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进入寒冬,早晨的天气像是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一样。 不同的是,弥漫着清冷。 看到一个东北姑娘索尼萨·杨的留言。 她说:看了你的文字,给我很深的触动,请你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加油,活在当下,又不迷失当下。 本来想要回复,但是因为留言时间过时,我无法点击发送。 我想在这里告诉她,你们的每一份支持和鼓励我都用心收着。 也祝愿你将生命中种种所遇,都化成内心的平静和更多温暖的力量。 虽然这个公众号里的很多人我们都素不相识,但是感谢你们。 因为文字,让我们有看到这个世界更辽阔的可能。 记得自己在学生时代,很喜欢一个作者叫沈熹微,她和我同龄。 见字如面,每次读她的文字,对于年少又幼稚的我来说,内心都有很多触动。 前不久,无意间看到她的微博,她已于不久前去世。 疾病纠缠她很多年,她在文字中说:暂居热带,对于昼夜长短的变化也难说有任何感应,只是我依然每天早起,在天光还没有露出一丝丝明亮的时候,也是一天中最为静谧的时光。我对清晨的珍惜,犹如对童话书里天使花园生命泉眼的珍惜,它对我来说,是从这幽暗微细处姑姑流淌出的甘泉。 她说,其实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我在能走的时候去过远方,不能走的时候,安于当下。 到最后,她的身体虚弱的连拿起手机的力气都没有。 我在照片里看到她美丽的样子。 坐着轮椅,但是依旧连衣裙和清淡的妆容。在清冷中流露对生活的审美和对人事的依恋。 只是有时候,曲未终,人已散。 不是因为写文字有多么抒情构思的多么好。 而是因为文字有一种力量。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和每一天的清晨和夜晚对话。 蓝天、大地、城市、村庄、泥土、植物,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听见内心的声音。 写文十年,远不及这一年文字带给我的触动和感慨要多。 虽然某些时候也会对生活有些小厌倦,不修边幅,懒惰。 恨不得每天都一吃一大碗,一睡一整天。 恨不得像北极熊一样冬眠。 但是最后还是告诉自己,时光已然很美了,就不要再懒了好吗。 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其实最后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2万多天的人生,或许让我们更加懂得活在当下的意义。 我在傍晚回家的路上,看到周围小贩的叫卖声。 我想起了小时候和爸爸一起买年货的场景。 小时候的记忆总是会陪着我们一辈子。 小院子,平房、14英寸黑白电视、纸风车,掉了一只眼睛的洋娃娃。 那样的生活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是也最珍贵。 一旦过去,不能重来。 写到这里,好心酸啊,我好想拉住时间,让它走得慢一点。 好让爸爸妈妈不要变老。 我看到电影《请回答1988》里宝拉出嫁的那个镜头。宝拉和新郎给爸爸妈妈鞠躬的时候,低头看到爸爸的大皮鞋,脚后跟那还塞着纸。 宝拉泪如雨下。 我们有多少这样的父辈,宁愿自己承担生活中的所有风霜辛苦,也要把快乐留给我们。 是该收拾起自己的懒惰重新启程,感谢你们所有人。 感谢每一个给我留言的读者。 感谢我的美女编辑不定时的给我鼓励和督促。 最后用沈熹微的一段话结尾。 日光之下万物都在发生变化,只是某一天 那变化会突然以颓败的状态呈现在眼前,让你不能回避。 我知道那一刻的必然存在,于是在三月赏花、四月听雨, 尽可能不辜负任何生命的盛开。
|
|
来自: 昵称3963237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