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沙

 yangchl 2017-01-16

不再是小日本:揭密古代矮小的倭寇和今天的日本人

2017-01-15 萨沙715评

揭密现代日本人不是当年身材矮小的倭寇

一帮混沌初辟、灵智乍开的岛族土著,一扭头,瞥见雄踞西岸大陆的中原大汉帝国,目瞪口呆,惊为高天原(日本神话中的天上世界)。这帮岛国土著眼红心跳,羡慕得发疯,不管路途如何遥远、风波如何险恶,也要跟中国大汉扯上关系,套个热乎。

这是取法乎上,见好就学,日本人不甘落后,不怕麻烦,谁强就向谁靠扰的作风,加上搭帮决心大,走动勤,心意诚,嘴巴甜,哄得大汉天朝欢心,光武帝欣然垂爱,赏他们一个“倭”的封号。这是日本最初的国名来由(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样都发音为yamato,但没贬义)。

汉光武帝刘秀画像

汉光武帝刘秀赐倭奴国的汉委奴国王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2厘米,重108.7克,蛇纽,阴刻篆体字,在日本福冈市出土

这就等于缔结了宗藩关系,汉朝是宗主,岛族土著是藩属。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列藩的使节中有人掩嘴偷笑?管它呢,对于一个没名称、没文字的岛族土著——大汉皇帝就是金口玉言,说你倭,你就倭。这样一晃几百年过去了,倭人见多识广了,汉字也识得几斗了,自然对“倭”字瞧不顺眼了,早先光武帝封倭,他们只顾高兴,忘了讨解释。事后听汉人说这还是一个美称,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个什么王,名字也叫倭。三国时代,魏明帝承旧制,封日本女王卑弥乎为“亲魏倭王”。这回讨教了,有善解人意的中国汉人答复:“倭”字从“魏”,拿掉右边的“鬼”,添上左边的“亻”(人),上边有“禾”,下有“女”,比“魏”本身还要喜气,大吉大利!

汉委奴国王金印出土推定之地—日本福冈市

再后来,就是现在,魏国早已灰飞烟灭,日本人他们现在琢磨,“倭”字不像从“魏”,倒像从“矮”,你看呀,“矮”子左边是“矢”,矢是箭,一帮拿着箭的矮人。可不是嘛,日本人的确长得矮,当初朝拜大汉天朝时,携带的最引人注目的武器,正是用石器磨制的箭。大汉天朝这是打人打脸、骂人揭短,指着光头说月亮哪,不行!不行!不论如何,倭人们想改掉这不好听的国名。

后来倭人们想出了高招:于是日本圣德太子派使者致中国隋炀帝杨广的国书有一段:“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一看大怒:混帐东西!连最起码的礼节都不懂!

日本面值1万日元钞票上的圣德太子画像

你怒归你怒,嘻嘻~~倭国人借助国书,通过各国使节,把消息也传出去了:我们在东方,是日出之国,你们在西方,是日没之国!——这话没说错吧。一个日出,一个日没,咱们平等。于是倭国改国名为日本成功后,背过身窃笑,日出东方,光芒万丈;日薄崦嵫,气息奄奄,一褒一贬,说起来,日本人自觉自己势头比中国还火辣还兴旺,人总是高看自己,这是天性,国家也一样。

日本这国名在中文之意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自从日本偷师中华,从汉偷到隋,从隋偷到唐,从倭偷成大和,从化外土著进化到大化改新。觉得翅膀硬了,胆气壮了,就想着要跟老师叫板打一架,敢说不了,这是后话,这一点略过不提。

至于倭国人以前矮小的身高是岛国资源匮乏以及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日本人吃大米、吃蔬菜、吃鱼贝,吃出了特色:

一是脸形。逾千年不吃肉,管撕咬啃嚼的牙齿、筋骨得不到锻炼,颧骨内敛、下巴变狭,曾经两腮张开、孔武有力的四方脸,逐渐向瘦长的倒三角形过渡。

二是身材。长期素食,且偏于生冷,源于消化、吸收的需要,日本人的肠子普遍比爱好肉食的欧美人多出两米。肠子长了,容纳肠子、食物、粪便的腹部自然就向下坠,大腹便便,在中国中文本是一个贬义词,而在日本,曾经是男性风采、风度的象征—那么一来,上身必然拉长,下身则日趋缩短。

日本老照片:矮小的日本武士

你可以通过王浩的《日本人为什么长达千年不吃肉?》一文中,列举了日本男人真实身高的演变:

绳文时代(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300年):159.1厘米

古坟时代(公元 300年~592年):163厘米

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1333年):159厘米

室町时代(公元1336年~1573年):156.8厘米

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1867年):157.1厘米

明治初期(公元1868年~):155.3厘米

看明白了吗?古坟时代(公元300年~592年),日本人百无禁忌,举凡天空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捉到口里就是食物,因此营养充足,身材最高。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1333年,相当中国明朝),兽肉被管制禁止食用,筋骨得不到足够的动物蛋白和骨钙支撑,身材便逐渐趋矮,至明治初期,降低最低点(也有人认为上表数字普遍偏高,比如有关人种专家考证说古坟时代之前的日本邪马台人,身高尚不足一米)。

日本老照片:矮小的日本武士

三是个性。居移气,养移体,食移性,日本人生活在北半球的列岛,偏爱生冷、清淡的食物(如生鱼片),久而久之,性格也变得阴沉冷漠——难怪日本文学家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得到那么多日本人的认同,骨子里,日本人都是有阴翳情结的。

八国联军的合照,身高按照从高到低排列,最右边最矮的是日本军人身身,可见确实相当矮,难怪名副其实,日本古代名人如丰臣秀吉真实身高1.4米、德川家康身高1.56米等。

明治维治,脱亚入欧,日本人认识到饮食对富国强兵的重要,于是,日本天皇带头学西方强国吃牛肉、喝牛奶,提倡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从而上至下掀起了一场餐桌革命。这一场餐桌革命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战老照片:日本三八大盖步枪长1.28米,步枪上刺刀总长1.66米,而日本鬼子兵的矮小身高远不如三八大盖高,太长的步枪在拼刺刀对矮小的身材非常有利

有数据表明:

一、日本成年男性的普遍身高,已超越中国男性(2015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7.1厘米,而日本为171.7厘米)。

此事没有得权威论证,只是作为小道消息在网络流传。尽管如此,也很伤中国人的感情和面子。大伙可以问问国内多次到日本旅游的国人,据他们的目测,日本年轻的男性,已一扫过去“东洋矮鬼子”的形象,变得“发育正常”起来,街头巷尾,一米七五以上的瘦高个子男人(日本人不壮)步行穿街过巷,屡见不鲜。

二、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人平均寿命76.1岁,而日本为83.7岁)。

兹引一则消息:北晚新视觉网2015年5月14日讯,据日本《读卖新闻》和共同社5月14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道显示,2013年日本人平均寿命为84岁,继2012年再次位居全球第一。

小日本不再是小日本,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反思。

1921年,由于战争和疾病等因素,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2.7岁(详见日本竹村公太郎《日本人寿命的V字型逆转》),由此可见不足百年,现代日本人的寿命整整翻了一倍。长寿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先进的医疗条件、完善的健康医疗保险制度以及酷爱清洁卫生的洁癖等等,这“等等”中,断然也少不了日本人那种营养均衡的膳食。日本政府为了提高民众的身高,整整花费了50年的时间,使用了无数的办法。从二战后开始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运动;到1954年针对中小学生午饭专门出台《学校营养午餐法》,实行全国统一配餐;到1964年《体育振兴法》《关于增进国民健康和体力对策》,各种务实政策持续了几十年之久。

其实,我们差距还并不仅仅是身高,体质的差距也很大。日本少年儿童在50米跑、立定跳远、握力等等各种体质测试上,均强于中国少年儿童。

回顾日本邻邦一千多年的餐桌改革,再反观中国大陆上的参差不齐的国人身高,堪谓悲喜两重天。

本文的作者为萨沙老友:黄药师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