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读就出局】之二十四:《普通股》章节摘要2

 三余无梦生 2017-01-13









正常的经理人在看到收益的时候,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利用收益进行再投资,以期未来扩大业务规模,实现收入、利润的增长。但,如果有一天,“对外”的再投资机会显得并不那么吸引人时,你是否考虑过“对内”可以做些什么?其实,当外部的机会很少且很难提供满意的资本回报时,资本配置就应该由外转向内。“对内”能做的,就是股票回购,在外缺乏合适的资本配置机会的股票,往往也会相对低估,这也为股票回购创造了合适的时机。对此,巴菲特认为有两个原因使股票回购显得鼓舞人心且回报丰厚:原因一是“以大大低于每股内在价值的价格进行的回购,立刻极为有效地增加每股内在价值。当公司买入他们自己的股票时,他们常常发现很容易用1美元得到2美元的限制。公司收购机会几乎从来做不到这一点……”;原因二是管理层通过股票回购清楚证明这种行动可以增加股东财富,股东因此提高了他们对企业未来的预期,而这种向上修正产生了与企业内在价值更加一致的合理市场价格。

 

谈谈我对第一个原因的理解。字面的意思是公司以1美元的价格买到了价值2美元的东西,因此就净赚1美元。但这并不是说:公司将1美元买进的库存股再以2美元对外出售(通过IPO或增发再次发行),因此净赚1美元。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如果公司将1美元买回的库存股再以2美元对外发行,这样相当于是回购的反向交易。回购后再发行,一来一回,其实等于啥都没干,只是股东名册上的股东名称发生些许变更,甚至还会产生额外的交易摩擦成本(如财务顾问费、律师费等),对公司内在价值和股权价值而言都是净损耗。那么该如何理解呢?


如果原先一家公司的净利润是100万美元,发行在外100万股,那么每股收益就是每股1美元。此时,在不影响净利润的情况下,公司用没有再投资机会的闲置现金以市价回购了60万股,那么发行在外就只有40万股,此时的每股收益就将达到每股2.5美元。由此,每股的盈利能力提升了150%,在市盈率不变的情况下,每股市价就有提升150%的空间。这是从相对估值的角度理解。

 

若是从绝对估值角度理解,进行股份回购,将产生现金流出。现金流出意味着企业价值的减少,因为这部分现金没有转化为资本以在未来期间创造出资本增值,而是直接被返还给了股东,因此企业的内在价值将因此下降。负债资本规模不变,即负债资本的内在价值不变,基于企业价值=负债资本价值+股权资本价值的等量关系,那么股权资本的价值也将下降。好了,最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此了:股权资本的价值也将下降,说的是股权资本的总价值下降,而不是说每一份股权资本的总价值下降。要落实到每一份股权资本的价值,我们还要考虑股权资本的数量(也就是股份数)的变化。如果每股的市场价格低于每股的内在价值,那么以此价格进行的回购一定是使股份数量的下降幅度大于股权资本内在价值的下降幅度,正因此,每股内在价值才得以增加。

 

另外,对于股票回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留下来的股东才能够享受股票低价回购带来的好处。如果你作为股东是股票回购的对象,那么你就可怜兮兮地成为了那个被公司压榨了的股东。留下来的股东享受的价值增量,正是基于这些愚蠢的、选择被回购的原股东。牺牲小我,成就大家。我只能向这些不坚定的股东说声抱歉了。但这就是市场,任何价格上都会有买方和卖方,但不见得双方都理性。

 

就回购过程中产生的股东去与留的选择问题,巴菲特建议公平地对待每一位股东,向所有的现任股东和潜在股东提供与估价有关的相同信息,从而使所有股东基于相同的信息做出各自的选择,而不让部分股东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被经理人恶意蒙骗而做出次优选择。


随后巴菲特针砭时弊,驳斥了当前部分公司和管理层滥用股票回购来炒作股价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以高于每股内在价值的价格回购股份,这完全违背了股票回购的基本原则。这种行为,会使得选择被回购的退出方股东受益,而留下来的股东受损。以高价退出的股东,往往是不光彩地利用内幕利息,联合管理层通过回购炒高股价。

 

最后,巴菲特旗帜鲜明地指出:“伯克希尔永远不会为了阻止其股价下跌而进行回购。相反,如果我们相信回购代表着对公司资金的一种诱人用途时,我们会进行回购。回购很可能只会对我们股票内在价值的未来增长率有轻微的影响。”多么正义凛然!多么大道当然!我想,这种正派的为人和正派的企业文化,正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伟大的公司成功的基因。


本文版权归“中巴价值投资研习社”所有
欢迎分享,如要转载,请联系我们
中巴价值投资研习社
价值投资者都会关注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