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晓芜书屋1982M 2017-01-13
    十一月十日,从伊斯兰堡出发,前住巴基斯坦的边境城市——拉合尔,这里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我们车队也将从这里通过印巴边境WAGHA(瓦嘎)口岸,进入此行目的地印度。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灵魂。拥有2000年历史,堪称莫卧儿强盛国力的完美体现。巴基斯坦人说:一个巴基斯坦人要是没有去过拉合尔就等于白活。
    公元7世纪.玄奘曾在著作中详细介绍了在这座城市访问时的见闻。成为历史上关于这座城市的最早记录。历史名城拉合尔素有花园城市之称.城南林阴道区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风格高级住宅区。拉合尔名胜古迹众多。用大理石建造的莫卧儿王朝故宫拉合尔城堡有2 1座建筑.装饰繁缛考究,画廊的石柱上是用千万颗彩石镶成的华丽图画,精雕细镂的门窗至今毫不朽腐.皇后的镜宫夜间烛光一照如繁星满天。夏利玛花园、巴德夏希清真寺等都是莫卧儿王朝灿烂文化的遗迹。
    在印度教传说中.拉合尔建城的历史可上溯到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从伊斯兰堡至拉合尔全程约四百公里,我们早上出发,在当地时间二点左右到达了拉合尔,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大使已经等候多时,并在当地具有巴基斯坦特色的餐厅宴请从祖国来的西行使者,大家享用了一顿美味的巴基斯坦风味大餐。
    午饭后,我们未在市区停留,急急赶往巴印边界瓦嘎口岸,欣赏世界奇观之一:印巴边境降旗仪式。一路欣赏了壮丽山川河流的自然景观和巍峨优美宫殿建筑的人文景观。没想到两个国家间因关系紧张而在边境上演的降旗仪式也能成为一道吸引世界目光的"奇观"。奇就奇在两个敌对半个多世纪的国家,50多年来每天都要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方式面对面地举行降旗仪式,并且力争在气势上超过对方。看似隆重、紧张的场面,因过于夸张而带上了些许诙谐的成分。另外,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也不失为一种景观。
    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可在1947年以前,世界上并无"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国家。印度历史上经历了印度教退到南部印度,北部主要是伊斯兰统治时期,伊斯兰曾在印度创造了辉煌的莫卧儿帝国的繁荣。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两国为克什米尔的领土归属问题从立国起积怨长达几十年。这种对立情绪深入到普通民众。据说以前是在两道边境门内,两国的国旗旁,两国人民对立,隔着边境线对骂,互不甘示弱,随着时间推移,两国军方每天都会在升降旗时,进行一定的表演仪式,由当地居民参与呐喊助威,以示国家强盛,不逊于对方。由于升旗时间太早,大部分游客选择看下午五点(在印度是六点)的降旗仪式。每天日落以前,这条边界的两边就会聚集起数以百计的两国国民。许多人远道而来,成群结队,拖家带口。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别开生面的降旗仪式,不仅好看,而且深含寓意。瓦嘎边境的降旗仪式从某种程度上成为巴印关系的晴雨表,难怪称得上世界一奇。为了显示双方军人的“风采”,两军在降旗过程中都要表现一些“绝活”,日久天长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降旗仪式。后来,两国分别在己方一侧修建了观礼台,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降旗,竟使降旗仪式成为了一个旅游项目和爱国主义教材。
    当地时间下午4点多,天已渐渐灰暗。刚近巴基斯坦关门,便听到整齐的呼喊口号声。在巴基斯坦一侧,高高的看台上,信奉穆斯林的男女分立两旁。各地赶来的观众在入口处就开始了性别的分流。人们这时就可以看到高大威猛的仪仗兵,背着双手站在边境口岸刚刚关闭的出入口旁,气氛严肃凝重。
    双方降旗的地点是在两国国界线相邻的两座大铁门前。各自大铁门的两扇大门上分别镶着两国的国徽,两扇门之间有一条约一米宽的中间区域。两侧的旗杆上,巴基斯坦的新月旗和印度的三色旗傲然对视飘扬。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仪式还未开始,但双方观众的叫喊声已经较上了劲。巴基斯坦国门城楼的观礼台上座无虚席,其中有不少穿着校服的学生。几个身穿白色长袍的年轻人一手擎着国旗,一手挥舞着拳头,激动地用乌尔都语高声喊着:“巴基斯坦,金达巴(万岁)!”而离巴基斯坦国门东边几十米远的印度一侧,也似是群情激奋,掌声和呐喊声汇成一片。有人举着印度国旗在挥舞,有人带头喊口号,印度观众整齐而有力地跟着喊:"印度斯坦,印度斯坦"以示对自己国家士兵的支持和鼓舞。不久,口号升级为全体人群的呐喊。这是仪式的前奏,参观的人群已不再是旁观者,而成了整个仪式的参与者。人们和本国仪仗兵的关系恰似啦啦队和球员关系。主角还没登场,前奏的声势却已很浩大。
    记者席、贵宾席在参观队伍的最前方,离降旗的隔离带最近。巴方两名拉拉队队长舞着国旗领喊口号,见到我们手中长枪短炮的相机,立即跑来秀出各种威猛姿势让我们拍照。其中一位老者据说已经连续25年不间断的在这里为巴基斯坦挥动国旗,一点不见老态,而且特别鼓舞人心。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正式的降旗仪式在双方嘹亮的军号声中拉开序幕。巴方关门楼上响起拖长音的口令声,接着两名高一米九左右的仪仗兵,穿着民族特色的亮丽军服,从离边界20米远的地方,迈着英国式的高抬腿步伐走了进来,动作快如"草上飞"。双方的礼仪服可能源自英军的传统,都是额缠布巾,头顶直挺挺展开一扇形布冠。巴方是黑衣服、红额巾、红腰带;印方为土黄色军服、花顶冠。高翘的顶冠让人联想到好斗的公鸡。双方人马在鼻子几乎碰到铁门时同时"刹车",进入决战关头。每一名仪仗兵都将腿狠狠地甩过头顶,然后使足全身力气把靴子砸在地上,力量之大让人瞠目结舌,似乎要把对方一脚踩扁。然后双手叉腰,猛地甩头,斜视对方,用形体语言表示己方的威武。有时甩头甩得过猛了,要不断用手去扶正头顶的鸡冠。双方的观众高声为本国的武士呐喊助威。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然后,双方后面的仪仗兵继续跟上,同样是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不断冲上来,高抬腿猛踏脚,昂首挺胸分站在边界线两旁,宛如中国戏剧中的武生亮相,经过数轮跺脚、怒视的比试。观众的情绪像烈火中泼上了汽油,欢呼声、口号声地动山摇。直到双方各五名仪仗兵都轮流站到边界铁门边为止。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接着是双方同时打开边界大铁门,双方的军士长都向对方一声高吭的长吼,以示敌前叫阵,但跟着也不乏阵前的礼貌,双方互相敬礼,但是握手手刚碰住即用力甩开。军号声中,巴印国旗徐徐交叉落下,各自叠好列队收回。余下几名仪仗兵双目圆睁,怒视对方,双手叉腰,各不相让,形势好像一触即发。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将国旗送回各自国门城堡后,双方仪仗兵返回继续精彩的步操动作。这次在国界上“刹车”时几乎鼻子贴鼻子。双方在阵势和勇气上都要将对方压下去,动作有力而威武,但并不越界。最后,双方再次礼仪性握手,大铁门轰隆隆关上了,精彩的印巴降旗仪式结束。
    仪式结束后,许多观众冲上去与参加“决斗”的勇士合影留念,但更多的群众则像潮水般拥向边界线,想看看“仇家”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身边两个小男孩仰望着高大威猛的仪仗兵,惊奇地凝视着这一切。在他们清澈明亮的眼眸中,我看见的只有不解和疑问。
         世界奇观印巴边界降旗仪式
    据说从仪式中双方士兵的仇视程度与观众的情绪起伏可以反映出两国关系的冷暖变化。2001年12月印度议会大厦遭恐怖袭击后,印巴关系一度剑拔弩张;2002年双方在边境地区陈兵百万,险些爆发两国独立以来的第四次战争。当时,瓦嘎边境的降旗仪式也充满了火药味,双方观礼台上旗帜飘扬,人情激愤,降旗的士兵更是怒目相视,据说有一次因为仪式过程中双方士兵不小心发生了碰撞,两军险些动起手来。
    2003年以来降旗仪式上的紧张气氛似乎有所缓解。我们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双方士兵互相吐唾沫等“不文明举止”,整个仪式过程中两国士兵的步伐和动作几乎一致,把各自的国旗从旗杆上降下来时也仿佛合着相同的节拍。看台上两国观众除了不时高呼“巴基斯坦万岁”、“印度万岁”等爱国口号外,并没有反对和侮辱对方的言行。
    瓦嘎边境两侧分别是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和印度的旁遮普邦,1947年的一道分界线把有着“南亚谷仓”之称的旁遮普平原一分而二。降旗仪式上的气氛是否真的是反映两国关系的晴雨表,我们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然而,巴印关系自2003年上半年起开始明显改善,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戏称降旗仪式是印巴两国唯一的合作项目。可不是吗,这么分秒不差、协调一致、严格对等的仪式由两国部队来完成,没有事先充分的沟通、协商、策划,没有精心的训练准备怎么能这样衔接紧凑、有条不紊,而且具有高度的观赏性呢?降旗仪式上两国观众在呼喊口号时几乎发音相同,然而50多年来,相同的发音却时常表达着相互的仇恨。几十年的积怨不可能一朝消散,但良好的气氛却有助于矛盾的化解与和平的实现。现在,巴印两国都在为两国的和解创造良好的氛围,不过与氛围相比,人们更关注的是两国领导人将进一步谈些什么,做些什么。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化解两国间宿怨的坚冰,这在全世界的政治观察家心里都没有一个乐观清晰的预测。但和平取代战争、沟通对话取代军事冲突,谈判取代武力解决问题正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印巴边界的降旗仪式能否转变为不附加那么多的国家对立色彩,以观赏为主的仪式呢?两国的政治家、两国的人民将做出最终回答。
    欣赏了这别开生面的升降旗仪式后,我们回到了拉合尔市中心,准备明天从刚才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的国门穿越,实现首个中国车队穿越印巴边境瓦嘎口岸这一历史上的创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