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尔肩膀有小疼?来,我们四步走!

 醉牛988 2017-01-13


人的肩部关节真的是很脆弱,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有可能使它受伤,患上一个容易反复发作的病症——肩周炎。经常动手劳作的人很容易得,经常码字的人容易得,就连只是在平常写作业的时候用手臂支撑一下身体的点穴手,都有轻微的肩周炎,偶尔手臂用的稍微多了些,肩膀就酸疼的不行。点穴手真心期望各位大侠保护好自己的肩膀。
这一期,点穴手就为各位大侠奉上肩部穴位按摩小妙招,已经被肩周炎困扰的大侠,可以没事按揉一下缓解病症;没有被肩周炎困扰的大侠可以在肩部累到的时候按揉一下,既能缓解劳累,又能预防肩周炎,何乐而不为呢!

穴位按摩小妙招:如果你肩部酸痛

第一步:肩髃穴
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按肩髃(yu)30次,力度适中。
位置
手臂外伸至水平,可见肩关节上(三角肌上方)出现两个凹陷;前面凹陷,按下有酸痛感,即为肩髃穴。此穴为双穴哦!



第二步:肩贞穴
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按肩贞30次,力度适中。
位置
垂直正坐,上臂内收,腋后纹头上方一横指(1寸),就是肩贞穴啦!此穴为双穴哦!



第三步:肩髎穴
食指和中指并拢,用二指指腹点按肩髎(liao)30次。
位置
用力握拳,屈肘,上臂外展,上臂三角肌明显隆起;在三角肌的后下缘,肩部最高点直下处有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即为肩髎穴。此穴为双穴哦!



第四步:肩井穴
中指指腹揉按肩井3分钟。
位置
正坐,低头,确定正中线(背部中央所作的垂直线);在后正中线上,颈背部交界处有一块凸起的脊椎骨,这块脊椎骨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就是找对了;这块脊椎骨下方有一凹陷,就是大椎穴;大椎与肩峰(肩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前对乳中,即为肩并穴啦!此穴为双穴哦!



各位大侠学会了吗?学会了这个简单实用的小妙招,不但自己受益,还可以在父母面前尽尽孝心,在爱人面前显显贴心,在好友面前展展暖心哦!嗯,点穴手都觉得太有用了!
奇经八脉——其他六脉(一)

人体的经脉主要由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组成。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却连接正十二经,进一步加强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调节作用,所以被称为“奇经”。奇经八脉共八脉,除任督二脉外还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其实用白话来说,奇经八脉就是八条不与内脏相连,运行路线奇特,或行于身体深处,或行于身体表面,却和与内脏相连的十二正经有很多交汇之处,连通着各自运行的十二正经,为枢纽,在人体经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点穴手不禁感叹人体经络的神奇!
上一期中,点穴手为大侠们介绍了身体最为重要的经脉任督二脉,今天,点穴手就先为各位大侠奉上奇经八脉中剩余六脉的其中三脉的知识。

带脉
带脉,循环于腰部。带脉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疝气,腰痛,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是对女性来说很重要的经脉和穴位哦!



冲脉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冲、任脉盛,月经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称血海。



阴跷脉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跷脉会合而上行。阴跷脉主阴气,司下肢运动。



好啦,这一期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希望对各位大侠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