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奶少的辩证疗法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1-13

产妇生完宝宝,最惦记的莫过于孩子的口粮---母乳,可是有的时候奶少就变得很让大家着急,今天我们从中西医两方的角度,来谈谈产后缺乳的一些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产后缺乳的概念


产后或哺乳期乳汁分泌量少或乳汁全无,乳房发育正常,无明显器质性变。


西医分析原因


1、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不够,夜间哺乳次数不够,导致泌乳素分泌不足

(一般女性夜间分泌的泌乳素会比白天更多,所以夜间应该增加哺乳的次数)


2、乳腺导管不通畅


中医分析原因


一般来说,导致缺乳的原因有两种:气血虚弱型、肝郁气滞型。


气血虚弱型缺乳


1、素体气血虚弱,产时失血耗气,气血更亏。


2、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以致气血虚弱无以化乳,则产后乳汁少或无奶。


临床表现


1、产后乳汁少,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涨感不明显,乳汁自出。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


1、加强母乳喂养(停止给孩子喝配方奶,增加哺乳喂养次数,坚持夜间哺乳)


2、双侧乳房按摩(弹乳房 类似弹钢琴十五分钟左右,按摩,挤奶)


3、艾灸:   膻中、乳根、足三里、气海、脾俞、血海、胃腧穴。


4、刺血:少泽穴


方义:


膻中气会,益气养血生乳,乳根能益气养血生乳,又能行气活血,通常乳络,为生乳,通乳之经验穴。


气海、脾俞穴、血海穴、胃腧穴、补益气血,生化乳汁。


肝郁气滞型缺乳


1、素性抑郁,或产后七情所伤,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气血失调,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因而缺乳。


临床表现:


乳汁少、乳房胀硬疼痛,情志抑郁。胸胁胀闷。舌苔微黄,脉弦


治疗:

1、加强母乳喂养 同上


2、双侧乳房按摩(弹、按摩、挤奶)


3、艾灸: 膻中、乳根、足三里


4、刺血:   少泽穴


5、刮痧:督脉、膀胱经、肝区



温馨提示:艾灸需要在产妇恶露排尽后使用。


在此提示各位产妇,如果在哺乳期间,遇到了缺乳、奶结、乳房硬块、乳房白点、发热等现象,自己解决不来,一定不要耽误,要赶紧的找靠谱的催乳师去解决,拖延过久只会让结果更糟糕。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快乐,希望我们共同的微薄之力能帮到更多人。

催乳大师一直在你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