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景气好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2016年好像只有房地产特别好,其他行业冷淡到极致。有一个数据特别有意思,今年房地产的增速突破35%,只比快递行业50%低,而其他行业有增速就不错了,别说想和这两个行业比肩 是的,这年头好像只有房地产和电商做的风生水起 而这两点也符合我们印象中的感知 罗辑思维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中也提到这么一个现象 L型的经济走势 方便面一年少卖200亿包,啤酒少卖1000个游泳池。 而另外一方面的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商业的供应量却在持续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综合体,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越来越多的商业,反正就是越来越多的商业,每年都被批量生产着 所以对于在操盘商业运营的朋友都会感慨,商业越来越难做,招商越来越难,人气越来越淡 但是更加气人的是,我们的马爸爸还来这么一句话 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 所以当下不少做商业的朋友处于两头堵,一头是越来越多的无效面积,一头是越来越少的来人,而自己好死不活又要靠这份工作养活自己 到底商业应该怎么做 很多人潜意识里会选择学习一些优秀项目来借鉴 是的,再差的市场,还是有不少优秀商业项目在里面突围,而且还做的异常火爆 我们看到了
这个比想象中的要难很多,因为这是一个旧改项目,之前的商业动线规划简直可以说乱七八糟,三四万方的体量居然做了错综复杂的道路规划 但就是这么一个商业,最后硬是被规划成一个非常有艺术气息的年轻人聚集地 我们看到的好像就是做了几件事情 引入了原创且小众的商业品牌,让行人和消费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空间规划 最后在地下规划了一个艺术博物馆,以及富有艺术气息的艺术品 这样几点规划造成了现在的K11成为上海淮海路一个重要地标,所有的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而且也实现了非常高的客单价,如果有兴趣可以点击右边蓝字继续观看(一个没人敢复制的项目) 然后也有人去参观了北京的芳草地,同样是集中性商业的典范项目 在北京如雷贯耳 依赖无孔不入的艺术元素植入 让整个商业看上去很与众不同,芳草地几乎把家里所有的艺术品都贡献出来,这魄力不是一般项目上可以做的,如果有兴趣你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文字,点击蓝字查阅(今年我见过最惊艳的项目,没有之一) 可能还有一些朋友会去看万科最近很红的七宝城市广场 整体的气场是这样的 和这样的 可以看出,整个项目从建筑规划之初就为了让用户更加愿意来投入多少的精力和时间,一样的,详细内容也可以点击蓝字查阅(这是一个服过春药的商场) 所以不知道各位发现了没有,在现在,但凡能够做的好的商业,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我这里有多少牛逼的商家,而是我这个空间气场里能够吸引多少人来这里停留 好用的商业,某种程度上必须要是好玩的商业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里面提到的所有商业,如今能够呈现给我们的这一切,背后用了多少的资源和努力 K11如果不是他们的少帅狂拍板的坚持和投入,也许这个商业现在也不会有这样的场景。 芳草地如果不是董老爷子自己就是艺术品的疯狂爱好者,也拿不出那么多藏品。 万科如果不是在经历商业地产的转型,也不会再一个项目里投入那么大的精力 很多我们看到成功项目背后,需要付出异常多的代价 换句话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熙熙攘攘,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做成的。听过了很多道理,但依然做不好商业,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逻辑 但是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绿都这样一个商业新手,在做运营的时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提供了一种IP的逻辑,每一栋民宿里面装一个拥有自带流量的个体,从而让这样的民宿拥有天然的关注度 这是一种降低商业运营难度的一种模式,通过植入天然受关注的个体和事物,从而提升商业的纳客程度 所以可以说未来的商业运营,有一个逃不开的逻辑就是:如何吸引你的客户来这里 吸引了之后才有可能消费,才有其他,这是从0到1的开始,而往1后面加多少个0是下一步的事情 为什么植入IP的模式比较管用呢,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挺好 当你对一个IP产生兴趣,那你总是想和他有更多的关系发生,意犹未尽是勾着你持续贴近的原动力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IP真人化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办法快速复制 道理很简单啊,人就这么一个啊,分身乏术啊,换句话来说,绿都做的成的,你也不一定做成,因为你可能请不到这么大牌的IP 最近参加了一场业态的产品发布会 国内首个IP沉浸娱乐品牌“触电”在京召开发布会 而他聊的触电和大悦城的合作挺有意思,可能某种程度上很大的解决了运营类商业的问题 北京西单大悦城在前阵子策划了一次活动,有点意思
而就是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只能通过一扇门进入,一扇门出来。 一个超级大IP的复刻演绎 鬼吹灯 而关于这样一场演绎复刻,他并非是在这里做一场表演,也不是设计了一个密室逃脱,更加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影播放 而是一个沉浸式的娱乐体验 首先我们看到
并且让所有的场景通过实物搭建+影像画面的模式 让整个视觉效果达到更加的逼真 而且增加了裸眼VR的效果,让这样的沉浸式效果放大到极致 这是第一 然后整个现场的布置 内部现场有演员进行穿插表演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 观众也是演员之一,需要参与到整个场景里 而且一些重要截点,一定需要一定的破译才能进入,不是真正的IP粉可能很难攻克这样的难关 整个空间的体验像一场“戏剧+恐怖电影+真人冒险”三项结合的互动活动,而这样的体验才更符合我们对于IP的所有幻想。遥想当年我们在被窝里捧着小说彻夜通读的时候,多少次幻想的是这样的场景 简单的看话剧或者参加一次密室逃脱很难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而触电这种模式真正的迎合了IP粉的需求 出来的时候有一个观众这么说过 我想这应该是给用户最多的感官体验,也是这样的场景可以天然吸引人气的核心原因 另外再加上
整个场景异常的酷炫
所以除了鬼吹灯的粉丝来说,自然来访的用户也对这样的体验非常期待 商场也因此多了很多的人气
所以这样的规划有2个非常重要的好处: 让铁粉远道而来 和 让随性人在此停留 规划策划这个活动就是来自邀请我参加发布会的 触电 一家号称要做全球第二好玩的公司 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 毫无疑问,这样的场景构建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商场来人问题。好的内容+好的体验可以让铁粉为了IP而来,也可以让碰巧经过这里的人停下脚步 之前听过一个分享,说商业要么只能留下一个人一小时,要么就愿意为你留下一个下午,中间是没有过渡。 当下大量同质化的主题展泛滥,购物中心缺乏好玩的内容,所以人流量够,但是仅仅只愿意在这里短暂停留,这个是最大的问题 而触电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好玩的元素,也让用户为购物中心贡献一个下午成为可能 而你获得这样的时间,客单价的提升也就有了更好突围的方向 通过大悦城现场的数据来看,鬼吹灯给到整个西单大悦城九层的客流量带来135%的提升,这个数据是目前大悦城策划所有活动中最高效的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这样一个产品,是不需要太多输血的产品。 如果说一个产品搭建需要你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没有收入,那么在任何项目上落地都会让操盘手纠结一下,但是好消息是,触电所有构建的场景是拥有后期收入的 触电在西单大悦城的一次活动,3个月的时间,一共吸引了5万人次的参与,总共得到460万元的现金收入,这样一个数据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也让人看到情景娱乐的大有前景 同时,触电的第二个好处是 他非常的容易运用 很多时候朋友们可能觉得,这个可能对大商场好用,或者说只能是某个剧院里才能用,其实不然 触电到目前为止测试过 室外版本 室内中庭版本
各种场景都可以运用,且面积从100平米到一万平米都可以尝试 通过将IP不同程度的分解和组合,从而满足不同空间不同业态的需求 而这样一种模式的设置,也让一个购物中心可以高效重复性的运用这样的场景 最后,这对于商业的整体传播以及营销上,你具备了一个非常好的引爆点 各位也都知道,现在的用户都非常的挑剔
满足好90后00后也就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一旦给他们提供了对位的服务和产品,他们帮助你传播则是异常的卖力,这也是IP的力量。 我们来看一下活动之后不少用户的反馈 抓住用户抓住互联网,那么你几乎得到营销传播的全部 口碑传播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所以这几乎是一箭好几雕的事情,也让我非常憧憬这个形式在更多商场里能够落地 就像触电创始人周箫和我说,触电的合作模式非常百变,面积跨度很大,各种场景下都可以用,合作模式也可以从前期IP孵化到后期营销置换或者直接购买都可以实现,而这样的形式也可以让商场带来不同的好处 并且从IP的研发角度来说,继鬼吹灯、整容液和暗黑黎明2之后,触电的2017IP合作新阵容,目前公布了诛仙游戏和仙剑奇侠传,同时还将打造原创IP触电·西游,暗黑系的西游。 在城市落地上,也将从目前的北京、上海、西安和台北之外,进行有节制的扩张,触电项目会落在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武汉、长沙、天津等超过10所城市。 你的商业需要优质的客流,所以一定不要忽略优质的内容,除了你商场内部的氛围构建外,更加需要这样多元的IP植入,因为这才是未来年轻人的主流 做了那么多商业,我们看到的成功案例大部分不可复制,但是大悦城和触电的合作却可以非常的多元,而且立竿见影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向大家推荐的原因 所以各位甲方爸爸们,如果你们正在为商业运营所苦恼,多半是缺少点玩的心态,不过不要紧,交给会玩的人,就好 如果有兴趣,可以打一下触电负责人顾小姐的电话,13699271864 就说是卢俊朋友,他们会对接好的 祝各位生意兴隆 以上为正文 转载带上这张图我就不和你计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