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字如面,这个豆瓣评分9.4的网综节目,让这个时代已经不提笔写信的我们感动哭

 劍鳴軒 2017-01-15

见字如面。






这几天我的朋友圈被一档综艺节目刷屏,这档综艺节目有着全明星阵容,却并不是消费明星,而是一档严肃的读信节目,读的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的书信往来。节目里的每一封信就是一把历史的钥匙,见到一封信,就如同见到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这些演员们的演绎,他们深厚的台词功力,和令人动容的语言感染力,让我在屏幕前仿佛在看电影一样。

你一定也写过信吧?给恋人,给朋友,或者给父母。每一封信,就是一种关系,一种情感。可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不用写信这种方式来维系关系和交流感情了呢?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通讯变得异常快捷和发达,然而却再也没了写信的那份雅致与郑重。正因为如此,才让《见字如面》整档节目,更显出稀缺与珍贵来。

——易小婉



最近有一档书信朗读节目备受身边亲友关注,《见字如面》,这个节目是以朗读信件为主要形式的节目。节目中推荐的每一封信件都像是一把开启历史的钥匙,而演艺嘉宾们生动朗读的每一封信,都让我感觉好像在看一出话剧,抑或一部电影,且极有代入感地让我再次触碰以及领会了我们中国人的人文情怀。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句话是选自我非常喜欢的木心先生《云雀叫了一整天》中的诗句。

 

以前的信啊,跋山涉水才抵达手中,现在的人啊,一则简讯都含糊敷衍,何况是写一封信。


以前的人啊,衣服坏了会及时修补,现在的人啊,衣服坏了只会换新的,何况是爱一个人。

 




在《见字如面》中,何冰读蔡春猪写给自闭症儿子喜禾的那封信时,我哭得最惨。


只因2015年看了那一期蔡朝晖(蔡春猪原名)在《一席》中的演讲,当何冰读到父亲带儿子去医院诊断时,专家让填表,“每打一个勾,都是在你父母心上扎一刀。儿子,你也太优秀了,怎么得这么多勾?”何冰动情之时哽咽啜泣了几秒。蔡春猪也曾在演讲中说过,“其实最大的变化不是他,而是我。他两岁刚刚诊断为自闭症的时候,我们一心一意地想改变他,背后的一个原因就是特别不接受现在的这个他,觉得他不是我们要的。这么多年我知道,没有什么把他包裹着,他就是他,如果你接受这个孩子,那你就连他的自闭症一起接受。”为人父母后,将心比心,方才懂得“爱到深处无声”,感触特别深。


何冰读蔡春猪写给其自闭症儿子的信


归亚蕾读蔡琴写给媒体致杨德昌的那封信也是,作为蔡琴多年好友的归亚蕾老师,读信的时候拿捏住了蔡琴的心境,那句“杨德昌,你怎么就可以这样走了呢?”缓缓读出来,却让人肝肠寸断。

 

这世间太多的爱,因放不下,而止于恨,却唯独不懂感激。蔡琴与杨德昌导演长达十年的婚姻,她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却换来对方的出轨。她放手了。在他去世后,她写下这一句轻轻的独白式的责备,却胜过了世间太多情话。


归亚蕾读蔡琴写给杨德昌的信

 

节目中我最喜欢的信件,即是王耀庆和张国立演绎黄永玉和曹禺的那两封往来书信。

 

王耀庆读道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在你的生涯中,工作应该是充满实实在在的光耀,别去理那些琐碎人情,小敲小打。在你,应该全或无,应该良工不示人以朴。像萧伯纳,像伏尔泰那样,到老还那么精确,那么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王耀庆读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


黄永玉在信中直言,曹禺多么需要阿瑟米勒那点草莽精神。“你是我极为尊重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一位是杰出的水墨画家,另一位是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曹禺在回信中写到黄永玉的来信“射中了我的要害。”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让我看到了友谊的真诚,且深深体会到:会对你说真话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张国立和王耀庆读黄永玉和曹禺的书信往来


不可置疑,当我发现这个节目时,心情之所以那么高兴,是因为我看到终于有一档节目是关于跃然于纸上的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本身也喜欢写信。

 

我喜欢纸与笔之间的触感,我的包里常年随时携带心爱的钢笔和笔记本,旅行时我也会给至交的朋友寄出手写、手绘的明信片。这个写字的感觉,多年未变。兴许,到老也不会变。

 

忆起第一次读信至落泪,是我读小学时收到一封哥哥当年在外地读书时寄回的家书,那个什么都懵懂的年纪,却因哥哥写道,“妹妹还好吗?想她了。她还是不吃辣椒吗?好想有一天她吃辣椒了,可以跟我在饭桌上抢辣椒菜吃啊。”哽咽流泪,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带给自己切肤的思念之情。

 

年少时,与分隔两地的闺中好友写来往信,会在学校大门口的传达室徘徊静候,等待信件的感觉是未知的,却也会在收到信件看到邮戳日期时内心充盈快乐着。

 


张国立读信


成年礼的时候,母亲写了一封信递给我。我对信中的话仍牢记于心。信末尾她写,“从小到大最欣慰的是你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并希望你永远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在那儿之后的日子无论我经历过什么哪怕是被朋友背叛、出卖我都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无论我做出怎样的决定尽管潜意识里她会有担心亦会义无反顾地支持着我哪怕在她面前哭成泪人她也还是会对我说,“没事儿哭一场这坎儿就过去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是来自母亲最贴心的教诲也是人生的谨记。


后来,恋爱,一个男人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书信集作品《爱你就像爱生命》赠予我,我们也喜欢余杰的《香草山》,延生写给宁萱的信中,有一段话是我们的定情话,“好像若干年前,冥冥之中就有一种神秘而伟大的力量安排好这一切,让你在某个地方静静的等待着我。而我必须经历过那么多的错误之后,才能够到达这里,看到人间最美好的景色。然后,尘埃落定,我们从此不再东张西望,不再‘这山望着那山高’。”如今,他已是我的丈夫。

 

我也给女儿写信,从她在我肚子里开始,我就开始写怀孕笔记,她出生后每年都在写。先生有次对我说,“女儿要是长大了去外地了,咱们得给她写信,甭管她今后人在哪儿,手写的就是好。我们深知很多古朴的东西会隽永,比如写信。

  


作者Cissy写给女儿的信


见字如面。简单的四个字,概括了书信年代最诚恳的问候方式。

 

开启一封信,就如故乡之门“嘎吱”一声被打开;就如木心的诗句中描述的那样,诚诚恳恳的少年、冒着热气的豆浆小店、递送书信的车马、精美的锁,哪怕是岁月变迁都无法轻易抹去岁月的质感。

 

而《见字如面》这个节目的出现就如岁月解剖真心一般,显得如此稀缺、如此珍贵。


- End -






Cissy

用文字和影像记录生活

用小画和音乐点缀生活


主编/易小婉

音乐/刘胡轶-《从前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