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剑丹、马亦钊、张如元、汪廷汉……温州顶级书法家春联展览,留言就送印制版

 yang102 2017-01-13

  

农历年底将至,人们纷纷开始置办年货,节日氛围愈渐浓郁。而过年的物品中,如果有一副手写春联,显然更有年味——红纸黑字、翰墨飘香,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春节文化。1月12日下午,市区墨池公园里翰墨飘香,第五届千副春联赠市民活动暨迎春楹联书法展在温州书画院举行。温州书画名家和来自各界的中国书协会员现场书写春联赠市民,迎新春活动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温情。


     1月12日,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雨且潮湿阴冷,但活动依然开展得如火如荼。春联书写台分布在书画院展览厅一楼、长廊里,桌前围着不少翘首期盼的市民。记者在现场看到,书法家们一边行云流水运笔挥墨,一边询问市民需求。一副副春联铺满了桌上、地上,字体风格各异,有的端庄大气,有的秀丽俊美;对联连在一起,好似一片喜庆的“红地毯”。有市民对记者说:“过年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红红的春联承载着人们对新春的祝福、对未来的寄托、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有一位来自湖南、在温工作十年的新温州人说:“今天,这里翰墨飘香的春联能让过年的喜庆氛围愈加浓烈,让更多人尤其是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据了解,本届送春联活动由书画院提供对联的“菜单”供市民选择,“雄鸡喜报春光好,健笔勤书正气多”、“春信千家传紫燕、福音万户报金鸡”、“万象喜回春守信,一元欣复始司晨”、“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铺开喜庆的红纸,蘸上墨汁,写下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书法家们的笔尖纸上都含着浓浓的吉祥意,各类寓意的春联寄予市民不同的新春期盼。

    而当天在温州市书画院的展厅二楼展出的是迎春楹联展,共展出林剑丹、何元龙、胡天羽、马亦钊、张如元、汪廷汉等书画家的楹联作品80副。林剑丹的“万象争分笔端势,春风已报墨池花”,马亦钊的“金鸡报晓春回大地,玉宇生光日丽中天”、张如元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些作品将楹联的文化内涵和书法的艺术价值融为一体,展现出汉字的音律之美、造型之美、意境之美,烘托出新春佳节的喜庆吉祥气氛。


    据介绍,楹联展免费向市民开放,将持续至2月17日。本次活动是“向人民汇报”文化惠民十二大系列书法活动之十一,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温州市文明办主办,温州书画院(美术馆)、温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分行、温州晚报、温州市诗词学会等单位协办。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每届送出的千副春联都深受市民的喜爱。温州书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意在让大家把传统精华带回家,把吉祥喜气带回家,将浓浓的文化温情带回家。


粉丝福利

在这条春联展微信底部留言给亲朋好友送祝福,即日起可以到市区新城大道温州晚报大厦一楼领取林剑丹、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朱海等人的印制版春联,还有农业银行温州分行与晚报特别印赠的“福”字,数量500副(每人限领三副),赠完为止。

参展楹联作品欣赏



▲林剑丹


▲何元龙


▲陈步宣


▲温奕辉


▲马云博


▲胡天羽


▲陈树冈


▲吴佐仁


▲张仲武


▲马亦钊


▲张如元


▲李文照


▲汪廷汉


▲吴永龙


▲陈出新


▲倪朔野

▲张声和


▲黄国光


▲吴聘真


▲陈默


▲缪若霞


▲吴彰


▲林晓林


▲陈胜武


▲郑方伟


▲朱海


▲潘教勤


▲邱朝剑


▲叶向荣


▲黄建生


▲徐强


▲楼晓勉


▲吴东来


▲周黎明


▲倪孔咏


▲谢子康


▲叶益敏


▲陈斯


▲陈养绿


▲陈丕欢


▲王大禾


▲王昕


▲王晖


▲陈伟(陈明之)



▲林翼如


▲林海琼


▲史从忠


▲潘秀益


▲胡三元


▲施展


▲林朝恩


▲徐轰轰


▲李祥


▲陈海友


▲邱正华


▲杨小贺


▲王天津


▲叶小文


▲陈钦益


▲李伯庆


▲温作市


▲胡玉胜


记者:赵琼

摄影记者:李立

编辑:赵琼

责任编辑:朱承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