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篆刻思离群—丁敬篆刻艺术成就及作品鉴赏

 秦岭之尖 2017-01-12

在谈论丁敬篆刻艺术的时候,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篆刻入门》一书中说:当徽派盛行之际,有西泠丁敬突起,乃夺印坛盟主之席,开千五百年印学之奇秘,世称浙派之初祖也等语。但今天来看丁敬的篆刻,还没有突出一种面目,有些作品也并不成熟,为什么评价这么高?我认为,对一个作家和作品的优劣得失,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中去看,要从他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起什么作用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恰当的评论。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就从丁敬写的一首诗谈起: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诗的开头两句,虽然是赞颂古人的,却反映了他在篆刻艺术上追求离群的思想。现在,借用丁敬诗的第一句,并把这个群字赋予特定的意义,来评论丁敬的篆刻艺术。丁敬的最大成就,就在这个离群,上。有了这个离群,才开创了浙派。那么,他究竟怎么样离群的呢?


一、离明人庸俗之群,走平正、大方之路。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脱离不了所处时代的艺术给他的影响。文人刻印自从明代文彭、何震开创流派以来,一直到清都受到他们的影响。丁敬的篆刻也带有明人的风格,这是不足为奇的。但他的可贵之处,是能从这个影响中去辨别。因为文彭、何震的篆刻,虽然从力变元人旧习出发,但毕竟离汉印的古拙浑厚还远。何震想以他的猛利,来矫正文彭的秀润,却又向生硬锋芒毕露发展,后来摹仿的人,恰恰把何震的缺点加以继承发展,流为斗巧争奇。有些人又以工细、秀媚为尚,甚至走向奇形怪状的道路。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丁敬时代。


丁敬在肯定三桥(文彭)制作允儒流,步骤安详意趣遒的基础上,看到了明人篆刻的习气和对后人的恶劣影响。《飞鸿堂印谱》,丁敬是校定人,可见当时他在印坛上已有威望,但他看到了当时浮滑纤巧的习气,就立志在自己的创作中追求平正浑厚、清刚朴茂,来力振古法。这就是他离明人庸俗习气之群,使篆刻艺术的发展,来了一个时代的转折,引向正确的道路。这是他在篆刻艺术史上所作出的贡献。


二、离摹汉泥古之群,走自己创作之路。

摹拟汉印,追求平正浑厚、清刚朴茂,这是一条正规的道路。可是当时又出现了一种学古泥古的现象,一些人认为幕汉印摹得越逼真越好,并把这个作为唯一目的,不求创造。这就等于限制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丁敬看到了这一点,而且能在学习汉印的实践中,力求创造个性,并创造了多种面目,使汉印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这就是他的第二个离群。有了这两个离群开千五百年的奇秘一语,确是当之无愧。


在丁敬的篆刻中,由于要离群,,一方面反映了面目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探索中的艰苦性。

(一)篆刻面目的多样性

根据见到的资料,丁敬篆刻作品依其形式表现,大致列举如下:


1.朱文印有:

(1)方细朱文,如丁敬身印可为代表;

(2)圆细朱文,如敬身,可为代表;

(3)方圆结合,细文细边,如砚林亦石可为代表;

(4)方体粗朱文,细边,如大宗

(5)仿古玺朱文,如.山舟

(6)仿明人朱文,细边细文,用大篆,如上下钓鱼、山舟、石合老农印。




2.白文印有:

(1)从汉印中来,有创造的,如龙泓馆印、启叔私印

(2)从汉玉印中来,如敬身父印

(3)粗白文,如玉几翁杭世骏印,下调无人采大印,

(4)白文中比较奔放的,如:相人氏

(5)仿倒薤体印,如两般秋雨庵,还有柳叶体印。



从上面的多样而目,可以看出丁敬为了离群,而多方面作探索的情况。为了叙述方便,下面对他的主要作品略加分析:这种方朱文印,原是由汉方朱文发展而来,在明代印中已很流行,从这一印中也可看出丁敬秦汉兼元明的特点。但无论仿汉也好,仿明也好,这方印是有他自己的个性的,是丁敬朱文印代表作。汉朱文印虽也方折,但有些笔划还较圆转,字的变化不大。这方印纯是方折,凡可圆转的笔划,如、敬二字,都用斜笔。在文字的处理上独具特色,除字体简化外,又把敬身印三字的短笔,缩得特别短,富有含蓄感,这样简而加短,就表现出简逸的韵味。丁印二宇占地都较小,横直笔中参以斜笔,使方而不板。这方印为后来浙派开创了典范。


这方圆朱文,有元人的篆意,也有明人印的痕迹,虽没有明显的独创性,但细而不弱,柔中有刚,工而不板,在圆劲秀丽之中,仍有浑厚之感,所以,常为后人取法。


砚林亦石是丁敬六十六岁时的作品。此印独创性较强,它把小篆和缪篆结合在一起,用自己的笔法加以统一,既使缪篆迁就于小篆,又使小篆向缪篆转化。然后配上刀法,把某些笔划造成轻微残损,创造了一种独有的基调,呈现出特色。由于有这些创造,这方印也就为后人所欣赏和效仿。


龙私馆印一印,仿汉印而有特色。从总体上看,是汉印中平正的一路,但平正之中又有些不平正。一是方中有圆,如字的内外转角,都作这样处理,二是正中不平,如印字的上端一横,三是平中有不正,如龙、馆二宇中的横笔;四是笔划粗细并不平均,这样就造成一种灵活而又浑朴的印面。私字的偏旁作了巧妙的简化,很有创造性。


启淑私印除和上印有共同之处外,在娜让方面很有特色:它把启、印二字缩小地位,让淑、私二字扩大了地盘。这种娜让现象,印中常见,原不足为奇。但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里的娜让是不容易处理的。它首先要简化启字的笔划,并将淑字当中的一点,移到右下角,填补了空白,使四个宇统一。这样的安排,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在位且上造成了参差交错的美。更值得提及的是刀法,在这方印中,他的碎刀已比前印更纯熟、自然,拙中见巧,体现出古朴浑厚的情趣。以上两印,都是丁敬自文印的代表作,创导了浙派自文印的规范。



敬身父印带有汉凿风味,着刀轻而有笔意,自然质朴。敬身父印下面的粗白文大印,是丁敬在五十三岁时刻的,在章法上是平均铺满的,并没有什么特色。但在篆法和刀法上却很好。许多字如采、知、时,教、我、为等字结体上,都有不少艺术创造。整方印粗而不板,匀而不呆,壮而不滞。依靠刀法体现出生动的印面,是丁敬碎刀的放大。



相人氏一印,是丁敬七十岁时的作品,突出地表现了丁敬晚年的创造力。印文之间距离较宽,但用相等的比例,调整了松的问题,克服了散的现象。刀法上用碎刀,也用冲刀相辅而行,如氏的笔划,大刀阔斧,颇有气势。可惜没被后来浙派所继承。


(二)探索中的艰苦性

丁敬在六十岁以前虽孕育着离群的思想,但还没脱离明人的习气,他的篆刻在六十岁以后才逐渐有变化,出现新面貌。他在博取众长的探索中,有成就,也有失败,有的作品仍带有明人习气。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艰苦性。下面试从另一印为例子来谈。


这种细边粗文的朱文印,看来作者是想取得半白半朱,即着去象朱文,又象白文的目的的。但效果并不好,笔划行间排列匀整,粗细相等,显得笨滞,这是失败之作。


上下钓鱼山人一印,想用大篆,以细朱文出之。强调了字的形象化,突出细点笔划。但结构松散,细弱无力,陷入了明人有些印的习气,并不足取。据作者在边款中说明,石金老农印是仿明代阳明山人印的,所以明人习气较明显,结构松散,字虽苍老而欠刚劲。


杭世骏印系粗白文,纯仿明人印,缺乏创造。两般秋雨庵用倒薤体,文字柔软,收笔凝粗,虽聊备一格,但柔软无力,并不成功。


以上举例分析,大致可以看出丁敬篆刻的全貌。总的来说,他在篆刻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因为他在整个篆刻艺术发展史上起着振弊起衰的作用,开创了浙江一派。他的刀法,独具一格,用细碎短刀,波碟前进,增加了笔意和气韵,富有金石感。他在印论上提出说文篆刻自分驰的观点,不受说文限制,创用隶法篆印,这些,都是具有卓识的创见。


浙派是丁敬开创的,蒋仁、黄易和奚冈(合称西洽四家)继承并发展了它。但蒋、黄、奚没有全面地加以继承,例如前面所举的相人氏一路,很有独创性,就没有继承。蒋、黄、奚三人最突出的是继承和发展了下面两种:朱文以丁敬的方朱文为基础加以发展,白文以丁敬的拟汉白文为基础加以发展。所谓浙派风格,逐渐地集中在这两种上面。后来的陈豫钟、陈鸿寿、赵之深等人,又在这基础上加以发展。沙孟海先生在《西泠四家印谱跋》中说,丁敬作品,高浑朴茂,气象万千,陈鸿寿、赵之琛辈得其一体,皆是名家,师承源流,厘然可见。这几句话说明了丁敬的艺术成就,后来人的师承源流,也说明了丁敬的艺术成就没有被浙派全部继承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