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细读 | 如何让碎片化阅读变得有价值?

 AndLib 2017-01-12


  观察:碎片化阅读没有帮助  

现在,我们每天能接触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你愿意看的,貌似都是干货。你会害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消息或者知识点,导致竞争力下降,这无疑会让人产生焦虑。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这种状况,现在大家学习、工作的压力都大,竞争激烈。都希望自己能有进步,提高竞争力,不至于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上被淘汰。


但这种把碎片时间都利用起来的心理,往往会让你有更大的压力。而压力,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它甚至还是拖延症的元凶。


所以在我看来,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何利用碎片时间,更重要。


以学习如何做市场营销为例。比如,你在一个公众号看到了一篇关于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干货内容,看完感觉很有收获;还在另外一个公众号上看了一篇讲2017年营销新趋势的分析,感觉也很有用;接着又在第三个公众号上看到某个行业大咖对美国的一个营销事件做一个解读,还是很有用。


假设上面的每篇文章都花了20分钟看完,今天你一共零零散散投入了一个小时碎片化时间学习。那么请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极有可能,你什么都没有学会。


因为这些知识、观点都不是你的,即使你的知识内容来源于某些固定的大V也是一样。因为他们的内容是不连贯的,缺乏逻辑架构,不是按照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提供结构化的内容给你同时还缺乏配套练习。


  策略  

1、构建你的思维框架

知识体系是由一系列有结构的、相互关联的小知识组成的,这些小知识包含了概念、观点和事实等。我们平时可以轻易的吸收各种零散的小知识,但是那个结构才是核心。这种结构,可以称之为思维框架。有了思维框架,上面就可以悬挂各种概念、事实、案例或者零散知识了。


比如,我们平时放衣服。如果,家里面没有衣橱、没有衣架、没有各种整理袋。如果你有几百套衣服,而且各种各样的,内衣外衣,冬天的,夏天的,各种款式的。那么即便你再心灵手巧,也很难把它们摆放整齐。即便你可以把他们摆放的很整齐,那么摆放的时候,使用的时候,都会极其不方便,而且会耗费大量时间。而对于知识而言,对于我们如饥似渴的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的人,思维框架就是衣架、衣厨、整理袋、收纳箱。或者更简单的说,思维框架就是衣架,你可以在上面悬挂任何东西。但是没有它,你就只能满地仍,到处找了。


也就是说,知识体系在本质上是人的思维框架。有了这些思维框架,我们才能够把握知识。


把碎片阅读形成知识体系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首先得有知识框架、思维框架。如果没有,那你必须专门去构建。其次,你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思维框架。就像芒格所说,你要成为很牛很牛的人,你得需要100多个模型。而且万能的思维框架是很少的。知识多种多样。有的知识像砖头,有的知识像衣服,而有的知识就像水。所以,你的思维框架不但要多,而且要多种多样。


2、熟练到改变了大脑,你才不会遗忘


今天学明天忘是正常的,过目不忘不正常,甚至不可能。比如我们听了一个十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的非常精彩的演讲,如果过五分钟之后让我们来重复这个演讲的话,大部分内容我们当时就忘掉了,更何况第二天、第三天呢。所以说任何一个精彩的内容,如果没有及时地去复习,没有经过记忆的这个流程的话,那肯定会忘掉的。


要知道我们人性的弱点,那就是懒于复习!自以为知道了,学会了,掌握了,其实并没有。


所以我们在学习新知识地过程中,对付遗忘这件事情始终是放在首位的,对付遗忘的方法,只有三种。第一,不断的复习;第二,尽快应用;第三,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增强对他们的理解,把新学的知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中。在本质上,第二、第三,还是复习,只不过是更高层次的复习。


3、收藏、做笔记

第一步,收藏。

为什么要收藏?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你觉得它好。一定是文章里面提到了某个概念、某个现象、某个案例或某个观点让你觉得好。这个点或者是加强了我们以前的某个认识或者弥补了我们以前的某个知识漏洞,那么第一步要做收藏。


第二步,做笔记。

仅仅收藏是没有用的。正如我们刚才说的,人的遗忘是非常迅速的。你必须对它进行加工。哪怕是在上面标注一下重点,都是好的。或者仅仅在你认为说得好的句子上,加上“这个好”,“这个有用”,都会加深你对那个知识或事实的印象。


简短的笔记习惯了之后,自然会过度到深度笔记。学到新知识之后,尽快做笔记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复习方式。而且,做笔记,构建了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知识之间的链接,这个过程恰恰符合知识扩展的神经科学本质。


4、迅速分享

跟谁分享?只要能分享的对象,都要及时跟他们分享一下。比如说,同学、同事、朋友等等。


及时分享。只要是能及时分享,一定要及时分享。为什么要及时?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之前说的,因为我们遗忘速度实在太快。



为什么分享很重要?从原理上面来看,分享就等于再次把这个知识激活了。哪怕是一个概念,或者只有一个例子,只有一个故事,都值得分享。当我们去说的时候,我们立即会发现原来我们对这个例子还有哪些模糊的地方,对这个概念还有哪些模糊的地方,自己立刻就有感觉,然后说的全过程,说之前可能会想,说的过程还在想,说完之后自然会回顾。等于说一遍,复习了三遍。也就是说把大脑里的知识激活了三遍。要记得哦,重复5遍想忘记都很难的。这是分享的第一个重要性。


其次,知识是越分享越多的。分享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想到你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说完之后对方给你一个回应,无论是同学还是同事或是朋友,立刻给你个回应,或者他联想到的一件事,那么你的知识立刻不单是巩固,而且增加了新的知识。当然,分享可能会给你带来新朋友,以及影响力,等等。


平时看文章、读书、或者听讲座,这些方式都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我们所学的东西在大脑中的留存度和巩固程度,如果按照这个巩固程度和留存度来看的话,分享给其他人或教给其他人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方法。


5、把笔记变成作品

当我们大脑里面的一系列点,连起来之后,就变成文章了,或者变成一幅图,思维导图、脑图,等等。作图或者写文章是把知识系统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因为,在这个过程你必须对知识进行设计,对概念、观点和事例的联系进行设计,然后清晰流畅的展现出来。


比如,思维框架这个概念,芒格提到了,马斯克也提到了,那就说明思维框架非常重要。然后再联想哪个牛人是明显有思维框架的,或者,没有思维框架能不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做笔记就是联想的过程,通过联想,一个是加强了对当时这件事情认识和理解,另外一个是把大脑里面原来存有的知识激活了,并且把两者之间建立了关联。这本身就是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


每天零零散散把关注的文章保存下来,把各种想法写下来,做笔记,积累多了以后,连起来后变成一篇文章,这就是零存整取。要记住,零散的砖头对你来说没有多大用处,只有当它们变成房子的时候才发挥了最大价值。


6、运用杠铃策略

杠铃策略,是针对事物的不对称性,开发出来的一种应对策略。


比如,有个人升官想疯了,四处巴结人,当时朝廷大太监是孟冲,想给孟冲送礼。后来有人对他说,你那点银子,孟冲也不差,巴结他的人太多了,你还得排号。不如巴结冯保,他现在不红,不代表以后不红。巴结他的人少,他会对你印象特别深。后来押中了,大赚。


这就是一个杠铃策略:巴结不红的冯保。如果他红了,收益会特别巨大;如果他不红,只有有限的损失。


杠铃策略的两头,一边是稳,另一边是搏。一边是有限的损失,一边是巨大的收益。在所有不对称的事情上,都可以应用杠铃策略。


碎片化阅读也是如此。


碎片化阅读可能会浪费掉你的很多时间,如果你抱着广泛的了解各种可能的知识的态度,那么一旦你弥补了自己的某个知识盲点,或者发现了对你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信息,那将是巨大的收获。


阅读内容的杠铃策略:

80%围绕你的专长、兴趣,使得你的专长兴趣更加突出。20%是与你关注的东西毫不相干的,这些知识有可能是你的知识盲点。比如,爱因斯坦喜欢文学、喜欢拉小提琴,这看起来跟他的物理学研究毫无关系。但小提琴可以调节心情,而文学加强了爱因斯坦文章的传播力。


阅读时间的杠铃策略:

在学习时间上,70%的时间进行知识加工,整理思维框架、做笔记、整理笔记、画图或者写作、讨论、分享,等等。这些工作很花时间,但是为了形成知识体系,这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做到一定程度,你会有豁然开朗,一通百通的感觉,吸收知识的速度会大大加快。30%的时间用来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和收集。随着思维框架的纯属,你分辨知识的能力会越来越快,虽然只有30%左右的时间,实际上对于你开拓视野,发现新东西,做必要的收集,已经足够了。这30%的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猎奇!可能某一个你以前不知道的事实或者概念,或者一个人物的故事,大大的震撼到你,颠覆了你的认识。那么这就是你学习过程的高回报的过程。当然,你也可能看到了很多垃圾文章,垃圾知识。没关系,这就是你开拓视野,产生颠覆性认知,必须付出的代价。在学习与成长这件事情上,这个代价不算大。


  总结  

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知识体系的罪魁祸首是,思维框架。


如果没有思维框架,碎片化阅读永远都形不成知识体系。而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但人是健忘的动物,如果你无视遗忘规律,可能学一个知识1000遍,你也学不会。如果我们好为人师,将一个知识反复讲给别人听,不管是文字、或是口头表达的形式等等,重复五遍,基本上那个知识就忘不掉,属于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