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收藏的人都说受益终生(深度好文)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17-01-15


英格兰

快乐来源于平等

新加坡

快乐来源于法治

印度加尔各答的贫民区

快乐来源于彼此的心灵相依

不难看出,一个人能否快乐,大致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即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是内在的,即我们个人的生活态度。

今天,我们不快乐,到底为什么呢?

1.缺乏信仰

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对自己这一生的期许,简单说就是,这一辈子你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孔子吃糙饭,喝白开水,睡觉的时候,连枕头都没有,就曲着手臂当枕头,但孔子说“乐在其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别人看了都觉得这种生活没法过,但颜回却能做到“不改其乐”。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追求的是什么。

2.来自于比较

西方谚语说:一个人幸不幸福、快不快乐,不取决于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来自于邻居看自己的眼神。

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

3.身处快乐而不自知

一盏一直亮着的灯,你不会去注意,但是如果它是忽明忽暗的、时明时灭的,你就会注意到。

同样,有时我们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而我们自己却茫然不觉,只有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了,才会惊觉。

4.对美好事物不感动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我们可能没有创造美的能力,但对于大自然创造的美,对于他人创造的美,我们是否去欣赏了呢?

对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生活美、创造美,我们常常视而不见,浑然不觉。

5.不懂得施舍

宋代张商英说“乐莫乐于好善”,一个懂得付出而不是单单索要的人才会快乐。

施舍不是富人的专利。向灾区捐赠几个亿是施舍,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也是施舍。

6.不知足

一个人要得到多少才会满足呢?

欲壑难填!当你为没有鞋而不快乐时,你有留意那些没有脚的人吗?知足常乐!

7.焦虑无处不在

比如安全焦虑、财富焦虑、健康焦虑,以及子孙的教育就业焦虑,特别是归属焦虑。

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会快乐。

8.标准太高

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

“我可以,你为什么不可以?”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能做到,为什么我做不到?”

9.活得太闲、活得太忙

活得太闲,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会不快乐;活得太忙,人虽然创造了价值,但缺乏享受的闲暇,也会不快乐。

10.过分追求无益的快乐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骄傲为乐,以游手好闲为乐,以大小宴为乐,都是有害的快乐。

这种快乐追求的越多,一是不能长久,二是给自身会造成更大的不快乐。所以哲学家说:人不应追求世间享乐,应追求高尚的快乐。

11.过分向外追求快乐,而不是反求内心

布雷默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的心灵里才能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观念和态度。

恰如弥尔顿所说:“意识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腾成地狱。”

现代人在纷繁的世界中应该乐天知命,永远作自己心情的主人。

本文摘选自《乐龄宝典·美文卷》

(我们致力于保护原创,本文已按著作权向作者付稿费,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