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列1 纵隔移位之纵隔患侧移位(一侧胸部密度增高影)

 panyunbo 2017-01-12



纵隔移位的概述

纵膈位居左,右胸膜腔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其位置基本固定,当一侧发生病变时,可导致胸膜压力不平衡,使纵膈向一侧移位或摆动,引起呼吸和循环障碍,使心脏、气管、神经等器官功能失调,临床表现胸闷胸痛为早期症状,甚至有咳嗽、气短、吞咽困难,颈静脉怒张,头面浮肿,上肢疼痛,眼睑下垂,声音嘶哑等。根据疾病性质分健侧移位和患侧移位;患侧移位常见于一侧肺不张、肺硬变、广泛胸膜肥厚、一侧肺切除术后、一侧肺结核、一侧肺不发育等。

一侧肺不张

一侧肺不张见于主支气管阻塞引起,常见于支气管异物、血凝块、浓痰受堵或肿瘤(淋巴类肿瘤)腔外压迫所致;少见于外伤断裂、支气管炎性狭窄。

影像学表现:密度高而均匀,体积小(收缩),气管纵隔患侧移位,对侧肺代偿性肺气肿。体层摄影、高KV摄影、支气管造影及CT检查有利于病因诊断。

肺硬变(损毁肺)

肺间质纤维化俗称’肺硬变‘多为肺结核引起。密度高而不均。附近可有纤维索条或斑片状钙化灶。

广泛胸膜肥厚

患者大片状密度增高,肋间隙窄,胸廓塌陷,可伴钙化。


一侧肺切除术后

该患者有手术病史不难鉴别诊断
一侧肺结核

严重的一侧肺结核可以把纵隔牵拉之患侧,同于肺硬变

一侧肺不发育

肺不发育为少见的先天性肺部疾患 。

影像表现 ⑴ 患侧胸均匀性密度增高,尤以中下部为甚,上部仍有含气的肺组织,心脏、纵隔及气管移向患侧,占据下部或中下部胸腔。健侧胸呈肺气肿征。⑵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横膈上抬,这种改变多见于学龄以上儿童或成年人。而婴幼儿,双侧胸廓基本对称。 ⑶ 由于健侧肺承受整个右心室的排出血量,故X线示有程度不同的肺纹理增多或增粗,另常见代偿性肺气肿征象。

多发性肺囊肿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时也可以引起一侧胸密度增高,影像学检查可显示多发薄壁囊腔。

关注“华医影像”看系列2 之纵隔健侧移位常见病,系列3 之纵隔摆动及纵隔非一致性移位


资料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