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是画马高手,可你见过他画的“鸡”吗?

 清茶清清 2017-01-14
今天伟忠哥和大家聊聊一个颜值高、留过洋、教书育人的爱国青年,这个有为青年是因为画马被大家所熟识,对了这个男子就是徐悲鸿。
徐悲鸿从小出身贫寒,原名叫徐寿康,年长后才改名为“悲鸿”。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诗书写作画画都会,并且常常卖卖画补贴家用,耳濡目染的徐悲鸿也从6岁开始学习画画。在以前6岁学画怎么也算是童子功吧,但放到现在,许多小孩子都是4岁握笔就开始搞艺术了,这如果被从小做木匠的齐白石知道简直要哭晕在厕所…徐悲鸿到了10岁的时候,已经能帮父亲填色,为邻里写写对联什么的了,伟忠哥觉得,穷人家的孩子早经商。
徐悲鸿17岁时,父亲对徐悲鸿说,孩纸啊,诗和远方在城市,于是徐悲鸿一个人到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卖画谋生,并想借机学习西方绘画,但几个月后却因父亲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20岁时徐悲鸿再度来到上海,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徐悲鸿在友人的帮助下,考入了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
徐悲鸿的众多友人中,其中一人叫康有为,康有为维新的思想在小徐心理简直是思想潮流界的时尚ICON啊,小徐的思想也在其影响下也发生了变化,总结一句话就是,只重笔墨不求新意,我徐悲鸿做不到啊~
24岁时,表现出色的徐悲鸿拿着政府补贴被送到法国学习绘画。在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卢浮宫等艺术殿堂,徐悲鸿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 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一言不合就考入巴黎美术学校。
学有所成的徐悲鸿在32岁这一年回到中国,开始在国内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日后,徐悲鸿转而聘齐白石为教授。当时的北平画坛,以摹仿古为潮流,而木匠出生的齐白石大胆创新,却被一片冷嘲热讽,齐白石简直就是中国版莫奈嘛!
徐悲鸿拜访齐白石起初是被婉言拒绝的:“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然而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伟忠哥觉得徐悲鸿不仅颜值担当,口才也是满分!
伟忠哥一直以为,画作不仅供观者欣赏,更重要的,是给予作者以抒发和表达情感。爱国的徐悲鸿常常用画作来体现自己的对于国家沉沦时的担忧。
《鸡》
徐悲鸿笔下的鸡多昂首,头顶的鸡冠火红,尾黑墨浓,笔墨奔放,我们看这幅画的右下角款识「廿八年殘臘悲鴻寫」,时正值日本侵华期间,雄鸡神态不卑不亢,徐悲鸿是希望通过“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典故来向有志之士发出救亡图存的呐喊。
《负伤之狮》
在画这幅画时,时值日寇侵已经占领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徐悲鸿画了一只负伤雄狮,并在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爱国忧时。中国一直以为被称为东方的“睡狮”,然而疆土被侵占大半,祖国犹如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眼神犀利,目光坚定。
《珍妮小姐画像》
1939年创作的《珍妮小姐画像》,是徐悲鸿为支持国内抗战而作。这幅肖像是珍妮小姐的男朋友、当时比利时驻新加坡之副领事勃兰嘉委托徐悲鸿而作。画完之后深得珍妮小结本人喜欢,徐悲鸿也颇为满意,最后得到画酬四万新币,一并捐助救国。
《马》
徐悲鸿的马,每一匹真迹都要七位数,为什么马那么深得人心,这是因为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希望通过画马来提振士气,犹如鲁迅希望通过码字救中国。从技法上来看,西方留过学的徐悲鸿爱逛动物园爱写生,所以对于动物的体积和透视感十分看中,他画的马不仅保留了中国绘画对气势笔墨的注重,又把握结构和比例,将中西画技法结合,所以是创新而独特的。
作者伟忠哥系文物艺术品超级发烧友,从事文物艺术品工作近10年,叱咤世界各地文物市场,有上海市文物博物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