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吃饭,长寿百年(精辟极了)

 大红门16 2017-01-12

人人都想长命百岁,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从吃饭做起。

 可能有人会说,吃饭谁不会?其实则不然。主要标志是因吃饭不科学,导致自身疾病或缩减寿命。那么,怎样才算科学吃饭?概括地讲,主要是“四吃”。 

第一,要吃少,不能吃得太饱 

我国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不饱食的谚语:“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脾胃”“少吃香,多吃伤”“每餐八成饱,保你身体好”“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 中外一些健康老人的高寿,都是来自不饱食这一科学的饮食观。

 许多医学实验都证明,要想延长寿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食物的摄取量。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麦克教授做过一个的著名的实验,那就是把实验老鼠的食物减少一半,结果发现,其寿命增加了一倍。后来,得州大学的马沙洛博士也做了一组很有趣的实验,他把一群实验老鼠分成三组:第一组任它们随便吃;第二组把食物减了四成;第三组也是由它们随便吃,但是蛋白质摄取量减半。结果,在两年半以后,第一组老鼠的存活率只有13%,第二组的存活率高达97%,第三组的存活率是50%。

许多科学家推论,人类如果采用“少吃”这种饮食方式,概率寿命可望增加20~30年。 有人曾计算过,一个人的一生,如以平均75岁计算,每人要吃进65~70吨食物。这些食物都必须经过胃肠的消化、吸收,才能够供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活动所需的营养。所以,人们把胃肠比作人体的“营养加工厂”。人的胃肠和其他器官一样,工作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们的承受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违反了它们的规律和承受能力,其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人就必然要出毛病,严重者还会危极生命。

科学研究证明,经常饱食尤其是暴食,不仅会损伤胃肠功能,引致消化不良、胃炎和胰腺炎,并可使体内的脂肪过剩、血脂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过量饮食后,胃肠血液增多,大脑供血被迫减少,长期下来就会引起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使大脑早衰、智力减退。所以,如果想身体好,每顿只吃八成饱。 

第二,要吃杂,确保营养平衡 

 营养学家研究表明,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有50多种,可以说,世界上没有那种食物能够包含这么多的营养成分。所以,进行科学合理地搭配,做到不挑食,不忌口,五谷杂粮,各种蔬菜水果,鱼肉禽蛋,样样都吃,才能满足人体生理的需要,使肌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所谓营养平衡,是指人体需要的7种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纤维素,哪一样也不能缺少,营养的比例才能协调工作,保持健康。

那么,平时怎样饮食,才能保持营养平衡呢?现代营养学家提出的“食物金字塔”模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掌握营养平衡的简单方法。

“食物金字塔”由四层组成:第一层是谷类食物——米饭、馒头、面包、面条等,每天应该吃得最多;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每天要吃得多一些;第三层是由肉、蛋、奶、家禽、鱼、豆腐构成,每天要吃得适量;第四层是油和糖,每天应吃得最少。

 第三,要吃素,切断“三高”源头 

素食愈来愈被认为是长寿食品之一。据资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遭到封锁,肉类食品供应大减,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了70%。战后,丹麦居民非肉不食的习惯恢复了,大家暂时得到的健康情况便又消失了。墨西哥印第安人有素食习惯,因此他们的平均寿命都很高。 

萧伯纳是世界上长寿作家,他一生在世94年,他将自己的长寿归于素食和布衣。1933年他访问中国时,有人采访他素食的原因,他说:“是我的健康所需要的,而且素食本身是英雄和圣人的食物。”他的食物一般为通心粉、黑面包、鸡蛋和蔬菜。他一生很少生病,他说:“我一生见得最少的人就是医生。” 

人类所吃的食物,总的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肉类、家禽类、鱼类、乳制品、蛋类、谷类都属于酸性食物,因为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剩下的物质是酸性的氯、硫、磷;水果则是碱性食物,它们被消化分解后,留下的是钠、钾、镁、铁等矿物质。

 我们知道血液是人体的命脉。有关专家经过实验证明,血液在保持弱酸性时才能发挥正常作用。荤食的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分解时,产生硫酸、乳酸等多种酸性物质,有害身体。如果多食蔬菜,碱性食物就会使酸性食物迅速中和成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使血液保持酸碱平衡的理想状态。因此素食被喻为血液的净化器。 

现代人生活富裕了,体内的酸性物质增多了,碱性的物质少了,因此各种现代病也愈来愈多了。营养学专家建议人们多吃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植物类食物,这样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避免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症、脑血管病的发生。 

素食有许多好处,但也不要走向极端,长期单纯吃素食,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四,要吃先,改变饮食习惯 

有一句话叫“敢为天下先”,这在饮食上也适用。 

医学科学家们认为,癌症与固定不变的饮食习惯有关。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癌细胞可以出现在任何人的体内。由于每个人包括免疫功能在内的体质不同,癌细胞的发生或迟或早,或多或少,或迅速繁殖,或被控制乃至消失。然而,固定不变的饮食习惯,确实可以引起细胞癌变的早发。 

美国斯坦福癌症学院的调查人员在近30年的调查研究中表明,缺少蛋白质,食道、胃等上消化道细胞分化异常,容易引起癌变。食品富含脂肪,脂肪容易在消化道——大肠、胰脏的细胞周围聚集,形成脂肪膜,影响细胞分解,也会导致癌变。

 癌变是一项长期的可塑性“工程”,在此“工程”之中,只要有段时间中断,整个“癌变工程”就重新开始。因此,人们应该不断地变换饮食习惯,品种尽可能多样化,特别要重视改掉固定不变的饮食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