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又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有上百种病毒可能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目前部分专家认为患者完全不用服用药物,因为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十分有限,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其实感冒约在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服药7天左右患者感觉只是稍好一些。 其实感冒治疗最好是使用单一成分的感冒药。但是实际上,单一成分的感冒药难以找到。治疗感冒药物各种各样,如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镇痛药、祛痰剂和镇咳药等等。 抗组胺药抗组胺药物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抗过敏药物,在一个复方感冒药中起到抗过敏作用。 很多专家认为抗组胺药不应该纳入OTC类药物,因为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导致导致嗜睡和感觉迟钝,是从事驾驶,操作大型装备和其他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工作变得十分危险。 年纪大的人对抗组胺药的副作用更是特别明显,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头晕等症状。 抗组胺药对于儿童可能会使儿童兴奋、失眠或多动。 虽然抗组胺药物有很多副作用,但是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抗组胺药物,所以服用感冒药后开车,不亚于酒驾呀! 减充血剂当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导致鼻塞,减充血剂能收缩血管而使症状得到缓解。 由于这些药物循环遍及全身,所以它们不仅仅收缩鼻内血管,同时收缩其他血管,因此可能会导致升高血压。从而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临床上使用的多是滴鼻剂,它能减轻鼻组织肿胀而不影响其他器官系统。效果既快又好,但是连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天(具体以药品说明书为准)。主要原因是会导致反跳性的鼻充血,当药效逐渐减弱时,鼻内的小血管又可扩张引起充血和堵塞。 镇咳药咳嗽是人体的自然反射,咳嗽通过振动排出呼吸道内过多的分泌物或粘液,是人体的一个自我保护。如果抑制了咳嗽,那么就会导致痰液在呼吸道内无法排出,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镇咳药的常见药物中主要成分是可待因和右美沙芬。 可待因是一个非常强效镇咳药,由于可待因是麻醉药,有些人担心会成瘾。实际上,成瘾并不常见。可待因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便秘,还会产生眩晕、嗜睡和头昏,所以驾驶员和从事高度紧张工作的工作人员不能服用含可待因的咳嗽药。 右美沙芬是OTC类治疗咳嗽药物中最常用的成分;它的镇咳效力基本与可待因类似,但不良反应相对少见。 参考文献: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举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