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早已过了谈理想的年纪,却从未放下对国家的责任

 孺子牛512 2017-01-15

  1月12日凌晨,李佩先生去世了,享年99岁。

  我曾经和一位朋友有过约定,要写李佩先生的故事。

  现在她去世了。

  我坐在桌前,整整两个小时,什么也写不出来。

  脑子里只有三个字:

  她真美,无论是豆蔻年华,还是满头银发。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李佩的照片,她斜披着大衣,望向左边的夫君——郭永怀,眼里洋溢着的是爱与崇拜。彼时,他们在美国生活,幸福而满足。

  看这张照片,你哪里能想到,她曾经是一个携款潜逃的“不孝女”呢!

  我看过好几个李佩先生的采访,在采访中,她一直称自己的父亲为“旧社会的人”。

  别看我父亲是留学归来的,但非常封建,完全一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他们当然不愿意我上大学,但是我离家之后他们就管不着了。

  ——刘志峰 张苏《美丽人生——李佩先生访谈》

  但一查才发现,李佩的父亲李保龄其实是清朝最后一批官费留学生,在赴英留学的船上,他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立刻剪掉自己的辫子——李佩大概不知道,父亲原来还有这样的革命举动。

  李保龄和李四光是同学,他一生力求实业救国,不想踏足政治。大约因为这个原因,他并不同意女儿离开北京,去西南联大读书。

  1938年年初,因为北京沦陷而跟着全家搬到天津租界的李佩出演了一个著名的角色——《娜拉》。

  很快,她就真的像娜拉一样,和两个同学买了船票,离家出走。出走那天,她穿着一身网球装。父亲见了,问她去哪里。她说:“我去打网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