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画!!!︱越早打开越好!太美了!

 化狗儿 2017-01-16

年廿三 灶王爷要去向玉皇大帝述职啦


在中国人的日常家庭生活里,还有什么比灶更重要的吗?

吃饭从来就是一件和天一样高的事。

有家,必有灶。一日三餐离不开灶。灶王爷目光炯炯,注视着一家人的饮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灶王爷虽是神,但几乎就要跟家庭成员一样亲近了。

春节,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当然不能忽略了灶王爷。我们的春节,这个一年当中最漫长的节日,就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也可以说,是从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灶王爷开始的。

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的特使,“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我小时,经常能在各家的厨房里看到灶王龛,灶王神像前插着香。那时不懂,觉得敬畏,现在想来,觉得颇为亲切。乡下村妇,一年到头忙碌,日子琐碎又艰辛,没有什么好伙食的时候,也要变着花样为一家老小做出好吃的饭食来。在烟火与炒辣椒混合的浓烈气氛中,呛出泪花的村妇抬头看见神龛里的灶王爷,大抵心里会产生一丝丝的安慰吧,到底还有神与我们在一起。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述职。这是一件重要的工作,谁家都马虎不得。这一年来一家人所吃的饭,所行的事,所施的善,所创的业,欢笑与泪水,纠结与艰辛,都被灶王爷看在眼里,现在他要上天,如实地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切;更重要的是,他的汇报,还将决定着来年这一家的吉凶祸福。在一周之后的除夕晚上,灶王爷将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好坏未来,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会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间,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过着平凡又烟火的日子。

那么,在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之时,送送他是缺少不得的仪式。很多地方,会把麦芽糖作为祭灶的主要物品。童谣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这是北方。南方祭灶,也是用的甜食,爆米糖、米糕,为的是让灶王爷吃了甜食,嘴巴甜一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人们对待这一位日常的灶王爷,随意惯了,到了灶王爷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突然地对他要热络起来。这跟拉选票是一样的道理。好吃好喝地侍奉着,好听的恭维话也说一通。这样一种习俗流传到现在,慢慢地已经变成一种游戏,通过灶王爷表达一下内心对美好的希冀而已。

灶王爷回来时,是在除夕。除夕大家都要接神、接灶王爷。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龛前燃香就好。我们老家的习俗,会备好两块又大又干燥的劈柴,在年夜饭之后,整个厨房清理完毕,灶内烬火都熄,便在灶膛内塞进两块劈柴——这是给辛苦忙碌一年的灶王爷的压岁钱,也算是给灶王爷拜年啦。

要过年了,一场大扫除是必不可少。平日里,哪有那么多时间,将里里外外彻底地打扫一遍。过年是一个契机。“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年扫尘,就是“除陈布新”的意思,把一切穷运、晦气,一切不好的东西,统统扫出门去。

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本)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苏州》:“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

我母亲的做法,掸尘灰,也是并不拘于哪一天,只要挑天气晴好的时候。碗橱,桌椅,大大小小,都搬到太阳底下来清洗。乡下的房子高,要取最长的竹竿,扎上竹枝,成为长长的扫把,去掸除屋梁之上、鱼鳞瓦下、白墙角落的灰尘与蛛网。

蛛网多,在乡下并不是一件坏事。蜘蛛我们叫做“八脚喜”,既然是喜,也就不那么令人憎恶。但掸尘灰的时候,照例会尽数清扫下来,我们小孩就看准那些落地的八脚喜一脚踩去。

还有些地方,长扫把上扎的不是竹枝,而是稻草。掸尘过后,“把稻草留着,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再点燃稻草,供男人们跳火墩。”(见吴金宣著《江南风俗》)

我们则没有跳火墩的习俗。最多是把掸过尘的竹枝,塞进灶膛里烧掉而已。

大扫除是一件累人的事。但是从大扫除开始,过年的仪式就一天紧接一天。仪式感,正是过年带给人们的礼物,我们现在,日常生活里的仪式感越来越没有了。

在江南地区,过年之前,还有一个仪式,叫做“担年礼”。就是说,青年男女只要订了亲,腊月二十五过小年之前,必须担年夜礼给岳父母。猪肉,鱼,蹄髈,索面,粽子,米糕,用一担箩筐堆好,吱呀吱呀地用扁担挑过去。以前乡间,也是常见这样一景,十里八里的路,就这样挑了担子走去。现在,此景也不复再见。

年廿五 赶乱岁 趁着回家赶紧把婚事办了


腊月廿五是稍显忙乱的。这一天,头等重要的事,莫过于“接玉皇大帝”。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去了,过了两天,玉皇大帝就要亲自下界,来人间体察善恶,决定来年祸福。这就好像现今的单位,一年到头了,掌事者要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一样,上级领导也于此时机前来视察,并将敲定明年给多少经费,各家岂能不重视。

从腊月廿五,到除夕之间,北方地区都称之为“乱岁日”。《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廿五日至除夕传为乱岁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驾,诸凶煞俱不用事,夺于此五日内婚嫁,谓之百无禁忌。”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单位领导都去汇报工作了,“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玉皇大帝视察过后,大家可以好好闹腾几天。

那么,“赶乱岁”,就是要赶在这几天里,把该办的事情给办了。譬如说,婚嫁。“乱岁”的几天都是吉日,无所禁忌,“家贫不能成礼者多抢在此几日内嫁娶,谓之赶乱岁”。


腊月二十五,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磨豆腐。

豆腐是过年必备的食物。虽平时乡下人也吃豆腐,但也是去买的为多,取个便利。自己磨豆腐是件繁琐事。过年了,豆腐需求量大,才自己家做。把浸泡过的黄豆,用石磨磨碎,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将豆腐做起来。

做好的豆腐候在清水里,可以在春节期间取用。也要做一些稍老的豆腐,在油里炸过,做成油豆腐。过年有鸡肉鸭肉猪肉,炖的东西很多,油花也多,可以多下一些油豆腐,因之可以吸油。所以油豆腐是必不可少。

炸好的油豆腐,用线串起来,一挂一挂地吊在楼板下面,像串串风铃,飘荡着油香。楼板下面,挂满鸡、鸭、鱼、鲜肉、腊肉、香肠、粽子、鱼鲞、油豆腐,是个过年的样子了。

腊月二十五的夜,在我老家浙西,是“小年”。“小年”的说法,各地不同。查资料说,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则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

过了腊月二十五,出远门的人都该回了。求学的,打工的,做生意的,纷纷候鸟一样回来。不回,父母就一天一个电话地催。想起来,那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年廿六 炖大肉 有肉吃 生活富裕呢






腊月二十六,村庄上空飘满肉香的日子。

这些年,大家兴许每天能吃上肉了,杀整头年猪,一家人肯定吃不完了,于是有两家人、三家人拼一头年猪的。大概也是出于健康饮食的考虑,做腌肉和咸肉的也少了,都是新鲜肉的吃法。我却异常地想念腌肉与咸肉的香。
 

年廿七 宰公鸡 鸡是年夜大菜的首席

鸡是年夜大菜的首席。怎么可以连鸡都没有呢——鸡与“吉”同音,大吉大利,缺什么也不能缺了它。

杀鸡的日子,要在单数之日,如廿七、廿九。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整鸡清理完毕,一直留到除夕才能吃。而且,过去的做法是,除夕夜也不能吃完,一直是吃一点,留一点,最好能吃大半个节日,天天见吉,皆大欢喜;正月里客人来拜年,桌上要有鸡,不然说不过去的。

说到在腊月二十七杀鸡,与平时杀鸡不一样,很有讲究。譬如,只能用公鸡,因为要取漂亮的外观,以及雄赳赳的气派。另外,《江南风俗》记,“首先,杀鸡时鸡血要用碗盛起来,然后将鸡脖子上残余的血涂抹在大门两边的门框上。其次,处理好的鸡不能开膛破腹,只能在鸡肚子后下方用剪刀开出一个小口,然后伸手把内脏拿出来洗干净用碗盛着。”


天津人张大爷说,“以前宰鸡时,用碗把鸡血全接起来,然后沿着院墙洒一遍。老人们都说鸡血有避恶驱邪的作用,杀鸡洒血就是为了图个吉利,希望来年平平安安。”我浙西常山老家,也有此俗,只不过并非是用整碗的鸡血来洒,而是用手指蘸上一点,在墙脚四处抹一点就行。而现在,这一点也不抹了。


年廿八 贴花花 图案很是好看而喜庆

 几种谚语:“二十八,把面发”,“二十八,贴花花”。

似乎都是说的北方习俗。南稻北麦,北方面食多,到了腊月二十八要准备面食。过去,还没有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要提前几天做。但是做好又容易坏,只有发好的面不易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要发面,从正月初一吃到初五。

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因为旧时习俗是,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也不能炒菜。蒸、炒、炸、烙,因为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第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干脆就熄火了事。

“贴花花”,在我老家浙西,也并不是完全一致,春联、年画,一般都是除夕日才贴。但纸剪的窗花,则早几日可以贴。

过去村庄里的老妇人,多会剪双喜字、福字、花草动物,图案复杂,精巧剔透,到了过年时节,就贴在墙壁、灶台、家具上面。婚嫁时,她们也会剪出富有寓意的图案,每一件嫁妆上面都贴一幅上去,很是好看与喜庆。

年画则一般都是购买的。《东京梦华录》“卷十”,描述北宋开封的年节市场:“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那时候,年画就有批量生产售卖的了。

年画,贴上以后要看一年,大家都会挑喜欢的图案。目前能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清代中期,尤其盛行。民国时候,我们大家都看过了,也是十分流行美女图。

不过,在我们老家,大门小门上贴的年画,都是有着“日”、“月”二字的“关公”与“秦琼”。他们二人左右各立,手中拿着各自的兵器,威风凛凛,站在门板上守卫全家一整年。

年廿九 上请供 上坟请祖上大供



除夕·夜守岁 “年”到了 但又要被赶走


“年”到了。但是“年”又要被我们赶走。

在口头传说里,“年”是一种怪兽。我们过年,就是要敲锣打鼓放鞭炮,把怪兽赶跑。但是,我在图书馆里查资料时读到一本书,红苇的《年的三副面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作者认为,年不是凶神恶煞似的怪兽,它应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吉祥物。

作者说,中国传统的吉祥形象龙与凤,其形象也含有“凶神恶煞”的一面,孔子就认为龙是水中“怪物”,而沈从文说到,凤的形象在初形成时,也有其狰狞的一面。但这些都不影响龙凤成为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吉祥形象。所以,“年”不应该只是可怕的怪兽,它更应该是一种吉祥物。

“年”字的本义,是禾谷丰收。《说文》:“年,谷熟也。”

不管怎样,大年就这样到来。除夕这一天会很忙:准备年夜饭,贴春联,吃饭,守岁,包压岁钱,放烟花爆竹,热闹极了。

在浙西常山县,跟别的地方一样,年夜饭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事,从一大早就开始准备。鸡鸭鱼肉都要有,山珍海味也得上,一个家庭尽其所能,拿出最好的东西,统统在年夜饭桌上展示出来。炖的煮的蒸的炒的,大罐小盆大碟小碗。一样一样的盛器里,摆满了丰盛的食物。于是,这不再是日常的一顿饭了,这是一个家庭每个成员精神世界的一次盛宴,这是走远的祖先与当下的我们同席共飨的一次聚首,这是形式与内容完美契合的一场精神的欢娱。

白天,春联、福字都已经贴好了,里里外外喜气洋洋。春联以往是父亲自己在红纸上写的,后来改成买来的了,金光闪闪的大字。“福”字正贴也行,倒贴也行。门神,则把一扇扇门妆点一新,气派且威武。

在吃年夜饭前,是要放爆竹的。“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给节日增添了最为热烈的气氛。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带来欢乐。爆竹,炮仗,鞭炮——雷神的遗产,喜庆的娱乐。爆竹的声音,从腊月二十起就零星响起,到了除夕这一天达到高潮,尤其是在守岁到零时,旧年与新年交接的时刻,万千爆竹一同鸣放,颇为壮观。

除夕守岁,也是这一天很重要的年俗活动,且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其实从年夜饭就开始了。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尚未掌灯时入席,吃到天黑,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饭毕,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吃着零食,灯火彻夜不熄,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等等不好的东西全部驱走,所有吉祥如意的祝愿都赋予新年。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写过一首“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守岁时,一家人围聚一处,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吃果瓜零食,一边烧着火盆取暖。

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三十日……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烧松盆。”江南地区,流行除夕夜烧火盆的习俗。大年三十前夕,每家每户都要到山上砍一根小松树回来,去掉小松树的顶部,留下四个树杈,将根部削尖后,竖在天井,没有天井的人家可以竖在大门口。天暗时,在四根树杈上放一片土瓦,瓦片上叠一些松明,引火点燃。这样烧火盆,一直烧到深夜,甚至有时到天亮。

明人高濂所著《四时幽赏录》,记录了除夕晚上,他登吴山望杭州的景象:“红光万道,炎焰火云,街巷分歧,光为界隔,聒声耳喧,震腾远近,触目星丸,错落上下,此景是大奇观。”范成大则在《腊月村田乐府·烧火盆行》一诗中,认为守夜时烧火盆是为了迎阳气、驱寒气。

吃过年夜饭,就换上新衣,长辈给晚辈包压岁钱。压岁钱都用红纸包着,分给孩子。《燕京岁时记》则有记载,压岁钱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那是因为古时使用铜钱,这是很适宜的做法了。不管怎么样,有压岁钱可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开心的事情。清代吴存楷在《江乡节物诗》中说:“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枕角自收藏。商量爆竹饧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写尽了孩子们拿到压岁钱后,那份雀跃的心情。

杭州人高诵芬说:“岁盆里的糖果过了初十、十五就渐渐吃完,而父母给的压岁钱却是不用的。这大约是以前有教养的旧式家庭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的方法之一。过了初五,小孩把红包交给母亲,存入每个小孩自立的存折内。这个折子是孩子出生时就立的,存入的是长辈给的见面钱,以及每年除夕、正月家中长辈、亲友给的压岁钱等等。孩子长到十岁,长辈就不再给压岁钱了。”

这就是除夕——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后一天。除夕之夜,即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一年的全新开始。

年初一 迎新春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吧

虽然很多人一早就在手机上抢拜年红包,但正月初一,还是暂时抛下手机好一些。好玩的事很多,生活很美好,跟身边的人多聊聊天,感受一下琐碎而实在的时光,才是“春节”这一个节日的应有之义吧。

正月初一,一年伊始,更值得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吧——多少美好的祝愿,都被我们的前人赋予这一天。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早先,大家都是清晨醒来去放爆竹的,据说开门炮仗越早,一年运气也会越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新年的第一个早晨,早早开门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始。于是大家开门炮仗也放得越来越早了。现在呢,几乎就抢到了零点钟声响起的同一时刻——那是最早的呢。

但是开门炮仗放过以后,就不宜再闭户了。

父亲一般会在清晨起床后去放开门炮仗。那时候,我们都还在睡梦中呢。

等到我们慢慢腾腾地起床,父亲已经在灶下忙碌了。正月初一,照例是由男人下厨的,这一天三顿都如此。母亲在厨房一年忙到头,正月初一这一天落得个轻松,当起甩手掌柜,充任“艺术总监”的工作。这一天,母亲同样不缝缝补补,不洒扫庭院,不下溪浣衣,不下厨烧煮。就连早上这一碗长寿面,也是由父亲来煮的。

正月初一头一顿,年年都是老花样:一碗长寿面,一盆煮年糕。年糕是自家舂的,初一必吃,寓意“年年高”;一碗长寿面,寓意“天长地久”。老家常山的长寿面,俗名“索面”,也称贡面,素来有名,据说历史上是进贡给朝廷的。正月初一早晨,索面是最为隆重的出场。正月里头拜年,客人刚进门,头一件事也是请你吃一碗索面,那碗热辣辣油汪汪的索面,是最热情而质朴的待客之道。

大年初一,一定要说吉利话。包括小孩子也是如此。老杭州人高诵芬回忆说,“大年初一,早晨一睁开眼,不等我开口说话,保姆(即专门照看孩子的女仆)就会将冷冰冰的桔子和乾荔子塞进我的嘴中。这是因为‘桔’和‘荔’两个字是‘吉利’两字的近音字……于是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吃‘桔荔’,正象征着整年都会大吉大利。”

母亲说,以前,如若孩子不小心说了“死”啊“活”啊之类的不吉利话,就会拿一张草纸往孩子嘴上一揩,以示嘴巴跟屁股一样,揩完就没事了。

关于这一习俗,丰子恺也在《过年》中写过“毛糙纸揩洼”的趣事。“洼”,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一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哪怕你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他绕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充满了一堂。过年的欢乐空气更加浓重了。”

然后是拜年。正月初一,只在自家向长辈拜年,不出门;初二才开始出行,拜姻亲、邻里。记得小时,和祖辈拜年,是要跪下拜的,拜完之后可领得压岁钱。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规矩了。

高诵芬是老杭州人,也是旧时大家闺秀,她回忆说,“大年初一早上打扮好了以后,就先向父母说‘恭喜’,再去拜灶司菩萨、大厅内‘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和祖宗堂。然后向父母、长辈叩头,叫‘拜年’。佣人们也要向主人道‘恭喜’,向阿官道‘恭喜’。‘阿官’者,乃佣人对小主人之尊称也。”这就是更完备的旧时传统了。现在,许多的传统已经丢失,从拜年一事上即可略窥一斑。

正月初一,还有一些规矩,譬如:不能说脏话。不能往门外倒洗脸水,地面也不能清扫。不能用剪刀。不能打水洗衣。不能哭。

正月初一,亦作“鸡日”。古书《五杂俎·天部二》:“岁后八日:一鸡,二猪,三羊,四狗,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此虽出东方朔 《占书》,然亦俗说,晋以前不甚言也。”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先造六畜,后造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六畜之日,虽然算不上是多大的节日,但旧时农家,还是很重视六畜的,所以正月初的六日,每到一天,即按顺序向鸡笼、猪圈、羊栏、牛棚贴红纸条,这在老辈人手上,还是作兴的。

孩子们呢,即是吃吃喝喝,放放鞭炮而已了。一个个都穿着漂亮的新衣服,都是蹦蹦跳跳、开开心心的。


年初二 大拜年 又要去做客啦

初二开始,出门拜年。

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都会纷纷带着夫君儿女回娘家。泥泞的乡村小道上,到处都是骑自行车或步行的人,车把或手上晃荡着几个草纸包。这是我记忆里故乡拜年的场景。那时乡下没有水泥路,一下雨,路上都是泥坑水洼。拜年碰上个大晴天,那是多幸运的事。

一般来说,不能在初一回娘家,因为会把娘家吃穷。

拜年,客到,主人家说:“拜年客来了!”转身马上泡茶,端出果子给客人,然后进厨房忙碌一阵,端上点心。点心,在常山的乡村里,最常见的是索面。一碗油汪汪热辣辣的索面,面下压着荷包蛋。这碗面下肚,热汗从额上冒出来,人也就立即不冷了。

拜年客带来的草纸包,里面是桂圆、荔枝、金桔、饼干什么的,打包成四边形宝塔状,上头还压着红纸。草纸包里的食物与糕点,并不能马上拆开来给孩子们吃,而是要留着,出去拜年的时候,又送出去。孩子们或许曾偷偷地扒开草纸包一角,看见里面的桂圆、荔枝或糕点,顽皮点儿的孩子也或许偷偷地抠出几颗来吃,但终究不能吃得尽兴,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糕点来了又去,渴望而不得。

现在,故乡拜年,再没有用草纸包了,那东西显得过时又寒酸。很多人是拎着一桶花生油或滋补品礼盒之类的,都是超市里买的。乡村路也不再泥泞,都是水泥路。一辆自行车,前杠上坐个小的,后架上坐着女人,骑车的是那汉子,这场景也见不到了,都是开着小车来来往往呢。

出嫁的女儿带着夫妻儿女回娘家拜年,在古语里叫做“归宁”。在浙西常山,新婚的小夫妻第一次春节回娘家,叫做“新客”。对于女儿来说,原本一直是自己家,是主人,这会儿再来,已然是客了。而女婿,俨然已是最尊贵的客人。吃饭的时候,女婿要坐在上横头,由岳父母家的长辈作陪,好酒好菜,都让他享用。作陪的人,有一件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劝客,把这新女婿喝到醉为止,喝到吐为止。女婿喝醉了,喝吐了,家里的猪就能长得又快又肥。

拜年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很开心,因又要去作客了。我小时与弟弟一起去外婆家拜年,每个舅舅一家一家地轮流拜年。拜年也简单,就是把草纸包和香烟递上,并到他们家吃一顿饭,要走的时候,再半推半就地收一个压岁包。压岁包的钱也并不多,我记得大概是两块钱吧。所有的压岁钱都要积攒下来,上学的时候要用来交学费呢。

另外一件关于拜年的记忆是,每年到外婆和舅舅家拜年,是一定要吃鸡腿的。新炖的鸡腿当然并不难吃,可是这鸡腿是除夕夜就炖起来,一直放着,直到我们拜年时才吃掉,那就变得又干又硬,还塞牙缝。更困难的是,几乎每一顿都一定会有一个鸡腿夹到碗里来,坚拒都不行,虽然年纪很小的我知道这几乎是一种“待遇”,但每每想到,仍然会觉得十分犯难。

年初三 小年朝 这日是老鼠娶亲的大喜日

初三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不太清楚了。问父母,也说不清。于是只好查资料,各种说法都有,我且一一说来。

一是烧门神纸。

说,“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这与浙西老家并不相同。旧年门神春神,在除夕日换新门神的时候,就取下送进灶膛烧掉了,新的门神春联,还要挂一整年,也就无甚可烧的。大年初三,年并没有过完,要一直到元宵节后,这年才算是过完。

二是“小年朝”。

说,“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这一日,不扫地、不生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恰好相反,在老家,大年夜、初一、初二不能扫地、泼水出门,因那些都是“财”,聚财是也。到了初三,才可以将积聚的果瓜纸屑清扫出去。生火及汲水则无有讲究。

三是“初三睏到饱”。

说法是,“人们为了忙年,从腊月就开始奔忙,现在可以什么都不做了,躲在家里呼呼大睡。”似乎这也是没有什么来由吧,因为春节期间,我们都是呼呼大睡呢,除非是要出去拜年,必须早早起床,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至于父母,似乎每天都早早起来了,不管是不是春节都是一样。

四是“赤狗日”。

说,“赤狗”是掌管南方的神灵,还掌管着烈火,也是夏天的象征,因此人们认为出门遇到赤狗是不吉利的。所以初三这天,大家都闭门不出,不拜年,也不宴请宾客。

我们那儿也没有这样的风俗。年假不易得,都趁着这几天早早把年都拜完呢。要不然双方都会一直惦记着,吃的喝的都得留着,拜年客如果不来,催又催不得,让人心焦呀。

五是老鼠娶亲的大喜之日。

这个有。我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过这个民间故事,且也觉得有趣,因民间故事很多,但将故事延伸到实际生活里来的,并不多。初三这晚,老鼠要娶亲,我们大家都会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老鼠们的好事。这体现了人们内心深处温情的一面。老鼠是坏东西,平常啃家具,咬谷仓,见之人人喊打,但老鼠娶亲的时候,大家还是愿意成全其好事。
这让我想到,乡下的人们,自有一套朴素的善恶标准与行事准则。

年初四 不出门 在家迎接土地爷爷吧



大年初四,女娲创世神话当中的“羊日”。

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

这是很多古书里写到的传说,同时也流传在人们的口头。女娲造人的时候,造了一个又一个,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落在地上,都变成了人。还是觉得太慢,于是让人懂得了造人之法,凭他们自己传宗接代。

所以,初四这天就是羊日。三羊开泰,这是非常吉祥的一个日子。

在北方,这一天又是灶王爷回来的日子。

且慢——灶王爷不是除夕晚上就回来了吗?

是的,中国的民俗,地域性很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很多风俗都不一样。在我们老家,隔了一条河,对岸的习俗与这边的习俗可能都不一样。北京师范大学民俗专家萧放也说,“腊月二十三送灶,灶神送上天之后,一般三十儿的晚上,除夕的凌晨,灶神什么神都回来了。那么湖北的枣阳这个地方比较特殊,要到初四之后才回来。灶神回来之后我们做事就要小心了,因为灶神是我们家的一个监察神,耳报神,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看见。”

河北唐山在初四这天,大家不兴出门。老辈讲,这一天灶王爷要来查户口,一看家里没人,给你注销喽,那注销户口不就坏事儿吗,所以初四不作兴出门。

在从前,人们出行不便,旅途维艰,最保险就是在家不出门。这一习俗流传到现在,几乎已经没有生存的空间——哪能不出门呢。你看看马路上的车就知道了。

我们的很多习俗,都是基于农耕文明产生与流传的。譬如说,正月初四这天,也是土地神和城隍神返回凡间的日子。农业社会,一切的收成都从大地上生长得来,人们对土地的重视与热爱,是现在早已远离故土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

土地公公,也是财神与福神,因为有土即是有财与有福。土地公公掌管土地,也掌管地方,并能使粮食丰收,是最“实用”的神灵,所以人们对待土地公公是相当虔诚的。一般人家里,在厅堂供奉的五神中,即有土地神。

城隍神,是在城市里掌管城池的安宁。所以在城镇出现以前,人们并没有把土地神与城隍神分开,只有一位掌管土地的神灵。直到唐代经济发展以后,有了城镇的兴起,这才把两位神灵的职责分了开来。

年初五 接财神 你迎的是哪路神仙?


 初五是个大日子,依然与“神”有关。这位神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相当重要:他掌管钱财。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的活动基本都围绕这位神灵进行。

清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抢路头宜早。越早抢到,财神越先光顾谁。

上海旧历“抢路头”的习俗,是在正月初四的子夜就开始了。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鸣锣击鼓,焚香礼拜,恭恭敬敬迎财神。“接财神”亦名曰“抢路头”,以争利市。

接财神要有两样物品:羊与鱼。不为因为“鲜”,而是因为“吉祥如意”和“年年有余”的寓意。包括刘德华在内,很多大明星都演唱过《财神到》这首歌曲,它已成为春节当中广播电视最喜欢播放的曲目之一。因为人们相信,财神一到,便能财源滚滚,发财致富。

财神不只一位。中国地大物博,老百姓供奉的财神有好多,主要是:北朝时期河北曲周县令李诡祖(文财神),端木赐(就是子贡,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可以算是儒商之祖)、范蠡(他把喜欢的人西施拱手送给敌人,帮助勾践打败吴国,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晋商)、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冀商之祖)、财帛星君、赵公明(正财神)等。

关公,忠义勇敢的象征,被尊为“武圣”和“财神”,据说很会算账。港澳台地区的人们都很尊关公的。

五路财神赵公明,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许多商家、店铺也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的神像。

财神的起源,可以说源远流长,所祭祀的财神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大致说来,古代民间信奉的财神分为文武两类,譬如关羽,就是财神中的武财神。商家选择关二爷当财神,看重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和惩恶扬善、保全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的美好心愿。

当然,如果真的将一尊财神放在面前,很多人并不能分辨到底是哪一位。老百姓的愿望很朴素也很实际,只要能让自己发财,就都是好财神。

《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

《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正月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禁忌。但是过了初五,这些禁忌都可以破除。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各种禁忌中解脱出来,很多地区都会选择放一挂“破五鞭”来释放压抑。

在我老家,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五,每个晚上,家中客厅、卧室都必有一盏灯是要从晚上一直亮到天明的。小时灯火通明都无所谓,倒头就能睡;现在不行,灯光太亮,完全睡不着。只好取一个折衷的办法,让一盏台灯亮着,且把亮度调到最小,有时还在台灯与床头之间放置一些衣物遮挡,问题就解决了。

过了初五,夜晚不用再亮着灯睡觉了。

年初六 送穷鬼 今日送穷子

 初六要送穷鬼。

中国人穷怕了。从古代开始,老百姓年年都要送穷鬼。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唐代我国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称“鬼”而不称“神”。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

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把他称为“穷子”。

另外也有说法,说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所以也叫“穷媳妇”。

总之,穷神大家都不喜欢,恨不得赶快送出门去。至于送穷的日期,有好几种说法,有的是在初五,而《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还有则说,是在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也有说是在正月的最后一天,即“晦日”,因为穷鬼死于这一天。

送穷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则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也就是说,要给穷鬼备好“车船”,还要给他带上“干粮”。有的地方,则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

一般人家送穷,则似乎简单一些,只要用纸剪出一个妇人的形象,然后将屋内的尘土扫到一起,送到门外,用鞭炮炸之,就等于是把“穷媳妇”送出门了。

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在我印象中,我们并没有这样专门的送穷的习俗。或者本来是有,但渐渐已经不再流传也未可知。

同在浙江省内,淳安县金峰乡的朱家村,则会在正月初六这天祭祖。朱家村民,多是朱熹后裔,各家派代表将精心装饰的猪头送到祠堂,烧香燃烛,祭拜他们的祖宗朱熹、朱澹。100多只猪头将十余张红漆供桌摆满,大红大绿,花枝招展。同时,他们还会举行猪头大赛,评出谁家的猪头最大,给予奖励。“猪头祭祖”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除此以外,大年初六,厕神要来检查卫生,自家的厕所、畜棚、猪圈都必须打扫干净。在山东邹县叫做“邀厕姑”,广东则说“请厕坑姑”,杭州人称“召厕姑”,苏州、绍兴又称“坑三姑娘”等等,说法不一。

年初七 人胜节 春节结束于这一天

女娲是在正月初七造了人的,因此这一天就成为“人日”,人的生日,也是个重要的日子了。

汉时东方朔《占书》中就说,“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看来那时候,人们就知道要尊重人民。而今,我们讲“和谐”与“人性化”,也与此同理。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用五彩的丝织品剪成人形,或把金属箔刻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戴在头髻上,作装饰避邪之用。人们还把这种首饰相互赠送。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人日”,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现在公例放假七日,人日就成了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返乡过年的人,大多奔忙在归途上。若干年后,后人会不会认为,人日这一天人们都有出行的习俗呢?

乡下这时候重新变得冷清,年轻人基本都已经离开,各自赶赴城市工作和挣钱。村庄里的鞭炮硝烟味儿尚未散尽。虽然按照以往的规矩,还在元宵节之内就还是“春节”,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春节”结束于初七这一天。

——伤感的一天,或曰心事重重的一天。

年初八 游八仙 诸星下界聚会咯

初八,清晨很早就有人放炮。

哪怕禁了又禁,小县城里依然如此。

开门做生意的店家,以及某些单位,第一天上班,还是会偷偷放上一串“开门红”炮仗以求吉祥。

好多年前我在小县城上班的时候,整条街道在八时十八分鞭炮齐鸣,一时间浓烟缭绕久久不散。这不是历史流传下来的习俗,而是大家的“新民俗”。后来出了禁令,情形才好了许多。大城市是彻底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正月初八,江南民间称这一天为“上八日”(见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吴金宣著《江南风俗》)。在这一天,各家男人挑上“三牲”(鸡、肉、一只墨鱼干)等祭品,前往当地神庙祭拜神佛,祈求平安。

书上说,“上八日,被看成庄严隆重的日子,也有很多禁忌:不能用剪刀,以防鼠害。小孩不能出门,以防疾病与不祥。不能吵架,不能诅咒别人。不能挑马桶出门,以防神佛降罪。”

初八也是中国道教传说中诸星下界聚会的日子。所以在这一天,道观和寺庙香火都很旺盛。黄昏之后,各家各户燃起一百零八盏灯花以应天象。等到天上星斗全出,便在井灶、门户、砧石处遍散灯花,焚香祷祀。夜色中的灯光,很是柔美浪漫。

这天还有“放生祈福”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放归山林,表达了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正月初八,亦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会丰收,天阴,则年歉。

在内蒙古、山西等地,民间取“八”字的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这一天,民间习惯备佳肴水果祭祀八仙,并走出家门,与亲友相约一起逛年市、闹花灯、看秧歌表演,这叫做“游八仙”,在鞭炮与锣鼓声中,来感受一下“八仙过海”的感觉。

年初九 天公生 给玉皇大帝祝寿啦

九,是至高无上的数字。正月初九,闽南与台湾俗称“天公生”,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他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

既然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须隆重庆祝。“九”又与“酒”谐音,当然离不开酒,各家各户都准备丰盛的酒宴,大家尽兴喝个痛快,给玉皇大帝祝寿。

拜天公的祭典相当隆重,自初九的凌晨开始,一直到天亮为止。

在台湾,祭天公的仪式,一般是在正厅天公炉下摆设祭坛,用长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纸再迭高八仙桌,这叫“顶桌”,桌前还要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后面另设“下桌”。“顶桌”供奉用彩色纸制成的神座,这是象征天公的宝座,前面中央为香炉,炉前摆上扎红纸的面线及清茶三杯,以及五果、六斋。到了时辰,全家老小挨次上香,三跪九叩,然后烧天公金。

有些虔诚的人,觉得在家中祭拜还嫌不足,会在初八连夜赶往各地的天公庙礼敬,像台南终义路的天坛、高雄的天公坛、木栅指南宫等,每年的农历大年初八便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在北方,过去还有举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习俗。

在湖北恩施,土家人还认为“上九日”办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当地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

“七不出”,是说初七不要出门做生意和办事情,做不好,办不成。“八不归”,是说出门在外的人,不要在这天回家,在外面继续发财。“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初九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会异常顺利。所以,时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会将难办的事情放到这天来办。

当然,这想来也似乎有一点道理,因为人们会认为玉皇在上,人家既然在这天来办事,也就不便再刁难,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事情也就容易办成了。

而在我小时候,对正月初九最大的印象是,又开学了!

年初十 石不动 这一日石头为大

初十,是石头的生日。石头为大。所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叫“石不动”;甚至有的地方,还要拜拜石头神,如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

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初十,在我老家似乎没有特别的仪式,自记事起,我对拜石头神这件事也没有印象。

说到拜石头,倒让我想起一桩故事,说是米芾特爱把玩奇石砚台什么的,简直痴迷。《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河边有一怪石,立刻差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口中还念念有词说,“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不仅如此,他还自画了一幅《拜石图》。

当然,这跟正月初十的习俗是没有太大关系了。不过,在这一天搬出米芾的《拜石图》来看一看,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年十一 请子婿 到岳父母家赴宴咯

正月十一,有一说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说,“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间称为‘十一请子婿’。”

为什么要请子婿,“在中国传统民俗里,女婿备受岳家的宠爱,俗称‘娇客’,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中国各地都是这样,因此,很多地方都有十一请子婿之俗,主要在南方流行,台湾地区也有讲究。”

我想,如果女婿真的“备受宠爱”,怎么也不会用前几天的剩菜剩饭招待了吧?哈哈。不过以前的习俗既有此一说,也姑且在这里记上一笔;很多事情,若用今人的眼光来看,怕是很难理解了。

正月十一,还有一个说法,是要迎紫姑神。

“紫姑”,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关于紫姑神,六朝已有,唐、宋两代盛行,至清不衰。《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引《异苑》:“世有紫姑女,古来相传是人妾,为大妇嫉,死于正月十五夜。后人作其形,祭之曰:‘子胥不在,曹夫亦去,小姑可出。’捉者觉动,是神来矣。以占众事。胥,婿名也。曹夫,大妇也。”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又引《显异录》:“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阴杀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作其形,夜于厕间迎祀,以占众事。俗呼为三姑。”

就这样,一个被压迫的弱女子,因为天帝的怜悯,死后成为“厕神”,也成为世间弱女子的保护神。

紫姑虽说是“厕神”,但更多时候,她成为一种占卜的形式。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日,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江浙一带蚕桑业发达,蚕农就通过接请紫姑,来占卜新一年的蚕事。但许多人家除了问蚕桑事,也问别的事情,比如婚嫁什么的。

请紫姑一事,在孩子们看来总是不免有些阴郁,似乎与春节喜庆祥和的气氛不符。浙西蚕桑业不兴,请紫姑一事,我也就不甚了了。而且即便是有,这样神神鬼鬼的事情,大人总是极力让孩子回避的,因之我也没有什么印象。只是看到资料上说,“迎紫姑”时间各地不同,既有正月十一,又有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姑且存疑。

年十二 搭灯棚 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啦

童谣说,“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说的都是元宵前后的灯事。

“十二搭灯棚”,从这一天开始,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了。

在河北石家庄一些地区,这一天有烤柏火的风俗。黄昏的时候,人们在自家门前点燃柏枝,烟雾中弥漫着一股清香,一家老幼围坐火边,这叫做“烤柏火”。烤柏火是一种吉祥的举行,据说可以避瘟驱邪。

烤柏火,则不拘于河北等地,我曾在四川的藏族朋友家,见他们在清晨也要点燃柏枝,让白色的烟袅袅而上,有清洁庭院的作用。

正月十二还是“老鼠节”。有的说这一天是老鼠的生日。老鼠也有“节”,这在今人看来不可理解,但在古人的观念中,真的是万物有灵,苍生平等。

在“老鼠节”这一天,不能使剪刀,说法是:只要听不到剪刀的“咔嚓”声,家里一年就听不到“咔嚓咔嚓”老鼠啃东西的声音。

离元宵愈加近了,花灯也要亮起来。

民国时候,杭州的元宵灯市一般在正月十二开始,至正月十八日落灯。据《中国全史百卷本·民国习俗史》记载,“十二这日,人们将新做成的灯笼(两眼暂不点睛)抬至城隍山龙神庙,拜供后以墨汁以其睛,称为开光,俗称灯笼上山。”

制作灯笼的人,愈来愈少了;制作灯笼的手艺,现在也已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知还能流传多久。

年十三 点灶灯 这一日也称灯头生日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

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

沈从文在《忆湘西过年》一文中写道——

“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

在沈从文笔下,灯会的热闹,玩灯人的勇猛,俱生动可见。正月十三,也是“烧灯”的开始,大家都是通宵达旦地嬉闹玩耍。他说:“……散场时,正街上江西人开的南货店、布店,福建人开的烟铺,已经放鞭炮烧开门纸迎财神,家住对河的年轻苗族女人,也挑着豆豉萝卜丝担子上街叫卖了。”

 

年十四 圣母诞 从前生孩子可是性命攸关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临水娘娘”应该是一个接生婆,也类似于医院里的助产士。

从前生孩子对一个女人来说,几乎是性命攸关的事情。生生死死,大喜大悲,人却无力掌控,只能求诸命运,以及神灵。

传说中的“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汉族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正月十四,是“临水娘娘”的诞辰,民间到了这一天,就会祭拜一下她。

我曾经在医院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妇产科也常出入。后来离开医生职业很久,仍对产房那个潮热的环境留有深刻印象。

除纪念临水娘娘以外,正月十四似乎没有更多值得一记的事。最热闹的元宵,是在第二天。不过,在浙江的台州,元宵却是在正月十四过的,颇有意思。

当然也是传说——说,临海历史上有位知县,他母亲信佛,正月十五要吃斋,但年羹本身是带荤的,于是,这位领导就把元宵节改到了正月十四,以避开斋戒日。

这位领导真是任性呢。

在台州,元宵节要提前一天过,中秋节却要延后一天过。台州人就要与众不同。

民国元年的正月十四日,上海一所新办的女校开学。1912年2月29日《申报》在7版刊登了一条稿子,《共和女校开学预志》:

“美租界海寗路西天保里对面南川虹路,新创共和女校一所,分初、高等小学、国文、英文、图画、专修科,共五级,额设一百五十名。于各专科中兼授法政、体操、专门学术以应今日女界赞助共和,注重武事之趋势。开办经费全由同志捐助,经理、校务、担任教课者均尽义务,不取薪俸,意在巩固基本,徐图发达,现在报名者己有五十余人,定于旧历正月十四日午后二时行开学礼,想届时必有一番盛举也。”

鲁迅在过年时也没闲着。1924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他写成《祝福》;2月16日,正月十二,写成《在酒楼上》;2月18日,正月十四,写成《幸福的家庭》。这位勤劳的作者在正月十四的日记中特别记之:

“夜成小说一篇。”

是的,写小说跟生孩子真是一样的,难产有时,欢畅有时。
 

年十五 闹元宵 张灯结彩团团圆咯

仿佛只是一眨眼,日子就过到了元宵。

元宵是春节的最后高潮。如果说除夕是一家一户内部的热闹与团圆,那么元宵就是家户之外广场上集体的狂欢。

元宵夜要做什么——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赏月、放焰火、猜灯谜。适合集体进行的游戏都可以在这一晚组织。人们把所有积蓄的、未及释放的热情都在这一晚释放出来。过了今天,春节就算结束,大家各奔东西,又要多久才能相见。

所以元宵是一个适宜发生故事的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说欧阳修是豪放派,其实他也婉约,这首诗就很婉约。说陆游是豪放派,其实陆游也婉约,他给唐琬写的情诗,是多么缠绵悱恻。

所以贴标签这件事总是简单又粗暴。

还是说元宵吧,我们很难说元宵这一天到底是以什么为宗旨。团圆吗,它没有惟一性,欢乐吗,似乎也不太准确,交游吗,中国人的情人节,好像也不是这么简单。

元宵,第一件事是赏灯。

汪曾祺回忆自己故乡的元宵节——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这是家里的灯。

家家户户都是灯火全灯,一夜通明。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写户外的灯火——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地上有灯,天上有月。灯与月同赏,天上人间俱在一处了。唐寅写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第二件事是吃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是一种糯米面揉制的圆形食品,有甜的,也有咸的。杭州这边都是吃甜的麻心汤圆,也叫宁波汤圆。取的是团团圆圆的意思,很吉利。

民国初年,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下令禁叫“元宵”。

元宵第三件事是看戏。

《绍兴县志》说,绍兴元宵节期间,城乡多演戏娱乐,有连演数天、十数天者,俗称“十八日灯头戏”。

我以前采访过衢州的民间婺剧团,每年正月里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尤其是元宵节,日子排得满满的。乡村草草搭就的戏台子,唱的是才子佳人,演的是人生百味,让人在台下不由得掬一把泪。

元宵第四件事是看龙灯。

家乡县城常山,每年元宵节晚上要耍龙灯。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只不过,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一条龙,需要三四十个精壮汉子操持,他们从各地乡镇进城,大寒天里,舞龙的人穿着背心,身上也热腾腾地冒出汗来。

耍龙灯那天,全城禁止车辆通行,街道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十五六条龙走遍全城,各街道上炮仗喧天,烟花照亮浙西小城的夜空。这样的闹猛要一直持续到零点以后。

元宵第五件事是谈恋爱。

元宵良夜,有缘之人自会相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上半阙是人海之中,读着读着就不由揪心,芸芸众生,你我擦肩而过,就此成为单身狗。下半阙就感人了,蓦然回首,想找的人居然就在那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呢?

就让时间在此刻停止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