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文章

 暂七师军乐队 2017-01-12

中华地名录——福建省

福建省:

取福州和建州两地之首字而名,共下辖9个地级市,分别为: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

一、南平市

下辖2区3市

由来:①寓以南疆平定之意。

      ②因此地位于南疆平原之意。

2区:

建阳区:①因其城建于武夷山之南而名。

②因位于建溪之北而名。

(建溪:亦名剑溪,又称延平津。

《晋书·张华传》载: 雷焕在豫章丰城掘地四丈余,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雷焕赠一剑与张华,自留一剑。后张华被诛,其剑丢失; 雷焕死后,其子 “持剑行经延平津 (今建溪),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故称延平津为剑津,或称剑溪。)

延平区:①取意自山川广袤延绵,宛转中而有平原之意。

        ②以古延平津而得名(延平津,同剑津)

3市:

邵武市:曾称之以昭武(古昭与阳同义,因处于武夷山之南,故名之),后避司马懿讳而改为邵武。

武夷山市:据传因武夷君居于此山而名。

建瓯市:以建安和瓯宁两地合并而得名(其中建安取以年号)

顺昌县:寓以“顺服而昌”之意。

光泽县:因境内之矿,产出之银光泽明亮而称。

松溪县:因境内之松溪而名。其溪因两岸多乔松而称,其人称其地“夹岸百里,皆为松阴”。

浦城县:①因汉时东越王筑城临浦,故 名。

         ②因位于南浦津之上流而名。

二、三明市

下辖2区1市9县

由来:因三元、明溪两地各取其首字而名。

2区:

梅列区:①因其地多产梅花而称。

        ②曾称以尾历,后按方言改为梅列

三元区:相传明时安氏一胎三子,分别称为龙元、虎元、豹元,英杰著名,故称之以三元。

永安市:①明时因沙县叛乱平定,于此新置此县,取以永远安定之意。

       ②因九龙潭至此始安,故名以永安。

明溪县:因明溪而名。其溪旁有大小二阜,相对如明字,故称为明溪。

清流县:因溪流清冽,故取清流以为名。

宁化县:取以“宁靖归化”之意。

大田市:因“旧时为田,则稻先熟”而名。

尤溪县:因尤溪而得名,其溪以洲上多尤姓民而名。

沙县:以沙丘而名,又言以沙溪而名。

将乐县:合“将溪”和“古乐野宫”而得,取以位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之意。(乐野宫,即“乐野王宫”。)

泰宁县:宋哲宗因此地“文物至盛而贴”    以孔子家乡阙里府第之名“泰宁”移赐于此。

建宁县:取以建州安宁之意。

三、龙岩市

下辖2区1市4县

由来:因其龙岩而得名。山上有小石山突起,中有石穴壁上有纹,状若双龙,常有泉滴,故名。

2区:

新罗区:因古新罗城而名,其城由新罗口而名。

永定区:寓以永远安定之意。

1市:

漳平市:因其县居于漳江上流,地势稍平,故名之。

(漳江之名考:①其溪水自西林以出,海水自铜山海门而入,清浊而合而成章,故名;

②昔者陈文光之父陈政至此而曰“此水有若上党之清漳” ,故名。)

4县:

长汀县:①因长汀溪而名,水边平地称之以汀。

②“天下之水皆东流,唯丁水独向南;丁于干支中代指南方。”以水合丁为文,是以为汀。

上杭县:①杭/航 同音同义,言其 “自县而上可通小舟,自县而下有鱼矶间隔,舟楫不通”,故称。

        ②因上杭场而名,因此地处地貌有若木排浮于水上,故取“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之意而名。

武平县:①因境内陆形有五个大坝而名五平,后演变为今名。

        ②因此地平坦,且人多尚武而名。

连城县:①因其地曾属长汀而析制为县,四山环绕如莲,故名;后元朝平之,改莲为连,取“去草”之意。

        ②因莲花山而名。

四、宁德市

下辖1区2市6县

由来:取宁川和感德两地之首字而得名。

1区:

蕉城区:①明时以纯石筑城,故称焦城,寓以“固若礁石”之意。后改以焦城。

        ②因其县,形若芭蕉之叶,故称。

2市:

福安市:①因宋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而名。

        ②因福源山而名。

福鼎市:因福鼎山而名。

寿宁市:因平定起义后,寓以“福寿安宁”之意。

霞浦县:因霞浦山而名,下临霞浦江。因其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故名。

柘荣县:因古时此地多柘树,取“欣欣向荣”之意。

屏南县:因位于屏山之南而名。(屏山,即翠屏山,山因其形而名。)

古田县:①取以“垦辟古昔田亩而居”之意。

周宁县: 取周墩、宁德二地之首字而得名。

五、福州市

下辖5区2市6县

由来:由福山而得名。

5区:

鼓楼区:因建有唐代时之鼓楼,故名。

台江区:因此段之闽江称为台江,故名。

(因西汉时闽越王无诸,在江边大庙山上建以高台,并题词歌曰“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故称之以台江。)

仓山区:因仓前山而名。山因北建有盐仓而名。

马尾区: 因马江而名。其江心有巨石有若马头,潮平则没、潮退则出,故称为马江。后因此地处于石马之尾,故称以马尾。

晋安区:因其境内之晋安河而得名,其河因晋安七子而名。

福清市:取其地“山自永福,水自清源。(永福山、清源溪)”故称之以福清。

长乐市:寓“长久安乐”之意。

闽侯县:为闽县和侯官县各取一字而命名。

(闽者,东南越,蛇种,地多蛇,人皆以蛇作图腾。)

连江县:因连江而得名。连江,“铅又称鏈,鏈亦为锡之别名;因江中皆有铅锡之冶而名。”

【注:连、锡常连用,表示矿产。例《史记-货殖列传》中常有记载, “长沙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

罗源县:因罗江为一源三流,此地为罗江之源而名。

闽清县:因梅溪与闽江汇合之处,“江水浊,溪水清”合浊就清,故称。

永泰县:因唐代永泰年号而名。

平潭县:①因其主岛有一平坦巨石而得名。

        ②因岛上有巨石,平如坛,俗称巨石为磹,后改作潭,因以为名。

六、莆田市

下辖4区1县

由来:因其邑,田多生蒲草,故谓之蒲田。后因邑时有水患,故去水称之以莆。

4区:

城厢区:元时将兴化路(此地原属)及近郊划为东西南北四厢,设城厢录事司而名。

涵江区:因涵江而得名。(涵为水闸之意,唐时于此围海造田,筑涵排涝,故称此地为涵。)

荔城区:因盛产荔枝而名。

秀屿区: 以境内之秀屿港而名。

仙游县:①因西仙于此游山而得名。

        ②因传说汉代何氏兄弟九人,于九鲤湖学道仙去而名。

七、泉州市

下辖4区3市4县

由来:因泉山而名。因其山(清源山)上有孔泉,故名泉山。

4区:

鲤城区: 因其城区形似鲤鱼而名。

丰泽区:因水利设施“丰泽斗门”而名。寓以物产丰富,润泽于民之意。

洛江区:因洛阳江而名。洛阳江因唐宣宗览此地之山川感以盛慨“有类吾洛阳”而名。

泉港区:因位于泉州,且有天然良港——肖厝港而名。

石狮市:相传凤里庵(隋时建之)前有一对石雕狮子而名。

晋江市:因晋江而名。其江因晋之衣冠士族多沿江以居,故名。

南安市:因南安江而名。(江寓以闵疆南部安定之意)

惠安县:取“惠民以安”之意。

安溪县:因安溪而名。(因其“溪流清莹,顺下好御”故称。)

永春县:因其境内乐山之上,草木四时不变,故谓之永春。

德化县:①因此地曾置归德场,且辖有归化、灵化、新化三里,故名。

        ②又言寓以“德化万民”之意。

八、厦门市

下辖6区

由来:①相传此地处于海道下方,故名下门,谐音而作“厦门”。寓以“大厦之门”意。

      ②因明时江夏侯(周德兴)在河流入海处建城,故称“夏门城”,后改称以厦门。

6区 :

思明区:因明末郑成功据此而置州,寓以“思念明朝”之意。

海沧区:因其境内之海沧镇而名。

湖里区:因境内昔日的湖里大队而名。

集美区:因位于大陆边缘,浔江西岸末尾,俗称“尽尾/浔美”,后因方言谐音改称“集美”。

同安区:①寓以共同安乐之意;

        ②城南溪有二石,状若鱼,色若铜,亦名“铜鱼城”。

翔安区:因宋代辖区 翔刚里、民安里两地各取一字而名。

九、漳州市

下辖2区1市8县

由来:因漳江而名。江水主要由来有二。

因其江自西林而出,海水自铜山海门而入,清浊合而成章,故名。

昔者陈文光之父陈政至此而曰“此水有若上党之清漳” ,故名。

2区:

芗城区:因境内九龙西溪别称芗江而名。

龙文区: 因境内之唐代所建的龙文塔而名。寓以“文化锦绣”之意。

龙海市:因龙溪、海澄 二县合并而称。(龙溪:因相传有九龙戏游于江上,故名。)

云霄县:因云霄山而名。山因高耸而直入霄汉而名。

漳浦县:因此地处于漳水之浦而名。

诏安县:宋时设以南诏场,寓“南诏安靖”之意。

        (南诏:为六诏之一,因其位偏南,故称之以南诏。又言,唐时有南夷过于此地,云此地似我南诏,故以南诏为名。)

长泰县:取以“长久安泰”之意,又言寓以“崇武常胜,德政安泰”之意。

东山县:因境内之苏峰山原称东山而名。(其山原称铜山,因其环海以为区,位于五都之东,故名。)

南靖县:以其邑当闽境之南,寓以安靖之意。

平和县:寓以平静咸和之意。

华安县:取华丰(崶)、安溪两地之首字而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