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书》的由来

 陋室书屋2 2017-01-13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期典章文献的汇编,保存了商代和西周初年的一些重要史料。现在通行的《尚书》有58篇,其中今文29篇。
   《尚书》中,“尚”同“上”。但解释却有多种:有人认为“尚”即“上代”“上古”的意思,又有人认为“尚”指“君王”,还有人认为“尚”指 “上天”。一般认同第一种说法。《伪孔传序》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书”的意思也很多,可以分别释作“文字”、“历史”、“文献资料”“书写”“书籍”等。《汉书.艺文志》则曰:“书者,古之号令”。唐代刘知几也认为“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唐代孔颍达认为:“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策”。综上所述,“尚书”可以释为“古代的历史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