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赏析 | 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

 扩春 2017-01-16



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



出处

喜迁莺·鸠雨细

宋·许棐

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

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

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


译注

一整个春天,我都没有戴花打扮,就这样把青春白白虚度掉吧。

1. 鸠雨:下雨时节。俗谓鸠鸣为雨候,因称。

2. 谢娘:才女谢道韫,后来多指心爱的女子或泛指思妇。

3. 暮云:黄昏时天上的云霞。

4. 簪花:犹戴花。

5. 韶华:美好的春光。


说明

《喜迁莺·鸠雨细》是南宋词人许棐所写的一首闺怨词。词虽写闺怨,但与一般描写女子幽怨、悲伤、无奈的闺怨词有很大区别。词中的女子,不甘被锁深闺,而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虽然这种反抗是徒劳的,但却表现出女子对美好爱情、婚姻的追求。


古诗词赏析

闺怨诗词中的女子,大多数是悲戚伤感而缺少反抗精神的,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所写“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她无力反抗,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而这首词中的女子有点类似于《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她对生活充满憧憬,不甘于深锁闺房。


“鸠雨细,燕风斜”二句描写暮春之景,笔法细腻,意象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春悄谢娘家”,是说女主人公是贵族人家的才女,她爱慕室外的美好春光,却被深锁闺中。她不甘就这么辜负春光,于是发出怨语:“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一重帘子就已将“我”阻隔在深院之中,哪里还需要重重的乌云来遮呢?可以推测,她或许已经有了心上人,奈何家规和礼教的阻扰,她只能将一股怨气撒向帘子与暮云。


“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这是她的反抗行动,显然是比较消极的。她不愿意打扮自己,不去戴金钏、玉钗,任之发寒、发冷。“薄醉欲成还醒”,她还借酒消愁,试图逃离现实,谁知即将醉去却忽然醒来,她无处可逃。

“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是她进一步的抱怨与反抗。她一春都不打扮自己,情愿把美好的青春辜负,可她终究还是有些舍不得的。人生苦短,美好的青春年华不过数载而已,对于古代女子而言,如果浪费了青春,无异于浪费了一生。然而,词中的女子却说“辜负几韶华”,看似超脱之语,实则极为沉重。哪一个女子不爱惜自己最美的青春容颜呢?如果能与心上人在一起,她怎么不愿意“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呢?她所表达的,正是杜丽娘所唱出的感叹“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因而,这两句极能代表封建社会中广大女子普遍怀有的悲剧心理,具有相当深刻的典型意义。


精彩回顾:

12句“少年”诗,总有一句打动你的心

136首必背古诗文,满满的都是回忆

古诗赏析 |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古诗赏析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