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顾2016年夏末、初秋、深秋、寒冬……这一学期是我教育之路蜕变的一年。从厮杀战场走过的日子,少了几分急躁,多了几分稳重、几分思考、几分沉淀。我想用“充实、改变、感恩”这三个方面来总结我的工作。 一. 充实 这一学期开学,我参加人人通平台“评优课”活动。虽说暑假时,课的构思已经成熟,可是反反复复不断磨课,最后经历了四次录课,一次次的不满意,一次次的重新再来。当时的我只想认真把这件事做好,觉得最起码录出来的作品我自己能看过眼。“评优课”没过多久,学校的一级教师示范课拉开了序幕,二十分钟的微课时间虽短,但是对教师基本功与教学设计的双重考验,设计需要层次性,更需要针对性,如何在二十分钟内让孩子们探索、感悟、发现、总结,这需要老师精心设计,与同组老师研讨,像任天平老师取经学习,最后顺利授课《比赛场次》。 这学期给自己定了目标:读书与学习。这学期我阅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样教数学》,刘善娜老师的《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爱上我的数学课》……这一本本优秀教师的思考如同钥匙般打开了我浩瀚的反思,我的课堂该是什么样的?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数学?如何让孩子学习数学轻松快乐高效?我们的数学作业除了日记、小报,是不是还可以更加形式多样?我的教学还要怎样的改变?我时而迷茫困惑,时而茅塞顿开,时而苦苦寻找,时而坚定信念……我相信我寻找的答案在书里,在与同伴的交流研讨中,在一次名师的提点中,在孩子们对我的反馈中…… 我希望去学习,有时甚至是渴望,也会觉得自己似痴似颠,或者这便是源于我对教育的爱,源于我对数学教学的爱。这学期,我先后参加培训的次数自己也记不清,整理听课记录时,厚厚的四本听课记录承载了我这一学期的充实。我的语言平实朴素,像语文老师学习语言的优美与感染力;我设计的教学活动简单粗糙,像英语老师学习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活动;教学时心浮气躁,便像美术老师学习平心静气,修养心性…..身边优秀的老师太多,我想我学习的路还有很长…… 二. 改变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这学期,听过的课、看过的书影响着我的教学,开始了对教学的尝试改变。
很多人都会想:数学也需要阅读吗?数学不是做题计算套公式吗?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确实存在一些看法,认为阅读只是学习语文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对学生数感的培养,需要经验与经历的积累,或者当我们经历不能那么丰富时,阅读会是我们最好的导师。 数学绘本-我深爱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选购了一批数学绘本,两个班各发了5本轮流阅读,通过数学阅读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也是那么有趣,数学在孩子面前不再是枯燥和生硬的模样,数学将变得生动、丰盈,趣味横生。有了兴趣,有了探索的欲望,就能窥见数学的别样风情,数学的大门才算对孩子真正打开。
数学日记一直是孩子不喜欢的作业,没有什么可写的内容,只是一个“小数点的重要性”从四年级可以写到六年级,反反复复都是买东西,忘记了小数点,后果很严重,小数点多么重要。自己批改起来也觉得是个任务,了无生趣。这一次,我布置数学日记,给予了大大的鼓励“得到三颗星可以免写一张数学卷子”。将被动的复习写作业改变成让孩子们自己总结知识点、易错点,甚至是出卷子。喜欢画画的孩子可以以漫画的方式展现,擅长作业的孩子可以创造数学绘本。探究性作业就是要让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孩子都需要展示空间。 当收回这样的数学日记时,我激动不已。“给学生一点空间,他会还你一片蓝天!”我们孩子所能达到的,我想我们谁都不敢预测。同样是数学日记,他们所展示的思考是那么生动富有幽默,看着一句句对题目分析的话语,似乎又看到那可爱的笑脸。每个孩子,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发现那夺目的闪光点。鲜花在前面,我们在路上…… 三. 感恩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人,他们都会陪你走过或长或短的一段生命旅程。我感恩上天让我从毕业就来到锦园这个大家庭,这里的一草一木伴随着我的成长。感恩罗校长对我的信任,感恩尹校长对我的教导,感恩梁主任对我成长的点拨,感恩马主任给予我机会,让我这个语文不好的数学老师加入工作站,向优秀的语文教师学习,感恩我的同事,是你们的帮助与支持让我成长。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会坚持自己的教育梦想,把对教育的信念如潺潺流水般滋润教学的土壤,期待着那一株株含苞待放花蕾的娇羞!
点赞是对作者的鼓励,转发是对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