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塌喇”,要了光绪命

 伤心的小剑客 2017-01-13

长期以来,关于光绪之死,无论在史学界还是在民间均众说纷纭。近些年,称“光绪体弱多病,实乃正常死亡”、“慈禧太后毒杀光绪纯系市井谣传”之说渐成主流。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追溯这段历史时,曾引经据典、排列事实,力主“光绪病故说”,认为慈禧与光绪虽政见不同,但毕竟有十几年的母子之情,慈禧再残忍,终究是有七情六欲的女人,她不会对境遇凄惨的光绪帝下此最后毒手的。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太后也概莫能外。




但此言话音刚落,科学家们便借助精密仪器、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光绪帝的头发、丧服所存微量元素进行了采样、比对等长达五年的严谨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个不可辩驳的严肃结论:光绪帝的两缕头发截段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As),其中砒霜(三氧化二砷)是剧毒的砷化合物。这说明,光绪皇帝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被毒死的!

据启功先生回忆,西太后(慈禧太后)弥留之际,做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决定,她命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直奔中南海瀛台,美其名曰是“赏赐”,实际是逼软禁中的光绪帝喝下盖碗里的“塌喇”(满语中的“酸奶”之意)。

名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帝秘记》一书中记载道,光绪帝喝了这碗“塌喇”后,“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不久,便暴病而死。由此可知,慈禧临终前逼光绪喝下的那碗“塌喇”中,溶解着足以致人死命的砒霜。

    光绪死因,当时就有人知道底细,连亲近慈禧、不断给老佛爷歌功颂德的德龄在《瀛台泣血记》中也写道:“我竭力袒护老佛爷,可是对于她之经常虐待光绪,以及她谋害光绪性命的事,我却无法替她找出丝毫藉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末代皇帝溥仪从战犯变成了平民,写了一本《我的前半生》,其中说:“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使人送来的。”

通过这调查,当年站在中国最高权力舞台上的两位重磅级人物: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终于曝光天下:你死我活,不共戴天!

在光绪皇帝心中,慈禧太后跟他不仅有“国仇”,更有“家恨”!光绪爱妃——珍妃命丧慈禧之手时,年仅24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获知珍妃被害消息时,光绪“悲愤之极,至于战栗”,“悬妃之旧帐于密室,不时徘徊帐前,饮泣而已。”他对慈禧的仇恨,已是刻骨铭心。





光绪对慈禧太后破坏百日维新、迫害革命党,最终招致庚子事变的执政败笔始终耿耿于怀。八国联军退走后,慈禧太后带光绪回京,回銮未数日,大臣即议筹款建正阳门楼。光绪曰:“何如留此残败之迹,为我上下儆惕之资。”而慈禧却以诸臣之议为是。

国破家败,慈禧太后还有闲心看戏听曲,光绪说:“这是何等时光,还唱得什么戏?!”被一小太监听到,怒曰:“你说什么?”光绪赶紧说:“我胡说,你千万莫声张!”

光绪帝也想韬光养晦,期待东山再起,但精于权术的慈禧太后是何等人物,他处处防备光绪报复,去世前,还对光绪帝做了最后一次试探,光绪帝这个人还是太重感情、太讲良心,结果,没过了这最后一关。

当时,逃亡在外的维新党人、支持光绪改革大清弊政的王照欲回国投案自首,慈禧太后假惺惺地征求光绪意见,问是否处决此人?光绪帝居然不知是计,为王照求情,将自己的底牌彻底露给了慈禧。



慈禧太后的为人,对政敌必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他不是不想杀光绪,而是迫于当时的国内外舆情,迫于当时的压力,想杀,杀不了。

按她最初的想法,就是变着法地折磨光绪,让他“自然死亡”算了,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长期软禁,食不果腹,衣不暖身,御前所列菜肴虽多,但大多腐臭,不能进口,有时令御膳房添换一菜肴,必先奏知西太后,太后常常以俭德责之,光绪竟不敢言。光绪住的房子四下漏风,连看押官员都看不下去了,予以整修,这个同情皇帝的官员,后被慈禧找茬处死了。

在慈禧的长期迫害下,光绪帝心情抑郁,百病丛生,年仅十五六岁已弱不禁风,二十七八岁患耳鸣脑响,渐次加重。

为应付舆论,慈禧还故意多次寻访名医为光绪诊病,但所有的药单、处方皆出自慈禧之手,医生不过是个摆设。江苏名医陈莲舫最后见到光绪帝的时候,见“皇帝面苍白不华,有倦容,头似发热,喉间有疮,形容瘦弱”。

光绪帝被慈禧打压得几乎奄奄一息,在沉重的政治迫害与残酷的人身虐待下,他依旧顽强地活着,他想活到迎接胜利的那一天!但心狠手辣的慈禧太后,怎么可能让他梦想成真?

庚子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清兵屡战屡败无力阻止洋兵,慈禧感觉走头无路,准备自杀时,她就决定了结光绪性命,此事《景善日记》有记载,内容如下: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

想让光绪帝死的不止慈禧一人,袁世凯想让光绪死,李莲英想让光绪死,这是两大政治派别间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

就算光绪皇帝再韬光养晦,再低调为人,这些人也不会放过他。慈禧太后重病时,不断腹泻奄奄一息,这时有人密奏“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于是,那碗放满砒霜的“塌喇”,就秉承慈禧密旨,送到了瀛台,送到了光绪嘴边,送走了这位悲剧皇帝的性命。




光绪驾崩后,慈禧随即撒手人寰。三年后,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终获胜利,建立了共和国,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二千多年的中国专制帝制宣告崩塌。

    如果光绪不死,如果他能重新上台主政,近代中国或许真的能出现有如日本明治维新的图强变法,因为他有远见,有民望,他虽是帝王却有一颗“救国之心”,他真想为多难的大清刷新政治,挽垂危帝国之狂澜于既倒,重现昔日的不世荣光。

怎奈,大清这最后的希望,爱新觉罗家族的百年基业,被权迷心窍的慈禧太后临终前的一碗“塌喇”,彻底葬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