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梅在创作中 近日,笔者见到了山东青年画家孙艳梅的画作,不禁为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清新的画风所折服。 孙艳梅,青年书画家,山东临沂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共党员,学士学位,主攻中国画及书法,系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齐鲁书画后起之秀,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 她生长于书香门第,从七岁起勤奋习研书法和绘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坚持绘画和书法创作,其工笔画作品已独具风格。作品二十多次在全国性大展中入选并获奖,2010年又创佳绩:获第七届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大赛毛笔一等奖,硬笔和粉笔两个单项二等奖。2010年,孙艳梅在当选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的同时,又被中国书法研究院评选为艺术委员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出版《国画入门》。多幅作品被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收藏。 孙艳梅作品选 孙艳梅的书画艺术 画家孙艳梅生长于书香门第,从小得益于书香和墨香的浸润,所以,笔底自然多一些灵秀,少了一分俗气。 她的书作根脉接气于魏晋高士钟繇和羲献父子的小楷,从她线条严谨的小楷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中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那种古淡苍润。其爽朗静雅的才气让观者感觉到了其笔墨根基的精微奥妙和超然洒脱。 李可染先生说:“青年作者大多数没有在书法这方面下过苦功,在画面上题几个字就象是在一首优美的音乐中突然出现了几个不协调的嗓音,破坏了画面,画面本身也往往因为底气不足而大为逊色,减少了逼人感人的艺术力量。因此,要提高中国画水平,必须在笔墨上下功夫。”艳梅显然是深悟此理的,她的国画作品中清秀脱俗的题字书法,便有了几分与众不同的淡泊宁静与和润气象。 国画创作半在修炼,半在悟性。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笔墨须得过关。李苦禅先生认为“常写字,那么在画画时就可以不知不觉地用上,习书法在不知不觉中尽可洗去凡俗犷野之气息,提高人之品质,令其高尚耳。”国画的精神意蕴惟有靠书法的高妙来实现。好学颖慧的艳梅重视笔墨的修炼和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她的很多精彩作品,可以看出都是由写生中得来,以其独到的心灵原色,描绘了那一帧诗情的从容。艳梅的书画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书有画意、画有书韵的清幽世界。 唐人张彦远说“工画者多擅书。”在国画的世界里,书法最能表现笔墨的神奇魅力。因为艳梅有从小打下的书法童子功,所以她的绘画有骨气立于笔底。在她的作品中,能够感觉到有一股秀气萦绕着花草树木,因此便有了几分与众不同的文人气韵和诗情雅思。 如她的作品《最美树顶花》中所描绘的芙蓉花,疏密得当的枝干穿插有序,精炼得体的笔墨颇见功夫,那娇妍似火的芙蓉花收天趣于意外,通篇透露着清雅秀润的格调。背景或是松枝?或是芭蕉?是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以淡墨写出来的几笔自然脱俗的背景,让整幅画面蜕去了几分浅薄,增添了几分厚重,分明浸染着她对大自然寄予的无限爱意。 艳梅从元人赵松雪“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的妙论中得益很多,其精到的书法充分的与画作融合,潇洒的题字无形中增加了画面的亮彩。我们可以感觉到其笔下物象的的活力与飘逸,及其心灵的清澈与宁静。她以酣畅蕴藉的笔墨,营造了一个心融天地、不染俗尘的恬静世界,我们可以感觉到她那诗意的才情徜徉其中。 透过艳梅气韵酣畅的笔墨,分明也感受到了她那热爱艺术教育的赤子之心:探求更广阔的艺术世界、让传统的书画艺术更广泛地传播于后学,这也是我们每个画者的责任。 作为一个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教师,艳梅应该有更清晰的认知,如能在宋元人的奇山逸水里优游采撷、参禅悟道,站在前贤的肩膀上绽放自己的智慧,画艺定可期再上层楼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