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为什么一辈子都过得不爽?

 伟天英 2017-03-15

郑板桥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为什么一辈子都过得不爽?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扬州八怪之一,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郑板桥自幼丧母,生活十分困窘。30岁以后至扬州卖画为生。40岁中举,但仕途不顺,去官以后,仍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以书画往来,以诗酒唱和。

清初至嘉庆年间,花鸟画风格种类繁多、百花齐放,其中代表人物是恽格和“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亦称扬州画派,通常认为“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 、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其中属罗聘的蔬果、金农的梅竹马、郑燮的兰竹、汪士慎的冷梅最具盛名。尤其是郑燮,获得人们的广泛赞誉。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为什么一辈子都过得不爽?

郑板桥是康熙朝的秀才、雍正朝的举人、乾隆朝的进士,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形成了所谓真气、真意、真趣的“三真”特色。

乾隆元年(1736年),郑板桥赴京师参加会试,考中二甲第88名进士。考中之后,为了获得一官半职,郑板桥在北京逗留一年多的时间,到处营求,他曾上诗当道求官,包括《呈长者》、《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可惜的是,他的求官之路并不顺畅,没有任何结果,只能悻悻返回扬州。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为什么一辈子都过得不爽?

乾隆七年,郑板桥被授为山东范县知县。不过郑板桥做了十一的知县,于乾隆十七年底去职,一直没有被升官。

因为求官不得,郑板桥对于官场的心情颇为复杂。他曾有题画竹诗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想以此表达自己无意仕进和清高自傲的操守。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为什么一辈子都过得不爽?

以画谋生,在当时的生活总是清苦的。所以郑板桥在《六十自寿》中自嘲:“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为了生活,郑板桥也写了很多无聊的应酬之作,所以他在亲手选定诗文集,宣称:“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为什么一辈子都过得不爽?

可以说,郑板桥一直求官而不得,生活艰苦而不得不做无聊应酬之事,所以生活并不算太如意。

不过,正是由于他生活的不顺利,才造就了他高超的艺术水准,他的书画,当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为什么一辈子都过得不爽?

笔者读《郑板桥集注》,特口占一首《雾霾日读板桥》(2016年12月19日):

扬州风流非此辈,

文人穷途世炎凉。

钻营百计岂本意,

求官千端心自伤。

文章应酬当愧死,

小技雕虫大名光。

英雄何必皆套路,

囊有余钱釜有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