 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叔父省庵去世。得友人程羽宸资助,赴焦山读书,准备应试。
四十三岁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二月,游扬州北郊,在玉勾斜饶家与饶五姑娘(十七岁)认识并相爱。赴北京,准备参加丙辰科会试。
四十四岁 乾隆元年丙辰(1736),二月至三月,在贡院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在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第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以自贺。居京等候补缺。曾入提督顺天学政崔纪府任幕友。广泛交游,至西郊瓮山寺访故友无方上人;访香山卧佛寺青崖和尚;访法海寺仁公;访图牧山,交中书舍人方超然、文学家胡天游等。
四十五岁 乾隆二年丁巳(1737),南归扬州。与饶姑娘结婚,程羽宸赠五百金作为纳妇之费。乳母费氏去世,作《乳母诗》悼念。高凤翰罢官,右手病废,寓扬州长寿庵。
四十九岁 乾隆六年辛酉(1741),九月,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礼待。
五十岁 乾隆七年壬戌(1742),这年春天,任命范县令,兼署朝城县。不久赴任。
五十岁 乾隆八年癸亥(1743),暮春,与金农、杭世骏、厉鹗共集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
五十二岁 乾隆九年甲子(1744),饶氏生子。
五十四岁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从范县调署潍县.连任七年。这一年,山东大饥,郑板桥开仓赈贷,活万余人。秋天歉收,实施"捐廉代输"。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访知是贫士韩梦周,遂时加周济,后韩得中进士,授安徽来安知县。
五十五岁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潍县春旱,大饥,郑板桥令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来远近饥民就食赴工,藉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活者不计其数。
秋天,暂调济南参与乡试。与汪士慎、李鱓、李方膺合作《花卉图》,郑板桥题诗。
五十六岁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二月,乾隆帝出巡山东到曲阜,封板桥为书画史,治顿所,卧泰山绝顶四十多天。板桥特镌一印章曰"乾隆东封书画史"。三月,清廷派高斌与都御史刘统勋赴山东办理赈灾,郑板桥协助高斌主持放赈事宜。秋天,倡修潍城并首修城工六十尺,作《乾隆修城记》。高凤翰为郑板桥作《冰雪心肝寄故人》,并题诗寄之。
五十七岁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三月,潍县城工修讫。儿六岁,逋入学即在兴化病殁。重订《家书》十六通、《诗钞》、《词钞》,并手写付梓。郑板桥误闻金农去世,服缌床设位而哭。金农在扬州与邻曲诸老结菊社。
五十八岁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秋月,与李鱓合作《蕉竹图》。李方膺被劾罢官,往金陵寓借园。
五十九岁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九月十九日,作六分半书匾额《难得糊涂》。萌归田之意,作诗词多首,有《思归行》诗、《唐多令·思归》、《满江红·思家》。
六十岁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年底,去任。
六十一岁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春天,郑板桥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为之建生祠,与赖光表等同祀。返扬州这天,郑板桥宴请诸友,李莬赠之以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六十二岁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春至五月,游杭州。又应乌程知县孙扩图、湖州太守李堂之邀,游湖州诸名胜。于潍县官斋,以真行相杂,书《道情词》。
六十三岁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与李鱓、李方膺合作《三友图》,并题。李方膺三月作《墨梅图》,有金农、袁枚题跋及乾隆二十五年郑板桥补题;九月三日,李方膺在南通去世,年六十一岁。马曰琯去世,年六十八岁。李鱓定居扬州。
六十四岁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二月三日,板桥邀程绵庄、黄慎、王文治等八人聚会竹西亭,作《九畹兰花图》,并题识。六月一日,金农在扬州昔耶之庐画梅。七月,李鱓居扬州天宁寺。
六十五岁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三月三日,转运史卢见曾主持盛大的红桥修禊,卢作七言律诗四首,和韵者七千多人。郑板桥亦预其会,作《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诗四首。后又作《再和卢雅雨》诗四首。李鱓作《三友图》,为存世最晚作品。
六十六岁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二月,为高凤翰题写墓碑"高南阜先生之墓"。为二女适袁氏作《兰竹石图》。诗人陶元藻客扬州,与板桥、金农、张轶青、陈对鸥、陈章、蒋秋泾每月联吟数次。
六十七岁 乾隆二十四年已卯(1759),从拙公和尚议,自定书画"润格",张贴"笔榜"。汪士慎去世,年七十四岁。
六十八岁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五月,客通州,寓保培基井谷园;为其居处艺园作匾额《无数青山作草庐》;赠保氏扇面《苏轼金山梦中作诗》。在通州题黄慎《丁有煜像》;题丁有煜《墨竹图》;题高凤翰《香流幽谷图》并赠丁有煜;题李方膺《墨梅图》。李方膺之侄李霁为板桥治印"二十年前旧板桥"一方。六月,客如皋,寓汪氏之文园;七月七日,与汪之珩等人共度七夕;作《板桥自叙》。游如皋范大任之古澹园,作《过古澹园》诗。九月,过兴化吴公湖上,作《兰竹图》。
六十九岁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四月二十日,同江春、杭堇浦等游扬州铁佛寺。为罗聘妻方婉仪三十初度作《石壁丛兰图》。题汪士慎《乞水图》;题高凤翰《画册》。
七十岁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3),重建焦山自然庵,板桥书联。李鱓去世,年七十七岁。
七十一岁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三月三日,与袁枚初遇于虹桥修禊席上,相互有诗赠答。四月五日,应卢见曾之邀,郑板桥与杭世骏、金农、陈江皋等名人泛舟虹桥,并各赋以诗。
七十二岁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秋杪,居兴化杏花楼,作《竹石图》,书八言联。金农去世,年七十八岁。丁有煜去世,年八十三岁。
七十三岁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十二月十二日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葬于兴化县城东管阮庄。以墨弟之子田(字砚耕)嗣。孙熔(字范金),曾孙国璋(字文址),从孙銮(字砚)、鈜(字景堂)。


郑板桥绘画作品精选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