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玄老师讲易经名言——穷则思变

 感通天下 2017-01-12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除了别的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


“穷则思变”一词从《易经》而来。《易经·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指天道,“穷”是极点,尽头的意思。天道变化规律是当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因而能通达;因为通达,就能长久。如四季的循环,寒暑的变化,白天黑夜的往来,都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自然现象。


人事的变化也是这样,得意的人不会永远得意,失意的人不会永远失意。当得意走到极点,失意走到极点,它们就要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了。“穷则思变”也就是指人生走到难以承受的处境,从内心自然会生出谋求改变的愿望,这种谋求改变的愿望,与生命变化的自然规律是相合的。“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唐记》)从《易经》原理来说,“穷则思变”是天人合一的行为,与否极泰来,剥极而复相通,是阴阳变化的必然。


需要注意的是,“穷”并不是指贫穷。生活贫穷,人们也许会谋求改变。但如果生活还没有穷到极点,穷到无法生存的份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改变造成自己物质或精神贫困的生活模式的。改变既有的生活模式,需要极大勇气和智慧,林冲不到逼上梁山的地步,是不会上梁山的。因此“穷则思变”也写作“穷极思变”。《野曳曝言》第三十一回说:“天下事惟陷之深者,其出愈速,穷极思变,理有固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