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年圣诞节,我都会想起这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明天会更好的喔 2017-01-11

今天是圣诞节。先给菠菜们道一声:Merry Christmas!

258年前的今天,1758年圣诞夜,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人在夜空中看到了一个东西。

当然不是看到圣诞老人赶着麋鹿从天上飞过。而是看到了——

哈雷彗星

现在说起哈雷彗星,没听说过的人应该很少了。人人都知道它76年回归一次,上次看到它,是在1986年。

哈雷彗星在1986年
抬头看,夜空中的哈雷彗星是这样的

那时候波叔还是个孩子,很多菠菜估计还没出生吧。

既然是定期回来的,那1758年的回归有什么特别?

波叔揭晓答案:因为那是人类第一次预测哈雷彗星回归成功。

做出这个预言的,就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颗最著名大彗星的英国天文学家:

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

哈雷为什么要心血来潮去预测哈雷彗星这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事?要知道1758年哈雷彗星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哈雷都已经死了16年了。

这和另一个大牛有很密切的关系。

这个大牛,就是古往今来第一聪明第一龟毛第一难相处之人、人称“牛逼顿”大人的——

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

牛老师不用再多介绍了,小学生都认识。

他的怪脾气也不用多说了,终身处男,一腔邪火到处喷,树敌无数,无奈实在太牛逼,没人斗得过他。

波叔只举一个例子:牛顿有一句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听起来真是谦虚到一定程度了。

并!不!是!

他是对另一个科学家胡克说的。胡克说他启发了牛顿某些学术成果的产生,牛顿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来刺激胡克——巨人?胡克是个侏儒。

赤裸裸的人身攻击。

浑身是刺的牛老师,注孤生。如果说他一辈子还有一个好朋友的话,那就是哈雷。

还记得波叔讲过约翰·哈里森测定经度的故事吗?里面就提到过约翰得到了哈雷的很大支持。哈雷是个好人,见识高,性格又温和宽厚,也只有他才能对付牛顿。

牛顿还没成名之前,哈雷就看出这家伙不简单,肯定是个震古烁今的猛人。但牛老师爱偷懒,对费力写一本书来论述他的发现没多大兴趣。哈雷看在眼里,那个急啊,没事就老催他。

每天有个唐僧在耳边唠叨,牛顿烦都要被烦死了,只好找时间动手把书写了出来。

那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没有之一: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就在上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一本1687年初版初印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起拍价为100 万美元,最终拍出了 37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500 万元),成为最昂贵的纸质科学类书籍。

波叔要说,比起它在历史上的影响,这个价真不贵,波叔要有钱也舍得买。

牛老师写完这本书,还是很感谢好基友哈雷的:

埃德蒙·哈雷……在得知我对天体轨道形状证明之后,一直敦促我把它提交皇家学会,此后,在他们善意的鼓励和请求下,我才决定把它们发表出来。

这本书到底牛在哪里?

也没有什么啦,它只是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你们是不是想:这不是初中就学过的知识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值得波叔这么吹吗?

可你知道吗,在牛顿之前,没有人想到过,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所有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是牛顿把它们总结了出来,并且提供了计算的方法,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从此以后,小到树叶的飘落,大到行星的运行,都是可以预测的。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无论在哪个时代,牛顿都会在最伟大的天才人物之中排名第一位。“牛逼顿”的名头,真不是盖的。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牛顿用了1/10的篇幅讨论彗星。他从读大学时对彗星就很有兴趣。正好,1680年11月,有一颗大彗星出现在夜空中,最大时差不多占到整个天空的一半。那不是哈雷彗星,而是Kirch彗星。

牛顿趁机好好研究了一番,把它的轨道给算了出来。

然后他下了一个结论:自从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有一颗奇特的彗星以每575年的相等时间间隔出现过四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4年,那时候古罗马的凯撒大帝被刺杀刚刚过去半年。

现在你们在天上看到的这颗彗星,就是那一颗见证过凯撒被刺杀的彗星。

对这颗彗星的观测,自始至终都与在刚才所说的轨道上计算出的彗星运动完全吻合,一如行星运动与由引力理论推算出的运动相吻合,这种一致性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每次出现的都是同一颗彗星,而且它的轨道也已正确得出。

你怎么知道1680年那颗就是公元前44年那颗呢?牛顿说因为他在1680年观测到的结果和根据他的理论计算出来的公元前44年的轨道相吻合。

这个推理很强大。但是对一个刚刚诞生的理论来说,说服力还不够,不少人还是抱着怀疑态度。

这也很正常,毕竟你是在说离你1700年前的事情啊,再言之凿凿,也得拿证据出来不是?

牛老师是个很傲娇的人。他本来连书都不想写给你们看,现在还想劳烦他拿什么证据来说服在座的你们?爱信不信。

这时候,该哈雷站出来了。

他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个读者,是牛顿的好基友,也是牛顿学说的信奉者。于公于私,这个任务落到他头上都是最合适的。

既然拿1700年前的彗星说事你们不信,那就预测未来呗,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可是那颗彗星575年才回归一次,用它来做赌注,这个赌局拖的战线太长,长到最后揭晓的时候都没人记得了。

正好,1682年出现了另一颗彗星。哈雷当时也观测过。运用牛顿的理论,经过计算,他发现它的轨道和以前在历史记载之中出现过的几颗彗星完全吻合:1531年阿皮阿诺观测过的那颗,1607年开普勒观测过的那颗,1682年他自己观测过的那颗。

他又想到,还有1456年,那一年也出现过一颗彗星。虽然没有留下详细的记录,但是——

我没法相信,这可能会和我刚才提到的(是同一颗彗星的说法)不一致。

1456年,1531年,1607年,1682年……它们之间都正好相差75或76年。

哈雷彗星在中世纪的某次回归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哈雷在1705年得出了结论:

我敢大胆预言,它将于1758年回归。而且,如果这颗(彗星)果然回来了,我们就没有理由怀疑其他所有的(彗星)都必将回归。由此,天文学家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供他们驰骋,去发现这种为数众多的、伟大的、环绕它们共同中心运行的天体的数目,并推演出它们运动的规律。

太豪迈,太自信,太激动人心了。他,哈雷,一个凡人,像上帝那样道出指令,命令天上的星辰在53年后按照他的预测行事。

他依靠的,是科学的力量。

如果53年后,那颗彗星真的回来了,那么牛顿的理论将会被完全证实,再也没人有一丝怀疑。

那就53年后见分晓吧。

人的一生好短暂。在这53年里,牛顿在1727年去世了,哈雷也在1742年去世了。牛顿活了84岁,哈雷活了86岁,别说在18世纪,就是在今天也都是高寿。

但他们都没有机会再次看到哈雷彗星。

他们离开人世的时候,那颗被预言的彗星正在空旷的太阳系里孤独地漫游,离地球、离那两位相信它一定会回来的伟大人物好远,好远。

远得仿佛再也不会回到我们身边。

时间过得好快。终于来到了1758年。

那天是圣诞节。哈雷预言的1758年还有一周就要过去了,但仍然不见什么彗星的踪影。

到了晚上,一个业余天文学家在德国又像往常一样把他的眼睛凑近他那副焦距为7英尺的望远镜。

他叫帕利奇。虽然出生于农户,但他特别喜欢研究自然科学,拥有3500多册藏书,这个数量在今天都算是丰富的。

过年过节都不肯停止观星,这是铁杆“追星族”啊。

就是他,成为第一个观测到哈雷彗星回归的人

那颗日后当之无愧以哈雷命名的彗星,真的像他说的那样,经历又一个76年的漂泊,恰好就在那一年,再次闯入人类的视野之中。

它回来了。

真的回来了。

哈雷彗星在1759年

这是天文学史上第一颗根据预测观察到的彗星,哈雷就是第一个做出这种预测的人。

牛顿的理论被确凿无疑地证实了!

一点都没错!

世界对人类而言再也不是无法掌握的神秘领域。它是有规律的,它是可探索的,它是可认知的。

1835年,哈雷彗星如约而至。

哈雷彗星在1835年

然后是1910年。

哈雷彗星在1910年
1910年的人们对哈雷彗星的描画

再然后是1986年。这次,波叔看到了它。

哈雷彗星在1986年

下一次,是2062年。到那时候,你是多少岁?

当哈雷彗星在1758、1759年冬天寒冷的夜空中缓缓移动、俯瞰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感受到的不是惊讶,而是一种深刻的庄严。

科学史学者吴以义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波叔。

是的,没有牛顿和哈雷,新海诚就无法在《你的名字。》里创造出“1200年回归一次的彗星”这样的情节。

258年前的今夜,宣告了人类的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人类这种渺小的生物,正是依靠理性,才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获得了尊严和力量。

每当圣诞节来临的时候,波叔总会想起哈雷彗星的这个故事。它比任何一个圣诞故事都更能激起波叔内心的波澜。

Merry Christmas,牛顿爵士。

Merry Christmas,哈雷先生。

波叔说:

人类最宝贵的是理性。


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发出重重的叹息


屠杀我无辜国民者,虽远必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