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只要在室外待着, 早就穿上了轻巧保暖的羽绒服。 可你知道吗? 孩子穿着羽绒服坐儿童座椅, 有可能就是致命的! 一点不忽悠, 最近, 湖南卫视一档节目中实验证实了此事。 实验内容: 用3个穿着羽绒服的假人,模拟3个穿着羽绒服的孩子,让它们坐在3台等比例的玩具汽车上,测试孩子穿着羽绒服坐在车上的危险程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初步实验: 模拟碰撞实验。三台儿童车上,用5点式的安全座椅,固定住了三个身高与1岁宝宝相似的假人宝宝,实验中给它们穿上了羽绒服。 玩具遥控汽车以最快的速度,冲像前方50米开外的墙壁。 结果,汽车启动,飞快撞击,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撞向墙壁时,三名假人宝宝都不同程度地差点被甩出座位。 如果换成现实生活中的机动车, 又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实验升级 在长沙理工大学的碰撞实验室,一条长50米的轨道,轨道上的碰撞车辆将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向坚固墙壁,用来模拟车辆在高速行驶下,发生碰撞的情况。 实验发现,撞击时,假人宝宝像金蝉脱壳一样,从羽绒服里飞了出去。 对比实验,如果不穿羽绒服,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假人宝宝并没有飞出去,只是在座椅上微微回弹。 实验证实: 如果孩子穿羽绒服坐在椅子上,当汽车发生意外,强烈的碰撞冲击,根本不能有效的固定住孩子,衣服是固定住了,但孩子就像碗里的剥壳鸡蛋,一旦遇到碰撞事故,就可能会滑脱出来,造成颈椎、头部的挫伤,严重甚至会造成死亡。 其实不仅是宝宝,成人穿羽绒服乘车也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德国最大交通协会ADAC就曾做过相关实验。 结果显示,当人们身穿厚冬衣再系安全带时,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撞击时横向的安全带均会勒入腹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肝、脾等内脏受伤,甚至引发内出血! 正确做法 各位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冬季外出,在宝宝乘车前一定要检查衣服的面料是否光滑、填充物是否蓬松。 如果穿了蓬松光滑的外衣,那一定要先脱掉,再把宝宝放到座椅中。如果怕宝宝着凉,那么可以在安全带外面再给宝宝披上一层毯子或外套哦! 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识误区 你真的抱得住吗? 请看下面一张动图: 当汽车仅仅以50公里的时速发生碰撞时,孩子的体重会瞬间增加到自身重量的30-50倍。如果是一个10公斤的孩子,那么发生碰撞时就相当于300-500公斤的惯性力,试问谁能抱得住? 再看下面一张动图: 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打开,直接冲击孩子的头部(孩子身高不够),给孩子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现在的汽车安全带都是为成年人设计的,孩子身高不够,如果给孩子系上,在发生碰撞时安全带会直接勒住孩子的脖子,同样会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只有当孩子身高足以让安全带斜穿过肩膀和胸部而非脖子时才能使用。 美国儿科协会明确指出,最致命的车祸往往发生离家8公里、时速40公里以内。因此,只要是坐车,都应该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儿童安全座椅都有哪些种类 根据适用的不同年龄,儿童安全座椅分为四种: 后向安全座椅; 前向安全座椅; 安全增高坐垫; 汽车安全带(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属于安全座椅了) 四种安全座椅依次如下图:
后向安全座椅适合小宝宝,因为后向安全座椅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碰撞时给孩子头部、颈部、肩部、脊椎等带来的巨大冲击。 原则上来讲,只要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没有超过后向安全座椅厂家标注的体重和身高限制,都应当尽可能地让孩子待在后向安全座椅当中,这是最安全的安全座椅。 安全增高坐垫是在适宜的年龄在汽车后座上加上一个安全坐垫,这样就可以正常使用成人的安全带了。 下面这张图清楚地标明了什么年龄适合什么样的安全座椅: 后向安全座椅:0-3岁 前向安全座椅:1-7岁 安全增高垫:4-12岁 安全带:8-13岁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