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乔家栅”的传奇 提起“乔家栅”的粽子、汤团,上海人就会跷起大拇指。“乔家栅”是如何出名的呢?其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 在清末民初,上海南市有一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姓李名益高,人称小光蛋。他在老西门附近小本经营汤团摊,穿街走巷,叫卖汤团。李益高年轻好学,人又勤劳,他做出的鲜肉汤团、豆沙汤团,糯而不黏,吃口非常好,价钱又公道,平民百姓很欢迎。但由于竞争强,特色汤团又没有,所以生意一般,仅能糊口,谈不上有大的发展。有一次,他经过一爿水果店,看到几个店工正在把—筐青梅放进熬热的糖水中,不一会儿外包白糖的“白糖梅子”就一颗颗出现在竹匾上出售了。他心灵一动:我也不妨做类似的汤团?一到家,他马上动手试验,接连试验了几昼夜,终于做成特色点心“擂沙圆”——将汤团放在蒸熟的赤豆细粉末中一滚,裹上一层赤豆粉末。李益高推出新点后,一炮打响,从此生意兴隆。李益高有了本钱,就在老西门租了一间街面房,开店取名为“乔家栅”。 —天,李老板正在后院把煮熟的糯米团子一只只放在竹匾内,准备做擂沙团。忽然看到一只小鸡口中衔着—根东西一跳一跳走过来,李老板不以为意。哪知李老板一转身,这只鸡已爬进大竹匾内,吐出口中所衔东西。老板一见赶忙上去赶小鸡,走近一看,只见汤团上是—根鸡毛菜的茎。李老板心想,这只小鸡存心与我捣蛋,把鸡毛菜的绿叶吃了,却把茎吐在汤团上,害得许多团子弄脏,不好卖出去。晚上睡觉时,李老板还在生小鸡的气。突然,李老板看见那只鸡又从门洞里钻进,口中仍衔着—根鸡毛菜。李老板觉得十分奇怪,鸡晚上—般不出来的,现在出来必有缘故。老板在床上反复思量,忽然想起前几天在路上看见一只黄鼠狼向—只小鸡扑过去,当时李就用扁担吓跑了黄鼠狼,救了小鸡一命,是不是小鸡来报恩了?想到这里,老板再也睡不着,马上翻身起床,到灶间拿出一些鸡毛菜,去茎取叶后,加以金针、木耳,香菇等辅料,切细蒸熟后,果然香味扑鼻。老板—拍大腿,决定做全素汤团。说做就做,到第二天一早,已经做好近百只全素汤团。店门一开,老顾客们纷纷涌进,只见价目表上第一个品种是“全素抽茎菜汤团”。大家挺觉新鲜,都抢先试新。新汤团一入口,果然与众不同,细嫩清香,众吃客赞不绝口。李老板一看顾客十分欢迎“抽茎菜汤团”,喜上眉梢。吃客一传十,十传百,不多久,全上海就传开了新汤团的名气。从此,抽茎菜汤团名扬四方,乔家栅因此也越做越大。 讲述:黄绍福 记录:胡文俊 播音:高佩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