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0 岁,入职体检。自诉无任何不适,无粉尘接触史。胸部 X 线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沙粒样高密度微结节影,边界清,双肺中下肺野内带最为密集呈典型的「沙尘暴」样改变,心缘模糊,并可见少量纤维条索影。
肺窗示:双肺弥漫性分布微结节影,在双肺下叶基底部下融合成块状。胸膜下可见狭长透亮带形成「边黑征」。 


纵隔窗示:双肺野内可见多发点片状钙化影,双肺下叶基底部融合成条块状形成「火焰征」。胸膜下点线状钙化形成「白描征」。 肺泡微石症(Pulmonary alveolav microlithiosis,PAM)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疾病。1918 年 Harbita 首先报道本病,于 1933 年 Tlidveppen 命名为 「肺泡微石症」。30-50 之间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有家族遗传倾向。PAM 病人肺泡内沉积大量的以钙、磷成分为主的微小结石,而患者体内钙磷代谢无异常。光镜下显示:微小结石直径为 0.02 ~3 mm。呈洋葱皮样结构 ,SE 或 PSA 染色阳性。 病程晚期肺纤维化、肺泡壁增厚可并发肺气肿,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多数患者早期无临床症状,多于体检发现,晚期由于纤维化、肺泡内结石增多可出现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 胸部 X 线:特征性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沙粒样高密度微结节影,边界清楚,以双肺中下野内带为著,形成「沙尘暴肺」。胸部 CT:以肺下垂部、下叶分布为主的沙粒样钙化,融合成条条块状形成火焰征」。并可见沿胸膜分布的点线样钙化形成「白描征」。小叶间隔增厚,晚期可形成肺间质纤维化。双肺中下肺野内带密集的沙粒样高密度影形成「沙尘暴肺」(红色箭头所示)。 在胸壁和肺内微石的衬托,肺外缘与胸壁之间的可见狭长透亮带「黑边征」(黄色箭头)。 胸膜下线样高密度钙化影「白描征」(白色箭头)。 背侧胸膜下融合呈片状钙化影「火焰征」(绿色箭头) 本图来自:桑岭 李时悦,肺泡微石症四例并文献复习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9年8月第3卷第8期。 本图来自:方平,姚金龙,周娜,肺泡微石症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安徽医药 2009 Apr;13(4)。 1、 粟粒性肺结核:有高热、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表现为三均匀,呈现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样结节影。亚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表现为三不均匀,以中上肺野分布为主。大小、密度、分布不均匀粟粒样结节影。且抗结核治疗有效可有助鉴别。2、 矽肺:有粉尘接触史,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结节沿淋巴管周围分布。晚期矽肺两肺门上区可见融合性矽结节,呈「八字征」,纵隔及肺门可见蛋壳样钙化淋巴结。3、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本病多见于儿童,以肺泡内毛细血管反复出血,肺间质内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征。早期肺出血表现为双肺广泛的斑点状阴影,中下肺野内中带为主,无胸膜下聚积现象,吸收消散快。痰液、胃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可确诊。目前还没有效治疗方法,有资料显示系统性类固醇治疗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也无效,严重者需要肺移植。
作者 | 庐影随行 内容策划 | 小雪球、彭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