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证养生

 文苑书店66 2017-01-10

绝对安静
老年人喜欢环境适当安静一些确有益于身心健康,但若追求绝对安静则属谬误。科学家的老鼠实验很能说明问题:在完全没有声音的环境中生长的老鼠,与生活在过分嘈杂环境里的老鼠一样短寿,只有在声音不太强也不太弱的环境中饲养的老鼠活得最久。奥妙在于生命需要适度的多种外界的习惯性刺激(包括声响)和感情变化,否则生命个体的机能活动就会减慢甚至停顿下来,健康和寿命受到影响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总之,平静不是人的本性,健康不能静悄悄。
因此,多与年轻人交友,经常欣赏音乐,或到野外领略大自然的交响曲,才是益寿之道。

绝对素食
诚然,素食有利于健康,如脂肪和胆固醇较低,可有效地防止或减慢高血压、心脏病乃至糖尿病等中老年人常见疾患的发生与发展,但也不可绝对化,一概拒绝荤食,成为素食主义者。因为脂肪和胆固醇也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养分,如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既健脑又护心,胆固醇抵御癌症侵袭功不可没等。另外,绝对素食减少A、D、E、K等四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健康所受损失之大不言而喻。
更糟糕的是,严格吃素还可能使一种以
胰岛素分泌过多为特点的综合征乘虚而入。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内分泌专家雷文博士称,以蔬菜、水果一类低脂食谱完全取代肉类,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高,促使体内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帮助消化糖分,进而引起一连串的有害变化,如甘油三脂含量升高,血压上升,血糖增加,损害血管,结果与高脂肪“殊途同归”--为心、脑血管病开了绿灯。
由此不难明白,三餐荤素搭配,以素为主,荤食为辅(荤食中又以鱼、禽、兔肉为主,少吃牛、羊、猪等畜肉类)者才是明智之举。

绝对淡食
首先应当肯定,假如你患有高血压,而且属于盐敏感型,那么严格限制摄盐量完全正确。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盲目地认为盐量越低越好甚至三餐不沾盐,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于健康。
有资料证明:国外专家选择20名65-85岁老人,分为两组观察,甲组老人每天吃盐8克,乙组老人则限在1克之内。两年以后进行测试,甲组老人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仍然较强,注意力较能集中,短期记忆也较好,乙组老人则相反,多项指标下降,一旦增加盐分摄入后,种种与脑功能有关的能力又获得改善。表明血压正常的健康老人不宜盲目限盐,更不可绝对淡食,一般保持在每天6克左右较妥。

绝对休息
一些老年人倾心于运动,但不愿用脑,害怕用脑会加速大脑衰老诱发痴呆症。恰恰相反,积极用脑只会提高大脑的机敏度,延缓衰老,过分地休闲反倒加速脑老化,用进废退的规律在这里得到了最典型的体现。现代人的脑容量约为原始人的1.5倍,即得益于用脑而进化的结果。
最新研究显示,大脑皮层至少有140亿个脑细胞,之间有复杂的联系网络,如突触、树触等,勤于用脑可使突触增多,树触则可发出“新芽”,脑皮层内酶的活性也增高,脑细胞体积增大,因而功能改善。不过用脑也不宜过头,一般每天阅读30-40分钟,或与人交谈、弈棋等即够。

绝对运动
动与静的关系也应辨证看待,过分迷恋体育锻炼甚至成瘾,亦非养生之道,因沉醉于运动而致猝逝的例子不是时有所闻么?运动医学专家指出,健身运动是得有一种执著,但到了迷信程度就会出偏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项目、时间以及强度等都应做相应调整,不可几十年如一日地固守老模式。例如,早晨6-9时是心脏并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猝发的危险时间段,中老年人就避开,改在下午4-6时锻炼为安全。选项宜以温和、增强平衡性与柔韧性为佳。

近年来科学家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休息”的新健身观,乃是对“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补充。运动能促进
血液循环,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增强抗病力,加速代谢产物排泄,提升抗衰老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动脉硬化物质(高密度脂蛋白等)而延年益寿。但是剧烈的尤其是长期的大运动量又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磨损加剧,加速衰老,促进死亡。故生命过程不可缺少运动,否则组织器官会衰退,但也不可缺少休息,因为通过休息可使机体得到调整,并及时消除活性氧,因此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助于寿命延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