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都有什么细思极恐的细节?

 阳光愚翁馆 2017-01-13

人类并不广为人知的细节,细思之下,直毁三观。

“我是谁?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唯一严肃的科学问题”。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薛定谔如此说道。他还说,“这看起来似乎是简单且不证自明的,但仍需强调:一群专家在一个狭窄的领域所取得的孤立的知识,其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当它与其他所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并且有助于整个综合知识体系回答“我们是谁?”这个问题时,它才真正具有价值”

如果薛定谔还活着,他会对如下有关人的细节,感到惊讶,同时也会感到欣慰。因为,对于人与宇宙的基本关系,他已经洞悉。

1.人是一个宇宙

人体由大约100万亿个细胞构成,而在一生中却大约有10000万亿次细胞分裂。一个人如果能活100岁,那么他平均每一天都有3000亿个细胞在分裂,平均每秒钟有300万个细胞在分裂。

人体由一百万亿个细胞组成,这是什么概念?这是说,人体细胞的数量比银河系中的星星还多一千倍。要知道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

如果从一个细胞的角度看,人就像一个壮阔广袤的宇宙。

大脑里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它们之间彼此通讯,形成100万亿个突触。神经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神经细胞集群,这些集群则构成大脑的不同区域,控制人的行为。人的认知能力大致可分为记忆、运动控制、各种感知觉等方面,所有这些行为能力都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查理斯.谢灵顿在描述觉醒时大脑皮层的活动时这样写道:

(皮层)现在变成了一个有节奏的闪光的火花场,这些有节奏的闪光点闪烁着四处乱窜的流动火花。大脑苏醒了,随之而来的是思想的回归,就像银河开始跳起了某种宇宙舞。忽然,(皮层)变为一部着了魔似的织布机,几百万颗闪光的梭子织着一幅忽隐忽现的图案,这图案虽然不是经久不逝,却总是丰富多彩,其中的小图案变换和谐。当苏醒中的身体奋起时,这幅活动十分和谐的图案中的小图案下伸到下脑的无光轨道中去了。一串串闪烁着的活动火花把它连结起来。这意味着身体起床了,站起来去迎接苏醒的白昼。(卡尔.萨根《神秘的宇宙》,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2)

如果人是一个宇宙,那么你是否把自己看小了?

2.人是一架超级自动机

人的心脏,长才15厘米,直径10厘米,在一分钟内跳动70次,一小时4200次,一天10万零800次,一年3679万2000次,在人的平均寿命中大约跳动25亿7544万次。小小的心脏,每跳一下就泵出70克血液,每分钟4900克,每小时311升,每天7478升。这个过程是完全自动的。

一个只活60岁的人,一生中进出身体的水分高达75吨,糖 17.5吨,蛋白质2.5吨,脂肪1.3吨,合计96.3吨。这些东西可装满载重4吨的卡车24辆,相当于60公斤体重者自身体重的1600倍。这个过程也是全自动的。

免疫、消化全都是自动的。

我们人体的绝大部分集体互动,绝大部分的意识活动,都是高度自动化的。例如我现在敲打键盘,完全不必思考哪个键在哪里,该用哪根手指敲击。这是多么恐怖的事实。

霍布斯说,人不过是一架自动机,心脏、神经、关节都是人这个机器上的不同部件,它们不停地做机械运动。在他看来,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

人体正常的细菌群种类有1000余种,数量100万亿个,平均重约1.5千克,相当于肝脏重量。这些细菌主要分布于肠道、皮肤、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部位,其中绝大多数在肠道。肠道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古细菌、真菌及病毒,其中99%以上为细菌,数量约有100亿—10000亿个。这么多细菌,它们是敌是友?别慌!《科学》杂志曾经发表文章,指出肠道微生物是提供人体营养调控肠道上皮细胞、先天性隐约的不可缺少的器官。把肠道微生物当作人体器官,所以它是我们的朋友,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细菌的活动也是自动化的。

当然人体绝不简单是一架自动机而已。但是,它明显得有自动机的那一面。问题是,你是否驾驶好了这架超级自动机?

许多人对自己这架超级自动机一无所知,有的人毫不珍惜。而有的人,尝试控制它。

例如拖延,尼尔.菲奥里(Neil Fioce)在《战胜拖拉》中建议,个人可以将每日活动计划详细记录下来,坚持一两个星期,了解自己拖延的症结所在。对自己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坚持记录几个星期,这会对改变有关键指导作用。记录下自己完不成或想完成的事、拖延对你的暗示,以及各种习惯反应。通过记录这些反应,你可以对自身施加微小的压力,来改变自己应对拖延暗示的方法,并改进工作习惯。

而有些人则把自己作为超级自动机的想法推到极致,来提升自己的种种能力。例如特斯拉。他对自己的体重、对学习的进度、乃至对他的思想的来去都达到了精确了解和控制的程度。他一生中有无数发明,根源是他把自我控制练习当成了第二天性。

特斯拉晚年的时候,在他的自传里对自控力的原理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只有两条。

第一,我们都是无意识自动结构

特斯拉一生都在研究各种自动装置,他发现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架高度自动化的装置。例如,身体自动化的呼吸、自动化的血液循环、自动化的免疫、自动化的消化吸收、自动化的处理感官信息,等等。如此,你就不难明白特斯拉下面的话。

我们的身体结构都是类似的,并且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作用下。于是,我们便会做出类似的反应,出现总体活动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才形成了我们所有的社会规则和法律。我们都是由媒介力量完全控制的无意识自动结构,就像被随意丢弃在水面上的软木塞一样,常常将外部作用的影响当成自由意志的结果。我们的运动和其他行动都是为了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虽然表面上看似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不同,实际上我们是由一些看不见的链条联系起来的。只要机体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它就会准确地对刺激性媒介做出反应。当时,当一个人出现某种精神错乱时,他的自我保护能力就遭到了破坏。

一个感觉非常敏锐,非常富有观察力的人,他高度发育的机能完好无损,并精确按照环境变化行动,就会拥有及高品质的机械感知能力,就有能力躲避那些无法直接感知的危险。如果他与那些控制器官存在严重缺陷的人接触,这种感觉就会开始作用,他就会感知到那种“宇宙性”痛苦。

第二,只有理想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既然人是自动机,那么谁在控制这架自动机呢?睡觉的时候是大自然。醒着的时候,绝大部分也是自然。但只有人意识到自我,意识到理想、目标的时候,才能对这架自动机施加控制。特斯拉说: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拥有一个理想,这样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但是,它必须是非物质形式的,例如某种宗教、艺术、科学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只要能起到一种非物质力量的功能即可。

这个神一般的男人,在做出了一系列惊世骇俗、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并揭示了人的自我控制秘密之后,于86岁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是一架超级自动机,关键在于,你在何种程度驾驭了它?

3.人是一个软件体

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每小时脱落60万个上皮细胞。如此计算,他每年丧失的皮肤就达0.68公斤。如果按70岁寿命计算,则一生中将失去47.7公斤皮肤。

这是失去,再生。

人们每天脱落大约45根头发,有些人可达60根。但由于人的头皮上天生约有12万根头发,因此,这点损失无关大局。多数人头发的脱落与再生是保持相对平衡的,否则,按此计算,一个人一生丧失的头发可高达150多万根,相当于全部头发脱落12.3遍。

这又是失去,再生。

人体有100万亿个细胞。细胞代谢的确有一个周期,但不是所有细胞都按照同一个周期来更新。比如,皮肤上皮细胞的更新周期为28天,味蕾上的味觉细胞10天到2周更新一次,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是6天,肠粘膜细胞更新周期只需3天......

这还是死去,再生。

协同学家拉兹洛对此感到震惊了。他写道:

“人体由一百万亿个细胞组成,细胞数比银河系中的星星还多一千倍。在这一细胞群体中,每天有约六千亿个细胞死去和同样多的细胞再生——每秒约有一千万个细胞生死。皮肤细胞平均仅存活约2周;骨细胞每3个月就全部更新。每90秒钟就有数百万抗体被合成,每个抗体有约1200个氨基酸;每个小时有2亿个红血球再生。根据O.里奇(Oak Ridge)实验室所进行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在一年时间里组成有机体的98%的原子也被置换了。躯体中没有一种物质是不变的,尽管心和脑细胞持续的时间比其他器官的细胞更长一些。而且,在一定的时间里同时存在的躯体内的物质每秒钟都要产生数千次生物化学反应”(欧文.拉兹洛《微漪之塘》)。

这不仅仅是死去再生了。我们整个的物质机体,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都被换掉了。居然,在一年的时间里,98%的的原子也被换掉了。但是,我还是我?为什么?你感到惊讶了吗?

伟大的物理学家费曼对此感到大惑不解,同时他认为科学的壮美早已超越了任何艺术。他说:

比如,一篇科学论文说:“鼠的脑中放射标记的磷在两周中减了一半。”这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鼠脑中(你、我的脑子也没什么差别)的磷有一半已经不是两周前的原子了,它们已被替换了。那么我要问:“究竟什么是载有意识的分子呢?子虚乌有么?”这些全新的分子能承载一年前在我脑中的记忆,可当时发生记忆的分子却早已被置换了!这个发现就像是说我这个体仅仅是一个舞蹈的编排。分子们进入我的大脑,跳了一场舞就离开了;新的分子又进来,还是跳和昨天一模一样的舞蹈--它们能记住!(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科学的价值》,1955年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演讲)

如果我们机体的所有物质构成都在不断变更,但我依然是我,那么原因只能是,我们的本质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组成方式,是结构,是看不见的结构。那就是信息。我们的本质是信息体。

我们所有的思想、意识的发展,都反映着我们机体信息的有序度。愚蠢的人和明智的人的分别就在这里。

康德说:

“感觉是有组织的刺激,知觉是有组织的感觉,概念是有组织的知觉,科学是有组织的知识,智慧是有组织的生命:就它们的顺序、连续性、统一性程度来说,一个强似一个。”(《探索的思想》,威尔.杜兰特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p280)

生命、知识、科学、智慧的本质就是组织!破坏组织性,机体衰败消亡。而增加组织性,就是增加智慧。增加智慧意味着活的更好,活的更长。

如此看来,宇宙的本质,甚至都不是物质,而是信息。

诺伯特·维纳在他1948年的《控制论》一书中曾经指出:宇宙的基石不是能源,而是信息交换。物理学家爱德华·弗雷德金认为:现实不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的,而是由根据计算规则不断变化的比特数据构成的。罗伯特·赖特赞同弗雷德金的观点,并做了更为清晰的说明:

“世上有三大哲学问题: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意识、思想和记忆?宇宙是如何运转的?...信息的观点涵盖了以上三者...最基础层次是运行于物理空间的信息处理过程。在复杂性更高层次,例如生命、DNA(生化机制),都是由数字化信息处理控制的。在另外一个层次上,思考的过程也是最基本的信息处理。”(库兹韦尔《奇点临近:2045年,当计算机超越人类》p49)

我们的本质不是物质,我们是信息体。

4. 人的寿命没有已知的限度

所有的人都认为,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如果从上面的视角来看,这个自然规律实际上是模模糊糊的自欺欺人。既然是机器就是可以修复的,既然是软件,就是可以不断升级换代的。死掉的人,夭折的人,生病的人,只不过是不了解这架机器的机制,没有及时修复而已。

这个观点荒唐吧。这实在是太反直觉了。毕竟,绝大多数曾经活过的人类,已经死去了。所以有些人想要去寻找寿命有限的终极原因。这个终极原因,不可能在物理学或者化学里面找到,因为原子近乎是不灭的,而分子只不过是原子的排列组合。所以,他们只能去生物学里寻找。但结果,却一无所获。正如费曼所说:

“在所有生物科学领域中,没有任何线索是关于死亡的自然规律,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之一。如果你说我们想做永动机,在研究物理时,我们就发现了足够多的定律说明,要么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要么这些定律是错误的。但是在生物科学里,尚未找到任何表明死亡必然性的证据。这暗示我,死亡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在生物学家发现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我们故障之前,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怕的世界性疾病以及人生的短暂都将会被治愈。”(理查德·费曼,出自库兹韦尔著《奇点临近:2045年,当计算机超越人类》)

有人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想尽办法延长自己的寿命。

比如谷歌总监库兹韦尔,认为2045年人类将掌握长生技术。

他已经快70岁了,他的目标是活到2045年,以便到时可以永生不死。

5.你的意识遍布宇宙

上述每一点都不是最恐怖的。更恐怖的可能是,你我的意识可能在这个宇宙中无所不在。

想一想,谁能否认自己有恐惧悲伤,有种种的美好感觉与失落,有梦想有回忆,有种种的愿望与懊悔,能思考,能对思考进行思考,总之,没人否定自己有意识、有精神,甚至还有心灵。

但是,如果我们问:我的意识在哪里?我的精神在哪里?我的心灵在哪里?

我们发现一无所获。在大脑里面。遍布大脑吗?还是在大脑的某个区域。在身体里吗?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还是遍布周身?无论是哪个结论都是荒唐的。

但是,当你追问,并寻找证据的时候,你依然会一无所获。

曾有科学家把人比喻成电视信号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接收器还容易理解一些。如果是发射器,那意味着,人的意识被发射到了宇宙空间,以光的速度。但前提是,人的意识是电磁波。当然,我们大脑的确在发射电磁波,这就是脑电波。今天,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解码大脑的电磁波,可以用来遥控各种机械装置,甚至遥控无人机。

《神秘的量子生命:量子生物学时代的到来》作者麦克法登(Jonhn McFadden)曾经提出意识的电磁场理论。如果意识是电磁场的话,那么每个人的意识,都被散布到了宇宙空间。并且是极其遥远的范围。但是并没有出银河系。因为银河系的直径是10亿光年。一个人出生之后,得要上亿年,他的意识电磁波才可能超出银河系。

但如果按照最新的量子生物学的观点来看,那么结论就震惊了。如果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现象,正如海森堡的学生Henry Stapp,牛津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Roger Penrose,以及这样一批科学家的主张那样。那么一个人的意识是遍布宇宙的。

所谓纠缠,按照薛定谔的原始提法是:

若有两个已知的系统,它们的状态可以由各自的波函数来表示,在发生相互作用以后两个系统又被分离开来,这时它们便无法再像先前那样各自用一个表达式来描述,两个波函数成为纠缠的(entangled)。这是量子力学的全部特征之所在。[ E.Schrodinger. Discussion of Probability Relations Between Separated Systems.Proceedings of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35 (31) 555:563.]

通俗的说,如果两个系统发生过物理相互作用,那么再把他们分开,哪怕相距无限远处。这两个系统之间依然存在某种隐秘的关联。这种关联,不是已知的四种力场形成的关联(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而是量子系统的固有属性所包含的固有关联。这种关联,根本不需要任何介质的传递,所以系统之间的响应根本不需要时间。正因如此,爱因斯坦称这种量子关联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量子纠缠,一再被实验证实。如今,量子纠缠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它是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是解释光合作用、嗅觉、鸟类的导航生物机能的关键。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量子纠缠,我们将无法解释这些基本的生物现象。要知道绝大部分生物,都是要依赖光合作用转化的能量的。

如果,按照宇宙大爆炸模型,当前的宇宙诞生于140-160亿年前“奇点”的大爆炸。那么在宇宙最初诞生的那一刻,所有的粒子都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因此,按照量子力学原理,所有的粒子都与宇宙中其它的粒子处于纠缠态。这是一个恐怖的推理。

这意味着,你在对整个宇宙作出响应。整个宇宙也在为你作出响应。整个宇宙为你的每个思想和行为作出响应。而根本无需时间。

你也许会问?既然如此,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为什么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这种神奇关联。原因就在于,为纠缠无所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因此,它才很难被观测到。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在对整个宇宙作出响应,那么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反而探测不到的。因为纠缠的太复杂,已经无处不在了。

如果我们要观测到纠缠态,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对两个系统作出极其精细的区分,并测量它们的关联度。最初探测到量子纠缠就是这个路径。

在原子能级跃迁的时,产生一对光子。两个光子近乎是完全相同的,远远不像两片树叶那么大的差别。整个宇宙对其中任何一个光子的纠缠关联都是相同的。然后把这两个光子发射到遥远的距离。当测量一个光子的光子时候,人们发现另外一个光子的性质瞬时(远小于光速响应时间)发生了变化。

因此,纠缠是永恒而又无所不在的。如果人的意识的本质是量子效应,并且按照薛定谔所说,是量子纠缠的机制。那么,人的意识并不处于任何地方,而是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

如果这看起来太过惊奇,那表明我们的感觉是对的。因为,对于那些深刻的科学巨匠而言,他们已经体验到了宇宙和生命的庄严。

爱因斯坦说,

“在那不再是个人祈求和欲望主宰的地方,在那自由的人们以惊奇的目光探索和注视的地方,人们进入了艺术和科学的王国。如果通过逻辑语言来描绘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这就是科学;如果用有意识的思维难以理解而通过直接感受来表达我们的观察和体验,这就是艺术。二者共同之处就是摒弃专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也许有一天,人们能够把科学当做艺术来欣赏。但最根本的是,科学告诉我们。

人的生命是不朽的。

人与宇宙同样壮阔。

我是核聚,人生核聚变的核聚

知乎专栏:核聚欢迎来逛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