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代诗人”

 老包书屋 2017-01-11

"第三代诗人"

80年代中期以后,诗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一批更为年轻的"第三代诗人"在全国各地以民间群落形式自办期刊诗报,以各种五花八门的名称来标示自我概括的艺术主张,汇成了一段朦胧诗后新诗潮,并造就了一次新的断裂和"美丽的混乱"。

"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第三代诗人试图反叛和超越朦胧诗,重建一种诗歌精神。这种精神不是英雄悲剧的崇高、理性自我的庄严、人道主义的感伤,而是一种建立在普通人平淡天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个体的感性生命体验。因而"诗人不再是上帝、牧师、人格典范一类的角色"。于是,反英雄、反祟高、平民化成为后新诗潮的总体特征。韩东的《大雁塔》是最早的对英雄主义别出心裁的嘲弄;"关于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这种局外人式的冷漠叙述姿态显然解构了杨炼《大雁塔》中悲剧英雄的祟高。于坚的《尚义街6早》、王小龙的《外科病号》、王寅的《想起一部捷克电影想不起片名》等都呈现出一种平民日常生存状态的琐屑和尴尬。

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后新诗潮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征。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原生态口语化倾向构成了对新诗潮经典性的意象语言规范的颠覆:诗到语言为止,让诗回到语言本身。而以"非非主义"为代表的超语义写作则让诗从语言开始,以反修辞、反逻辑的语言游戏来造成对常规语义的偏离和丧失,从而还原到前文化状态。如周伦佑的《自由方块》、《头像》,杨黎的《冷风景》都颇具代表性。这种激进的语言还原显然包含着对文化的质疑、破坏与解构。
 



一、韩东

韩东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并于 1981年初在当时颇有影响的青年文学杂志《青春》上发表了组诗《昂起不屈的头》,后又获得当年度的"青春文学奖",由此一举成为校园中一颗冉冉升起的诗坛新星。

"压过来的是整个天空/我昂起不屈的头/即使大地从脚下滑走/我也要举起挑战的手//闪电的鞭子把我抽成网/对着陌生的宇宙/我还是要发出雷的怒吼:/决不跪下!"这是组诗中《山》的其中两节。显然,那时的韩东,仍然脱不了时代风尚和情调的影响,那种"决不跪下",一意孤行地走在"从地狱到天堂"的路上的不屈服的姿态,无异于朦胧诗式的悲剧英雄主义。毫不讳言,这是那个时代诗歌写作的时尚和风气。但真正的诗歌创造永远只来自于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因而只有在他写出了《山民》之后,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落脚西安后,他又创作完成了《有关大雁塔》等佳作,还主持创办了《老家》,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大多是他"云帆"诗社的朋友。尤其是1984年,他返回故乡南京,在那里组织联络全国各地有着相同或相似倾向的诗人和作家,成立了"他们"文学社,并于第二年创办了《他们》,由此标志着又一代诗人和作家的新的崛起。从1985年到1995年,《他们》共出九期,其主要代表人物除诗人韩东、于坚外,先锋小说家马原、苏童也曾是"他们"文学社的成员,并在《他们》创刊号上分别发表了《拉萨河女神》和《桑园留念》等小说作品。当然,"他们"主要还是一个诗歌社团,作为群体的影响也主要发生在诗歌领域,并且日后成为"

第三代诗歌"的鼎力重镇和核心,与四川"非非主义"等诗歌社团一起,发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第三代诗歌"运动。

  1. 年轻一代的觉醒(文革十年)
  2. 新时期诗歌(1976年迄今)"归来"诗人群
  3. 朦胧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