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村,因村中有著名的关隘——杀虎口而得名。 从北京向西北行,过张家口,出大同,西经右玉,再向西北行10余公里,经右卫老城再行5公里,著名的“西口”,清代的大税关——杀虎口就凸现在面前。,杀虎口的关楼簇新而粗糙。“杀虎口”这个地名是真的,可关楼及两旁各向东西延伸出百余米的长城建筑是假的。它是当地为开发旅游在杀虎口旧关址上修建的阁楼式关口,一东一西两个墩台上各修了一个楼阁,两个楼台间用一个拱券连接起来,崭新的灰砖之间描上了白灰砖缝。当年康熙皇帝御题的“杀虎关”匾额早已不知去向,新关上的题字是学者罗哲文所书。 杀虎口的称谓,据考证,在春秋至秦汉时称参合口,隋唐时称白狼关,宋称牙狼关,明正统十四年(1440年)改称“杀胡口”,改名的原因当然是对于屡屡入侵中原的异族骑兵的仇恨。满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与蒙古异族的矛盾得以化解,为了避免引起蒙古人的反感,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杀胡口”改为“杀虎口”。由于地处中原与蒙古交界处,在历代汉族与异族的战争中,杀虎口都首当其冲。“周征猃狁,秦汉伐匈奴,隋唐击突厥,宋讨契丹,明平鞑靼,清康熙皇帝讨伐蒙古叛匪葛尔丹,均经由此地。在杀虎口内外的地形,大致是黄土形成的缓坡丘陵,这种地形,最利于骑兵的冲杀,而不利于步兵车战。多灾多难的明代,疆域仅仅维持在长城一线而已。兵连祸接,鞑靼、瓦剌岁岁南侵,明太祖派大将徐达筑起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沿线设置九边重镇,杀胡口由大同镇所辖。 ![]() 为了加强边防,明廷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杀胡口内东侧约200余米处建筑城堡,名为“杀胡堡”,20年后的嘉靖四十三年,在杀胡堡南百米外又建一座新堡,名为平集堡。新堡建成后,又将二堡东西堡墙连接起来,二堡之间被围起来形成一座封闭的关,名为中关,这样从南到北形成三连环式的堡城。 从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杀胡口往西南方向,向东南行约300米,便来至残存的中关西门前。脚下的古道是由附近山上出产的黑石铺筑,现在的宽度约为5米,因年深日久,人踩马踏,不规则的黑石头已棱角全无,变成了土路。有的土路被重新铺上了大大小小的石块,试图模仿古道的模样,七棱八翘的新石道和圆润朴质的古石道连接在一起,真历史和假历史就这样被衔接起来。在古道两旁,南侧是堡外的两条街,有龙王庙、勒马庙。城壕沿后街,北侧是顺城街、营房街、营房后街,如今这些已片瓦无存,留下来的,是一处处的断垣残壁和黄土堡墙。 平集堡与杀虎堡之间的“中关”(俗称马市)中关(马市)是当年办理关税事物的主要场所和宗教庙宇的集中地,如今早已难觅其踪。 古堡残垣空对天 ![]() ![]() ![]() 杀虎口俗称“西口”,与长城东部的张家口(俗称东口)对应,古代中原地区特别是山西人向西北地区迁徙,主要是经过杀虎口出关而去,称之为“走西口”。从明末开始到清代及国民时期,走西口的人们络绎不绝。走西口者或为拖家带口的大批移民;或为生活无奈走口外谋生的贫民;或为独步天下、商旅出行的晋商。那时杀虎口商贾云集,忙碌嘈杂,人声鼎沸。在清代《圣武记》中对杀虎口这样写道:“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市衢宽敞,繁华富庶。”“贸易鳞集星萃,街市纷纷。摩肩雨汗,货如雾拥。”晋商在杀虎口集结货物,缴纳税银后走向大漠。那雄壮的驼队,清脆的铃声,划破大漠的沉寂,亦如“膏雨甘露降矣”,给大漠带来生机,为蒙汉民族带来福祉。杀虎口演绎着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演绎着多元文化的历史,也孕育着晋商诚实守信、艰苦创业的传奇历史…… ![]() ![]() 而杀虎口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成为统治者重要的经济来源。 从清代顺治七年(1650年)开始,杀虎口设立税务监督机构——户部抽分署,负责征收山西天镇新平堡至陕西神木一线的边口出入税,税收项目有十余个。除了口外的贡品和回口里的灵柩不打税外,口外回口里的姑娘孝敬爹娘一双新鞋如果被巡役发现,也要纳税,只有驾辕的骡马出入不纳税,据说是皇上怜惜驾辕牲口劳苦,特予免税。所有这些纳税物品照章纳税后,都要经过这条凹凸不平的古道,出入杀虎关。 从1650年(清顺治七年)杀虎口设立税关,到1929年杀虎关与塞北关合并,杀虎口税关存在了280年之久。税关的直接领导是户部抽分署,坐落于新旧堡之间中关路北,衙门口挂着“户部钦差”大字匾额。杀虎口税关为大清的兴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1912年民国成立后,“杀虎关”改为北洋政府的财政部“杀虎口税务监督公署”。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后,杀虎口税关归察哈尔财政厅管辖,杀虎口税关的监督兼任京绥铁路局局长。 1928年晋军统治绥远后,将杀虎口和归绥的塞北关合并,阎锡山在此设立了“厘金局”,税上加税,客商苦不堪言,杀虎口因逐年萧条而最后关闭。 ![]() 这样,从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起,到民国28年,运转了 280年的杀虎口税关,在经历了兴起、繁荣、衰落三个阶段后,宣告结束,昌盛百年的杀虎堡和平集堡随之走向衰落。这个“日进斗金、人称小北京”的堡城,变成了一个满目凄凉的村庄,仅存的残垣破屋,古道土墙向后来者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 长城故垒草青青 ![]() 古堡人家 ![]() ![]() ![]() ![]() ![]() 杀虎口城关堡修葺一新,这里仍然是晋蒙交通要塞。 这里已经开发成为旅游点,边塞文化,长城文化,晋商文化融为一体。 ![]() 漫步在长城上,感受历史与文化 ![]() 关前博物馆广场的和棋盘,昭示古代中原和边疆的统一,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亲。 ![]() 城关脚下有人家 ![]() 长城向西部蜿蜒 ![]() 文字编写参考相关资料图片摄影均为山汉原创谢谢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