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播(4):王宏杰带你发现乌鲁木齐

 歌柏安妮 2017-01-14

策划: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纪培东

播出: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




发现乌鲁木齐
作者:王宏杰


西出阳关有边城

       乌鲁木齐,很多人习惯称它为边城。边城是乌鲁木齐的称谓,往往多见于诗文之中。而在我国,随着疆域从古至今的拓展,边城的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的边城,已经是特指乌鲁木齐。

       唐代诗人张籍的《凉州词》,开篇是直言边城的: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代三大诗系“山水诗”、“宫庭诗”和“边塞诗”中,一提到边塞,往往就会联想到征战,联想到劳夫思妇。这一首诗应是古诗长河中不多见的直接写到丝绸与古道的杰作。诗中的边城指得是凉州。

       在唐时,安西是塔里木的行政中心,设安西都护府,也就是今天的库车。说到安西,这令我想起家喻户晓的名篇《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古时的新疆是西域的一部分。进入西域,应该从阳关开始。从古至今。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冲着那首《渭城曲》,一路向阳关寻来。就是今天,要想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乌鲁木齐,阳关虽然只剩下一堆土,但阳关是必定要回味,就为挥手送别千年,感伤离情别意的那首诗: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连小学生都能背诵的《渭城曲》,似乎让人感觉元二辞别渭城的王维,带着诗人留给他的寂寞,分别的惆怅和对重逢的期待,便一出阳关杳无消息。其实,诗的背后一段人鲜为人知的故事,却隐藏着一段佳话。

       话说元二辞别诗人向安西进发,因路上生了场病,休养了两个月。当他到阳关时,已经有人传唱《渭城曲》了。在一位颇有姿色、相貌不俗的歌女面前,元二驻足细听,毕竟元二不同于别的听众。当他得知那女子西域寻父,因其父客死阳关不得不卖唱为生时,元二顿然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两人相见恨晚,彼此诉说情怀,元二携其西出阳关而去,一时传为佳话。

       从此,阳关卖唱的生意便因此而红火起来,那些西去的客商来此便定要听一曲《渭城曲》的。一歌女因羡慕元二,轻易相许一商人。那商人不但没有携其而去,还卷走了她的积蓄。歌女痛不欲生,连唱三天三夜,最后,吐血而亡。据说后人便以此创作古曲《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究竟是不是因此而来,已无从考证。“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至今仍是那些来疆人吟咏的抒发情感所用。如今,阳关只剩下《渭城曲》和《阳关三叠》了,连其旧址也只能说在古董滩附近了,只剩下了一座高近5米的烽火台。  

       现在的阳关是在称作“古董滩”的地方。据说,阳关早已被埋没在漫漫黄沙之中了。当地人说,每当大风过后,这里还可能捡到铜钱、箭头之类文物,所以人们把阳关叫做“古董滩”。

       到了清代,设置的驿站多了,从阳关到边城乌鲁木齐共有三十四个驿站,因此,有“穷八站,富八站,不穷不富十八站”之说。林则徐《荷戈纪程》载:哈密至乌鲁木齐之间有穷八站,富八站,戈壁头以东八站为穷,木垒河以西八站为富。的确,我曾多次驱车去哈密,亲见了古人记述的穷八站周围的地理环境,当地人说那里生活环境恶劣,土地资源贫瘠,国家是不向他们收税的。到了夏秋季节,当你路经天山北坡的阜康去奇台时,一路望去,你若不侧目右边的天山,你仿佛置身华北平原或者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富八站。阳关为古代西北边陲重镇,发展到今天的乌鲁木齐,从穷富八站的传承中,成为今天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是没有渊源的。



  《发现乌鲁木齐》一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有需要者请加作者微信联系。



(带领新民晚报、深圳晚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工作者游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



河北沧州人。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诗人,儒学和大乘佛法的践行者,西域文化研究学者,资深媒体人。于天山脚下,三十年来系统学习传统文化,对儒学、佛学、道学、易学、文学、诗词皆有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