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犁烹诗《儒学诗人李松涛》 文化抚顺2

 问道轩 2017-01-13

  我清楚我在向大家介绍李松涛,所以我必须减少我个人与他的交往史。但是我想对那些年轻的诗人们说,请你们认真地阅读李松涛作品之后再评价。不要动不动就说某某的诗太政治。我对你们说,政治不是衡量诗人优劣的标杆,但一个不关心政治的诗人不会成为大诗人。不回避政治并阐释自己的思想和独立人格才能成为大诗人。而且在政治面前一定不虚假,真实就是力量。松涛诗歌的核心一直是真实的,即使他的早期的作品。虽然那是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时代,但是李松涛们并没有感到禁锢,因为他所看见和感受到的都是他认为真实的一切,青春在沸腾理想在喷薄。所以有人说(好像我在一篇评论里也说过)在一个虚假的年代单纯的李松涛在真诚的歌唱。而39岁的时候,李松涛写出了《无倦沧桑》,这部通过水浒来解析中国政治的长诗是李松涛写作的一个分水岭,从这里开始李松涛的内心和文字终于达到了统一,他开始成为一个对中国腐朽政治和文化的反思反抗反省的诗人。他的这些淋漓的文字犹如轻骑与飞刀,一路狂奔与啪啪啪,几千年的丑恶纷纷中镖。我当年读此诗时,也犹如夏夜豪饮,痛快如李白当年遥望庐山瀑布一泻千里。所以我一直认为《无倦沧桑》是松涛诗歌写作的制高点,虽然他最喜欢他后来的作品《黄之河》,但是就作品的生成而言,《无倦沧桑》来得更自然轻松,仿佛春风自然来,冰面自动开。劲小而力大,中了那句: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后来的两部虽然更有力,但就诗而言,似乎能看出使劲的痕迹。不过这三部长诗让李松涛成为一个与腐朽的中国政治决裂的诗人。我曾经在一篇评论中这样评价松涛和他长诗的价值和意义:李松涛属于这样一种诗人,他们一开始写作就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他所生存的土地和更辽远的时空,他们诗歌中的爱与怨、愤懑和温情都是属于他所生长的时代,而和个人无关。这种特殊的心理特质决定了他们这代诗人的道德水准,决定了他们的诗歌不是个人生命的分泌物,而是整个时代乃至于人类发展所发出的声音和交响!所以我们轻而易举地在李松涛的作品中发现一个献身者的冲动、豪迈和悲壮,还有英雄主义的历险、无畏和豁达。只是到了《黄之河》,李松涛已经彻底的摈弃了早期的单纯和热情,跨越了《无倦沧桑》以及《拒绝末日》时代的激情四溅和焦虑急切,而呈现出一个从容自省和深邃沉静的辽阔境界。这标志着李松涛成功的从一个清亮明晰的抒情歌手成为了博大深沉、不懈追问和探究生命和人类生存状况及意义的智者和醒者。而《黄之河》更明显的将李松涛那孤独的求索者形象托举出来,并将他渗透在诗歌作品中的的悲悯情结以及愧疚和救赎意识推向极致。这是李松涛诗歌的精神实质和方向,也是他诗歌的价值和全部意义。

  从这点来说,李松涛后期诗歌应该用《诗品》中“悲概”来定位。就是说他诗中的情感如“壮士拂剑,浩然弥哀”一样悲痛,但诗歌的客体和改变现实的愿望却具有“大风卷水,林木为摧”一样的气概。我偷换一下概念来形容,就是诗歌的气势如大风卷起狂浪,坚实的林木都被吹折。三部长诗都具有摧枯拉朽之力,摧毁一切不合理不人性的东西,让世界和谐。政治清明,人性自由。
  所以李松涛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坚持和奉行儒学思想的诗人。他写作的初衷和写作的最终归宿都是儒学的。修身齐家平天下,这是他写作和生活的核心。所以他生活中和蔼可亲宽于待人,作品中又一丝不苟锋芒毕现。也许生活中太和谐了,把余下的力量和刃剑移到了作品中。或者说他在作品中太剑拔弩张寸土必争,剩给生活中的他就是宽厚和仁慈。再更高一点理解就是他写作的锋刃锋芒锋利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变得平坦和和谐,所以他在生活中要以身力行去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所以他平时就做平视平易平等的“松涛”,而对朋友生活和思想的求助,又主动关怀热心帮助,犹如令人景仰的“大哥”。
  而这一切并非他刻意为之,而只是一种本能一种素质和一种品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